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地基的承载力与变形异同:基础规范对承载力与变形都有规定,并说明承载力的本质,就是变形的突变,我的问题是:1、是否可以认为,天然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包括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够了,变形一般也就满足了,那么对于2层土110kn/m2的承载力,做2-5层建筑是没有问题的,(独基不行做条基,条基不行做筏板)3层土是70KN/M2承载力也够了,4层110KN/M2的承载力当然更没问题,
有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地基的承载力与变形异同:
基础规范对承载力与变形都有规定,并说明承载力的本质,就是变形的突变,我的问题是:
1、是否可以认为,天然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包括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够了,变形一般也就满足了,那么对于2层土110kn/m2的承载力,做2-5层建筑是没有问题的,(独基不行做条基,条基不行做筏板)3层土是70KN/M2承载力也够了,4层110KN/M2的承载力当然更没问题,
2、上述情况的计算沉降是比较大的,基础规范对多层框架的平均沉降并没有限制(高层是200mm),请教专家一般认为多层框架平均沉降控制多少以内为好?
想达到的目的是,在比较松软的地基上做多层而不用打桩。
2楼
这个我也帮你顶下!!我也有同样的疑问!!
回复
3楼
规范之规定了沉降差限制,对于沉降量没有明确限制。
但沉降过大会影响使用,影响建筑功能。所以,一般要估算一下沉降量,对底层层高进行适当放大。
一般来说多层沉降个7-8cm就不小了!!!
回复
4楼
我来固答这个问题,希望可以拿到悬赏
1.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承载力特征值,它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的地基承载力, 即在发挥正常使用功能时地基所允许采用抗力的设计值。它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也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要严格按照概念确定这个值目前是不可能的,到少在中国目前是不可能。因为它是一个相对值,相对于天然条件、基础形式、上部主体结构、建筑物的重要性、规范给定的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等诸多条件而存在。
2.目前地勘单位测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仅仅是依据现有的实验条件以以下实验依据来推论并结合当地经验而给定的值:
1.p-s曲线的比例界限
2.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除以一定的安全系数
3.压板下应力影响范围内的沉降量。
而此时实验的影响宽度和深度与我们建筑物基础对地基的影响宽度与深度相差甚远。
注:请注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C、D的用语“确定地基土层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C.0.1及D.0.1)
3.综上可知,实验测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地基变形的控制,也远不能满足基础沉降计算对地基变形允许值控制的要求,在满足天然地基的承载力的情况下对特殊的建筑作地基变形允许值还是必要的。所以楼主的第一条“天然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包括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够了,变形一般也就满足了”为错误。
4.由于实验测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比地基的实际容许承载力要小,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0.3条给定的建筑物计算地基变形已失去意义。
5.从楼主的条件也看不出建筑层数能不能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0.3,当层数满足时,地基承载力不满足时可作简单的换填,满足条件,不作地基变形验算。
6.当无法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0.3条件必须作地基变形验算时,可参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地基与基础)附录B.1.1、B.2.1、B.3.1,本人倾向于200。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不代表任可专业意见,也绝无抄袭,如发现有抄袭现象,本人愿意接受任何性质的处罚。
回复
5楼
学习一下!
回复
6楼
压板下应力影响范围仅为压板尺寸的2.5~3倍,影响深度也就是0。5~1。5米左右
回复
7楼
谢谢tkwy 的精彩回答,我觉得地基计算的本质,就应该是变形量和变形差,而承载力计算,应该是沿袭过去的、一般的力学观念,并且地基承载力的满足条件,我觉得是包容于变形计算之中的,就是说变形满足了,承载力没有不满足的理由。
回复
8楼
虽然我的问题被回答了,我仍然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深入讨论。
回复
9楼
我又有一个问题: 人工压实填土的“压实度”与其“压缩模量”的数量关系如何?那本资料上有介绍?我们的填料是粉质粘土,基础规范要求基础下的“压实度”要到0.97,那么它所对应的“压缩模量”大约是多少?哪位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指点一二,哪怕是大概的?谢谢!
回复
10楼
长见识了,学习中
回复
11楼
重复9楼的问题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