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引下线四周均匀布置,中间部位可否引下?
绿茵飞翔
2013年08月30日 13:26:36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liming063322 于 2013-8-30 13:28 编辑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3.3.3条:“引下线…….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强调是“四周”,那么中间部位可否引下?是否需要引下? 解析: (1)一般而言,建筑物四周(特别是建筑物四角处)的引下线,泄散雷电流的能力最强,而中间部位泄散能力较弱,这可用集肤效应来解释。为此,规范要求在建筑物的四周肯定要布设防雷引下线,但对于中间部位设置引下线未作禁止。事实上,

本帖最后由 liming063322 于 2013-8-30 13:28 编辑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3.3.3条:“引下线…….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强调是“四周”,那么中间部位可否引下?是否需要引下?

解析:
(1)一般而言,建筑物四周(特别是建筑物四角处)的引下线,泄散雷电流的能力最强,而中间部位泄散能力较弱,这可用集肤效应来解释。为此,规范要求在建筑物的四周肯定要布设防雷引下线,但对于中间部位设置引下线未作禁止。事实上,只要钢筋混凝土柱子或钢柱(不管它处于建筑物外围,还是处于中间位置)通至建筑物屋顶,它们就已自然而然地充当了雷电流的流经通道,即天然地充当了防雷引下线的功能,这一点不以任何人的意志力转移。
(2)在具体设计中,建筑物中间部分的引下线泄流通道,应尽量在主楼屋顶、裙房屋顶或转换层与建筑外围引下线连通
091431fyyqicdaq9ggrzha.jpg




091431fyyqicdaq9ggrzha.jpg

免费打赏
fb270114574
2013年09月02日 12:48:00
3楼
中间部位可以在柱内用φ16的钢筋充当引下线
回复
开心老爸
2013年09月02日 13:09:57
4楼
中间部位不宜引下
回复
量子
2013年09月02日 13:16:51
5楼
不错,配 的图片有点不太清楚
回复
量子
2013年09月02日 13:17:40
6楼
不错,配 的图片有点不太清楚
回复
无纤尘
2013年09月02日 14:02:25
7楼
四周一般都是堰角,这样的地方容易遭雷击。中间当然可以引下,要不圆形建筑物怎么办?
回复
gsz0724
2013年09月02日 15:22:20
8楼
也是可以的吧。
回复
wrizhong
2013年09月03日 09:42:54
9楼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gonglingying123
2013年09月03日 11:06:15
10楼
:):):):):):):):):)
回复
yao987
2013年09月03日 11:17:08
11楼
现在有些地方把新防雷规范理解为要求所有的柱子都要利用为引下线……,所以中间部分也得引下。
其实按照以前的防雷规范,除了少数特殊的建筑,一般的常见建筑都是没引下过中间部分的。
回复
xin262671427
2013年09月03日 13:16:10
12楼
4.3.3 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18m。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应在跨距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二类防雷等级)

4. 4.3 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于25m。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时,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三类防雷等级)

为何只看到四周均匀布置,而中间的部分又看不到呢?:L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