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混凝土规范中计算裂缝的公式仅适用于简支梁,各位如何看?
wxf20072008
wxf20072008 Lv.18
2013年11月01日 17:04:20
只看楼主

据说混凝土规范中计算裂缝的公式仅适用于简支梁,各位如何看?

据说混凝土规范中计算裂缝的公式仅适用于简支梁,各位如何看?
免费打赏
森林木
2013年11月02日 21:16:08
12楼
hyp1962 发表于 2013-11-2 21:03 规范中的裂缝公式是基于简支梁试验得出的,而且是依据早年的试验得出的,最近一、二十年我国基本未进行混 …是的。  我国基本理论研究越来越少。   大环境不好,包括学术环境
回复
dxy0639
2013年11月02日 22:05:02
13楼
09版的技术措施在2.6.5条已经很明确的都提出来这个问题了 大家可以去看看 这个可操作性可能好多了 :)
回复
dxy0639
2013年11月02日 22:05:28
14楼
09版的技术措施在2.6.5条已经很明确的都提出来这个问题了 大家可以去看看 这个可操作性可能好多了 :)
回复
等闲变却故人心
2013年11月02日 22:54:08
15楼
mabaosen 发表于 2013-11-2 21:15 支座形式不同,对裂缝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砼规范中裂缝公式不是万能的,但现实中大部分工程师被这个公式 …是的。的确好多工程师都是采取‘套’这个方式。没有注意到这个公式能够应用的前提是什么、范围是什么。
回复
等闲变却故人心
2013年11月02日 22:54:46
16楼
hyp1962 发表于 2013-11-2 21:03 规范中的裂缝公式是基于简支梁试验得出的,而且是依据早年的试验得出的,最近一、二十年我国基本未进行混 …终于看到你冒个泡了。好久都没看你来论坛了。\(^o^)/~
回复
wanglixin6181
2013年11月04日 19:30:31
17楼
关于裂缝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在09版的技术措施2.6.5条中的确有说明,以前还真不知道。一是因本人知识面浅薄,免不了说些外行话;二是因本人主要从事水工设计,这个技术措施用不上,所以也就没有这个纠结。
不过,想了两天,有两个疑问搁在心头,希望有人能为本人解惑:
1、既然明确规范公式只适用于单向受弯构件,那么像连续梁的裂缝计算有适用的公式吗?如果没有,那么是按规范公式计算还是凭设计者的经验来确定呢?既然不能采取“套”的方式,且不能被这个公式所束缚,那在具体设计当中又该怎样去调和这个矛盾呢?本人对这个问题还真是很纠结,呵呵。
2、在09版的技术措施中已经明确说明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在2010版混凝土设计规范中好像又没有提到、也不做调整呢?会不会放在下一版规范中作大的调整,并提出适合不同结构形式的裂缝计算公式呢?
回复
gemeos
2013年11月04日 19:43:39
18楼
是这样的,是在简支梁条件下做的试验。
回复
rcx111
2013年11月04日 19:43:58
19楼
从了审图的吧,他们说要你能不给?你不按照规范的公式还能瞎编吗?
回复
仲夏
2013年11月04日 19:49:43
20楼
在混凝土技术措施上有,说公式只适用于简支梁
裂缝的公式本来就是半经验半理论,前半部分关于保护层的来源于美国的试验成果,后半部分基于粘结滑移理论根据轴心受拉构件推导出来的,当然按里面的系数也有试验确定的~~~~
回复
wanglixin6181
2013年11月05日 08:57:24
21楼
技术措施上是说到规范公式只适用于简支梁,这个肯定没错。
但我就是想知道怎么样跳出这个“怪圈”,如何避免被规范公式所束缚,怎么样去“套”这个公式更为合理。在具体设计中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个“矛盾”,总得有个应对的办法,不是么?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