本帖最后由 vince.carter 于 2013-11-25 17:55 编辑 伟大的煤矿工人镇楼!
本帖最后由 vince.carter 于 2013-11-25 17:55 编辑
伟大的煤矿工人镇楼!
22楼
经历就是财富
回复
23楼
速度更啊 我裤子都脱了啊
回复
24楼
建筑电气 发表于 2013-11-14 08:35 速度更啊 我裤子都脱了啊又没有撸点,你脱裤子搞毛。
回复
25楼
vince.carter 发表于 2013-11-13 22:03 我要是跟他一样黑,你还喜欢么?我就喜欢黑的 这样可以显示我狠白:$
回复
26楼
本帖最后由 vince.carter 于 2013-11-14 09:47 编辑
五、井下初体验(二)
待罐笼停稳了,井下的把钩工过来把栏杆拿掉,我跟着工人们顺着楼梯走到大巷里。我急忙寻找我的老师,也就是刘班长,不跟他们一起走,天知道我会不会迷路。正四下张望着,刘师傅过来了。刘师傅说在井下走路,一定要注意脚下和头顶这两个方向。注意脚下,是因为井下的巷道不会像地面的马路那么平整,坑坑洼洼到处都是,一不小心就踩空了就容易崴着脚。要是摔倒了更麻烦。但是也不能一直低着头看路,头顶上更要注意。说不定上面什么时候就掉下来一块石头砸在你身上。当时我觉得他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了。咱走夜路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自信脚下的感觉还是有的。再说了,上面要是天天掉大石头,那这巷道的支护是怎么做的呀,水平也太差了吧。心里是这么想,但是嘴上要表现出对老师很恭敬尊重的样子。我之所以在乎对他的态度,倒不是真的想从他那里学点技术。而是我真怕得罪他了,他把我带到一个独头巷道里把我甩了,警察100年也找不到我。话说这井底果真是杀人灭口、毁尸灭迹的胜地啊!这确实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现在想起来却是十分可笑。井下煤矿工人之间的交情,那绝对不比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过的战友们的交情浅。
刘师傅说完以后,把他的工具包往我面前一递,说先从帮我背包干起吧。这个优良传统我是听说过的。徒弟第一次下井都是要给老师背包的。这也从侧面反映老师认可了你这个徒弟。一般情况下,工人们的随身背包是不会轻易给别人背的。背包,在煤矿工人看来,这象征这一个传承。
我接过刘师傅的包,背上就问,我们现在去哪。刘师傅说,跟我后面专心走路,不要东张西望,别忘了用矿灯照前方要路过的地方,注意躲避矿车。我说师傅,我们要走多远。刘师傅说,大概40分钟吧。你第一次下来,尽量走慢点,我们照着1个小时走。平时我们最多半个小时就到了。
一路上我不再说话,一方面还是有点担心,生怕只顾得说话,忘了看脚底下的路,摔一跤就糗大了。另一方面,每到一个岔路口,我都要把巷道的名称默记下来,准备上去以后绘制个地图,方便以后单独行动。巷修队跟掘进队不一样,掘进队都是一条几千米的大巷一直打到底,没有三五个月是不会换地方的。巷修队就不一样了,修一个地方三两天就可以了。基本上属于打一枪换个地方。
回复
29楼
依依蔡。 发表于 2013-11-12 13:10 奔放洋气有深度,简约时尚国际范低调奢华有内伤,高端大气上当了
回复
30楼
本帖最后由 vince.carter 于 2013-11-20 10:05 编辑
六、井下初体验(三)
在井下,电子表是不给带的,手机更是不行。再加上四周都是漆黑一片,根本就没有时间的观念。也不知道走了有多久,在一条斜巷和一条平巷的交叉处,刘师傅停了下来,但是这里的巷道都是好好的,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也没有任何施工的迹象。我说师傅,咱们到地方了吗,刘师傅说,还没到。这里离迎头(专业术语,工人们习惯于把现场施工的地点,也就是工作面俗称迎头)还有500米左右,今天晚上你就在这里看工具吧。不要到迎头去了。那里危险。我说,师傅,这里也没有工具啊,不会就让我在这里给你看包吧。老刘师傅说,他们在井口的工具房领风锤、风镐去了。等下他们会把工具都堆放在这里,你就在这里看着就好了,工作面狭窄,工具没地方放。等他们来了,我跟他们就去干活,你在这里呆着,哪里也不准去,否则明天扣你的工分。我当然知道他跟我说这些是为了我好。我初来乍到,在迎头要是犯了什么错误,那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我按照师傅的要求,用矿灯在周边四下照了照,主要是观察一下顶板的支护情况。乌龙煤矿井下巷道支护绝大部分都属于“三锚”+喷射混凝土支护。三锚,即锚杆、锚网、锚索。矿用锚杆长度1.5米—3米不等,直径20、22、25不等。锚杆的材料用的是中空螺纹钢,方便注浆,注浆孔在杆身均匀分布。锚索用的都是9米长的钢绞线,锚网是100x100的钢筋方格网片。喷射混凝土想必大家也很熟悉了,爆破后的岩石暴露在空气中,极易风化。打好锚杆、挂上锚网后要及时喷上混凝土,喷射厚度一般为150mm,喷射混凝土原则要在岩石暴露以后三天以内进行。
经过一番观察,我发现斜巷的支护情况还是比较完好的。因为这条斜巷是通往主井的主要运输大巷,是提升煤炭用的。但是旁边的平巷的支护情况就不是这么乐观了,因为喷浆较厚,而且工人喷浆技术的差异导致喷浆的厚度不均匀。一旦地壳运动导致顶板来压,在巷道的应力集中地方极易导致浆皮脱落。在800米深的井下,重力加速度就不止是1个G了,15公分厚的混凝土从3米的高度坠落,只要巴掌大的一块就能对人造成生命威胁。如果砸中的位置巧合,那将产生致命的后果。
回复
31楼
继续等楼主更新。。。。。。
回复
32楼
楼主木有心思更新啊,关注的人太少了。
回复
33楼
楼主木有心思更新啊,关注的人太少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