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变10kV侧601无功功率为5.73。为了达到无功平衡,应该怎么做?是投还是退?
chilliran
chilliran Lv.4
2013年04月22日 17:45:34
只看楼主

附注:论述遥测量极性的规定。答:(1)有功、无功功率以流出母线为正,变送器输出电压为正,数据库为正值;流入母线为负,变送器输出电压为负,数据库为负值。(2)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电压、电流、频率显示恒为正。

附注:论述遥测量极性的规定。
答:(1)有功、无功功率以流出母线为正,变送器输出电压为正,数据库为正值;流入母线为负,变送器输出电压为负,数据库为负值。(2)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电压、电流、频率显示恒为正。




DSCI1672.JPG 1DSCI1673.JPG 2退出一组电容器651后电压等变化情况.jpg




DSCI1672.JPG


1DSCI1673.JPG


2退出一组电容器651后电压等变化情况.jpg

免费打赏
水中央
2013年04月23日 12:24:51
2楼
我看的头疼,是流入母线正还是流出为正??
你35侧想要多少的功率因数,是高是低,不是只看线路线电压的,而是看相应的功率因数,你要的无功补偿不就是提高功率因数么,35那块补到0.9-0.95滞后不就可以了么,然后你在决定投退电容组
回复
pluliang
2013年04月23日 15:56:22
3楼
不知道你的这个图纸的数据的单位是什么?从图上看你这是个刚投入使用的变电所,变压器空载或低负载,这时没有必要考虑功率因数的问题,不建议在这个时候投入无功补偿装置,很容易发生事故的,把电容器都退出,到负荷增加到额定之后再考虑按功率因数投入无功补偿装置。现阶段的无功都是有变压器产生的,试投入期间可以和电网公司协商关于电费的问题。
回复
pluliang
2013年04月23日 16:00:19
4楼
数据是不是还没调好?10kV 1#母线的电容器的数据有问题。
回复
chilliran
2013年04月23日 23:39:54
5楼
本帖最后由 chilliran 于 2013-4-24 00:03 编辑 grwd2010 发表于 2013-4-23 12:24 我看的头疼,是流入母线正还是流出为正??你35侧想要多少的功率因数,是高是低,不是只看线路线电压的, …我也觉得麻烦呀。  601开关处的无功,未退出一组电容器651的时候,是5.73kVar 退出一组电容器651的时候,减为了2.77kVar 这个方向到底是怎么定的呀?   如果你说流入母线为正,可是这个无功明明是由电容器发出后流入了母线,但是又流出母线向上级供出去了。这又流入又流出的怎么理解? 
回复
水中央
2013年04月24日 22:55:51
6楼
低压电容这块基本上是一千乏对应一个电流,电流表上有显示的,但是变压器输出电流明显是降低的,就是说补偿起到作用了,出力减少了,因数提高了,如上所示,应该是无功进行补偿,对于电容侧是输出无功,电源侧是输入侧才对,毕竟无功这块只会在电源和负荷之间转移,其实我觉得流入流出倒没所谓,只要因数提上去了,减少了线损,已经达到补偿的目的了
回复
chilliran
2013年04月25日 01:56:19
7楼
grwd2010 发表于 2013-4-24 22:55 低压电容这块基本上是一千乏对应一个电流,电流表上有显示的,但是变压器输出电流明显是降低的,就是说补偿 …看不明白你写的。……无功平衡,不是只要有可能,无功都要尽量接近0才正确吗?  
回复
水中央
2013年04月25日 20:49:43
8楼
理解是对的,希望是线路中都是有功,没有无功,但是那是理论情况下,实际上你知道的是不可能的,无功功率尽可能的低,功率因数尽可能的高,当然这个高也是有限度的,不然要是没有无功的话,电压就建立不起来,变压器和电动机就无法工作,总体指标就是无功和功率因数在合理范围内,即保证线路参数,又不至于过多的无功带来过多的损耗,0.8-0.95之间的功率因数可以当做目标指数,设定这个值应该就可以
回复
pluliang
2013年05月06日 18:38:16
9楼
这时候不适合考虑无功平衡的问题!
回复
wbmpolaris
2013年05月06日 22:50:26
10楼
济南沃邦电气有限公司,长期经营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器(SVG+)等各类《台达》配电产品,解决用户电能质量问题,成为取代传统电容补偿柜的新一代的电能质量治理设备。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团队,欢迎广大客户来电,友情代理收益多多。联系人:于经理,电话:15820007106,QQ:75912680,Q群:3756039。
回复
lyh9801
2013年10月24日 16:13:53
11楼
路过!路过!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