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梁梁中、梁边等出现竖向贯通裂缝是什么原因
暧昧
暧昧 Lv.5
2013年07月08日 14:19:24
来自于建筑施工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aimei4321 于 2013-7-8 14:34 编辑 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插柱,然后做地梁(设计院叫地梁,其实按平法叫地框梁。梁的配筋为上下对称配筋。在去年10月分当地气温在0度以上,地梁浇混凝土后,养护也很到位,模板侧模为浇后4天才拆。 到现在发现地梁梁中、梁边等出现竖向贯通裂缝,上大下小。 具体见附图。商品混凝土运距为30分钟路程,坍落度为160+-30。具体见附图。请大家分析造成此裂缝的原因。

本帖最后由 aimei4321 于 2013-7-8 14:34 编辑


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插柱,然后做地梁(设计院叫地梁,其实按平法叫地框梁。梁的配筋为上下对称配筋。在去年10月分当地气温在0度以上,地梁浇混凝土后,养护也很到位,模板侧模为浇后4天才拆。 到现在发现地梁梁中、梁边等出现竖向贯通裂缝,上大下小。 具体见附图。商品混凝土运距为30分钟路程,坍落度为160+-30。具体见附图。请大家分析造成此裂缝的原因。
地梁跨度过6、8、12米不等,宽度250、300,高度500、600、800、900不等。拆模有4天拆的,也有第24小时后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特别要提出的是,采用竹胶板的裂缝多点,木模板的裂缝少点。

先谈谈本人的分析吧 我觉得浇地梁设计刚度偏大,的商混坍落度160+-30偏大,粉煤灰含量偏高,加上当地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混凝土产生收缩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而产生的。辨断根据:
1、地梁跨度8-12米较大,梁高900-左右.梁刚度较大,易产生裂缝。应采用柔性设计。
2、30米以下的商混坍落度应在100-140,30-60米高140-160,60-100米高160-180,100米以上180-200。这里坍落度160+-30为浇高层的数值,混凝土收缩应力大。
3、裂缝上大下小,因当地干燥,排除地基膨胀,应该考虑昼夜温差的问题。在加上白银当地气温干燥,空气、土等比热较小,太阳晒到的地方温度高,晒不到的地方温度低,易使梁上表面温度大,下表面温度低,产生梁上下温度不均,易产生裂缝。
4、考虑碱骨料问题、粉煤灰含量等
5、养护问题。竹胶板裂缝较多,木模板裂缝小。

以上为本人的综合现场情况,自己分析的一些观点,如果有什么分析不对或者不全面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希望大家也能伸出援手,说说您认为的裂缝原因,解解小弟我的困境,不胜感激!

现场图片如下: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免费打赏
chunchun0607
2013年07月13日 20:38:43
43楼
我这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是工人在浇筑时加了过量的水..在日夜温差大的情况下出现的..
回复
lsk530364703
2013年07月14日 08:04:31
44楼
如果是下部基层冻胀,梁上部会出现裂缝。如果上部荷载过大梁下部会出现裂缝,上下贯通缝一般是混凝土浇筑后干缩裂缝和温度下降后混凝土体积收缩产生的收缩裂缝。地框梁易发生此类现象,原因是梁两端的基础约束梁的收缩。而上部框架梁此类现象会减少。
回复
chong0520
2013年07月14日 17:55:18
47楼
眼观混凝土质量好像不咋地
回复
qk983
2013年07月14日 18:38:45
48楼
这个还真没有见过呢,长见识了
回复
漂漂漂漂漂
2013年07月14日 22:32:36
49楼
1、水灰比的原因,也就是大家说的干缩,施工的养护。。。。。
2、如果梁下的土没有回填密实,温差加大的情况下,土的膨胀也会给反力梁,这个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3、设计应该是没有问题,因为荷载都没上。配筋小的情况下,裂缝也不是这样的。。。

仅供参考。。。
回复
孙中平
2013年07月14日 22:37:56
50楼
楼主是怎么处理的后来
更新一下啊
回复
gsliuhuiyang
2013年07月14日 23:16:30
51楼
看看梁对面是否也有裂缝,如果一边有就有可能说明是箍筋保护层太小,箍筋表面混凝土收缩不均匀所致。
回复
a786345611
2013年07月15日 09:01:43
52楼
养护不好八嘎
回复
c38172998
2013年07月15日 09:41:21
53楼

很好很实用的基础资料。对初学很有帮助。
回复
小康
2013年07月15日 11:43:10
54楼
看外观感觉混凝土质量不太好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