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安徽建筑设计院招聘首选网站一览设计英才网了解,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荣获 2013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伊东今年 72 岁,他也是第六位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据悉,本届颁奖典礼将于 5 月 29 日在美国波士顿的约翰 · F · 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举行。 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说明伊东丰雄的获奖原因: “ 伊东丰雄在其职业生涯当中,创作了一系列将概念创新与建造精美相结合的建筑。四十年来致力于打造卓越建筑,他的作品涵盖了图书馆、住宅、公园、剧院、商场、写字楼及展览馆等诸多类型,每一次都力求建筑上的突破与超越。他是一位具有独特天赋的专业人士,善于在每项任务及每块基地中寻求机遇,并投身于发现新事物的过程。
近日,据安徽建筑设计院招聘首选网站一览设计英才网了解,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荣获
2013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伊东今年
72
岁,他也是第六位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据悉,本届颁奖典礼将于
5
月
29
日在美国波士顿的约翰
·
F
·
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举行。
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说明伊东丰雄的获奖原因:
“
伊东丰雄在其职业生涯当中,创作了一系列将概念创新与建造精美相结合的建筑。四十年来致力于打造卓越建筑,他的作品涵盖了图书馆、住宅、公园、剧院、商场、写字楼及展览馆等诸多类型,每一次都力求建筑上的突破与超越。他是一位具有独特天赋的专业人士,善于在每项任务及每块基地中寻求机遇,并投身于发现新事物的过程。
”
普利兹克奖评委会评价,伊东丰雄是一名
“
永恒建筑的缔造者
”
,并称赞他
“
将精神内涵融入设计,以及其作品中所散发出的诗意之美。
”
据普利兹克奖官网的资料显示,伊东丰雄
1965
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之后就职于菊竹清训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1971
年,在东京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并把它命名为都市机器人(
Urbot
)。
1979
年,他将公司的名字改为伊东丰雄建筑师事务所。他曾获得众多国际奖项,其中包括
2010
年第
22
届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
2006
年英国建筑师皇家学会皇家金质奖章;
2002
年第
8
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
在得知获奖消息后,伊东丰雄表示:
“
建筑必然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从事建筑设计时,我始终铭记:如果我们能够摆脱所有这些限制哪怕是一点,就能设计出更舒适的空间。但是,当一栋建筑完成后,我会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然而它又转化成我挑战下一个项目的动力。因此这个过程也许在未来还要不断地重演。因此,我永远不会固化自己的建筑风格,也绝不会满意于自己的作品。
”
伊东丰雄的许多建筑作品都着力于解决人类与环境的共存关系。他的设计非常精细,甚至在坊间传有
“
巴宝莉和路易威登的结合体
”
美誉。
2009
年,伊东丰雄曾作为深港城市
/
建筑双城双年展的嘉宾来过深圳,通过一个名为
“
建筑改变城市
”
的讲座与深圳市民分享他的经验。讲座的内容浓缩了伊东丰雄十几年来的设计精华。他认为,设计师要善于从大自然中获取设计灵感。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东京的TOD'S表参道大楼。表参道是时尚购物名所,街道两侧奢侈品品牌店林立,为了突出该大楼的形象,他取材大厦门前的榉树形状,并以9株树木相互重叠的白色图案组成大厦外墙。白天大楼和谐地与邻近环境相一致,夜晚黑色轮廓的影像结构则将整栋建筑变成一处丛林。
伊东丰雄还设计了一栋新加坡的办公楼。他有感于新加坡的山林环境,决定在250米高的大厦顶层40米作为植被绿化,并且通过贯穿楼体的通道将净化的空气从上而下传送至各楼层,让水泥建筑像一棵树那样实现了内部营养传送功能。
在伊东丰雄的建筑设计中,他特别强调要让人获得自由活动的空间,他说:
“
建筑不是一个箱子,而是人们可以随心所欲交流的地方。
”
比如,在一般的图书馆中,总是规定了读者看书的位置,而他则反其道而行之,无论是在仙台媒体中心还是在多摩艺术大学图书馆,他都特意营造一种轻松的开放氛围,让人们惬意地蜗居在各个角落阅读、交流。
在深圳,伊东丰雄留下了两句话作为对中国建筑师的期许。一句是,现在很多国外建筑师在中国参与建设,希望他们不仅做一些
“
箱子一样形状的东西
”
,建筑师可以做出更多、更丰富的样式。还有一句是,他认为中国的年轻建筑师特别幸运,因为日本的年轻建筑师只有做
“
小屋子
”
的机会,而中国年轻建筑师的机会和空间要大出很多。
“
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为世界做贡献。
”
“
伊东丰雄获得这个奖是实至名归,他对建筑学的贡献很大,
2010
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妹岛其实是伊东的学生,而伊东的建筑具有更宽的视野,更令人惊讶的想像力,更丰富,更有意思。
”
据安徽建筑设计院招聘首选网站一览设计英才网了解,伊东丰雄是日本第六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前五位日本籍得主分别是
1987
年获奖的丹下健三(已故)、
1993
年获奖的槙文彦、
1995
年获奖的安藤忠雄、
2010
年获奖的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团队。
“
日本的建筑师多次获奖,是有原因的。他们的建筑教育一直都跟西方接轨。而且他们的社会环境也允许建筑师发挥。
”
而在中国,建筑师却没有这么幸运,大多数建筑师还是处于
“
遵命式设计
”
的环境下,话语权很少,有太多干扰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因素。
“
其实王澍也是在这一体制下,但他的设计比较微妙,他的委托方也给了他很大的自主权。是否能获奖,并不是单纯由设计师的才华决定,还要看社会是否给了他足够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