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是利用冷源和热源调节空气的参数通过对流热交换来使人获得舒适度的技术。空调的发明被称作近百年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几乎没有一个发明像空调那样,在如此大的范围,如此长的时间内被广泛使用,空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素。 显然,一个人新陈代谢的发热量是很小的,但为了使得人体获得舒适度的空调代价是巨大的。从酒店、写字楼等建筑的热工计算可知,人体的发热量(空调有效做功的冷量)只是占到空调负荷的10%以下!其余冷量克服的是建筑维护结构、设备、灯光等负荷。显然由于对流空调输送冷量的方式,不能将其他负荷的对空气减小其影响,虽然,业内也提出过局部空调,岗位送风等措施,但实际应用时由于吹风感等因素没有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
空调是利用冷源和热源调节空气的参数通过对流热交换来使人获得舒适度的技术。空调的发明被称作近百年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几乎没有一个发明像空调那样,在如此大的范围,如此长的时间内被广泛使用,空调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素。
显然,一个人新陈代谢的发热量是很小的,但为了使得人体获得舒适度的空调代价是巨大的。从酒店、写字楼等建筑的热工计算可知,人体的发热量(空调有效做功的冷量)只是占到空调负荷的10%以下!其余冷量克服的是建筑维护结构、设备、灯光等负荷。显然由于对流空调输送冷量的方式,不能将其他负荷的对空气减小其影响,虽然,业内也提出过局部空调,岗位送风等措施,但实际应用时由于吹风感等因素没有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
时代的发展应该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同类有巨大影响的技术例如电脑,电脑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使用越来越方便,但耗电越来越少。例如汽车,车速越来越快,乘坐越来越舒适,但油耗越来越低。但我们空调近百年没有质的改变,显然大大落后于同类技术的前进步伐! 近年由于能源格局的变化,空调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本来空调技术的初衷是改善人类舒适度的技术,为了节能人们不得不提高设计参数降低舒适度来应对。这对于我们行业来说不只是”尴尬“两个字可以描述的。
我们人体舒适度问题实际就是个传热的问题,人体和环境传热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对流、导热和辐射,欧洲人还是稍微走到了前头,他们提出了“辐射空调”的概念。显然,这种提法就是错误的,空调的传热方式主要是对流,要是主要用辐射来传热的技术就不应该叫“空调”!但这个错误还不要紧(我们也在犯),关键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在用对流换热的基础理论去研究“辐射传热”。把百年前发现辐射传热的欧洲一群科学家关于“辐射传热”的基础研究丢之脑后,由于基础理论的缺失造成欧洲同类技术近20年也没有进步。当然我们东方的一些学者,总是把欧洲的研究当做自己研究的路标,从来不去质疑和分析,所以即使有进步也是在欧洲人屁股后面的进步。
奇文共赏疑义相析,本标题是否有些“忽悠”,希望和网友在争议中继续,但本人不希望像在其他网页那样发生“人身攻击”的丑陋。希望斑竹观察并支持。
32楼
仔细等待听讲,不错,楼主讲出了最基本的理论,但挖得很深,尤其是谈到辐射背景温度,很好,继续,继续...,30 #的、31#的,高人!也是肯传播新知识的能人!
同意楼主的说法,暖通的概念更清晰了。
[
本帖最后由 dyj8888 于 2013-1-11 16:57 编辑 ]
回复
33楼
谢谢网友的支持。
欧洲辐射调节技术由于结露的原因而采用高温水是无奈,因为提高了水温,辐射强度以4次方的速度下降,导致辐射能力不能满足舒适度的需求,又使用高温盘管(冷梁child beams)补充,这实际是欧洲技术的不得已。而我国业内专家把使用高温水当做“xxx独立技术”的优势,把冷梁(高温盘管)当做是先进技术,不知网友以为如何?
网友是否希望知道欧洲技术结露的原因?
[
本帖最后由 jickeyan 于 2013-1-14 13:16 编辑 ]
回复
34楼
“辐射能力不能满足舒适度的需求”这句话不敢苟同。辐射度怎么表述,达到多少,才叫舒适??这个问题好象没有什么人研究。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这是一种先进的系统。我就是这么认为的。不管这个理念是谁提出来的。
高温供冷是节能的,技术算不上先进。同样的室外温度,出同样的冷量,出水温度7度,机组效率高呢,还是出水温度20度,机组效率高呢。
就技术论技术,“外国人放个屁也是香的”这种话在讨论中豪无意义。
回复
35楼
““外国人放个屁也是香的”来形容这些人,不知网友以为如何?”这种话极易引起不必要的纷争,最好还是不要出现。
回复
36楼
接受版主的意见,改掉了这句话。
只是对我们暖通界对国外一些技术的引进不加分析,盲目跟进的做法表示异议而已。
【“辐射能力不能满足舒适度的需求”这句话不敢苟同。辐射度怎么表述,达到多少,才叫舒适??这个问题好象没有什么人研究。】
人体表面和围绕人体的各个表面只要有温差就存在辐射换热,这种换热量在两个相互传热的表面存在着温度4次方差的关系。温差越大传热量越大。如附件一红外照片所示:人体表面头部温度32度,身体部位28度,辐射天花17.5度,外墙22度,内墙20度,显然人体和室内个表面存在着近10度的温差,依据斯蒂芬波兹曼定律,人体向周边各面产生强烈的辐射传热,在这样的环境内感觉会非常冷。
附件二,是欧洲产品的红外照片(来自厂家样本),辐射板表面温度20度,但板面有14度的低温线,显然该低温线已经低于25度,RH60%的露点温度16.5度了,如果使用16度的高温水,黑线温度提高到17度(高于露点温度),板面温度相应升到23度,显然板面温度和人体温度的差只有5度了,附件一的温差是10度,室内像个蔬菜冷库,红外照片是2010年7月23日中午1点多拍的,这是香港最热的日子。欧洲产品之所以要冷梁来辅助就是辐射强度低的原因。
实际运行,辐射板表面温度均匀地在20度左右,可以穿长袖体恤。是个比较好的舒适度环境。
[
本帖最后由 jickeyan 于 2013-1-14 14:13 编辑 ]
回复
37楼
呵呵 任何方案都要兼顾经济性才有推广的可能,除非立法强制执行。看不懂楼主说的啥意思,要改变制冷或者供热的方式?还是末端空气调节的方式?这些都不是没有,而是做不到既节能又有好效果还要兼顾低成本或者说兼顾到可以接受的陈本。
回复
38楼
在中国:一流的人搞商业和军事,二流的人搞政治,三流的人搞学术。所以跟在欧洲后面走,很正常。这是制度倾向,那天单位里工程师,设计师的工资比人资和财务的高了,就可以超越欧洲了。目测是看不到了,根深蒂固啊
回复
39楼
“空调”是“空气调节”的简称,只要是能对室内空气进行温湿度调节的,不管其传热方式是采用辐射、对流、传导或者其他方式,都应该叫作空调。
而楼主认为只有采用对流传热方式的才叫空调,这个定义也太狭隘了,充其量只是空调的一种方式而已。
![](https://image.co188.com/x2/static/image/smiley/coface/xia.gif)
回复
40楼
网友说【只要是能对室内空气进行温湿度调节的,不管其传热方式是采用辐射、对流、传导或者其他方式,都应该叫作空调。】
辐射传热视空气为透明的,在真空中也能进行。显然不能对室内空气进行温湿度调节,那是不是就不应该叫空调了?在实际运行中,空气和辐射板(冷源)有对流交换,影响空气状态,但空气还和外墙、门窗等热面交换,空气的在辐射板空间不是主要的传布媒体。
回复
41楼
不知道楼主这么较真要把辐射采暖制冷方式从空调中独立出来的目的是什么
1.论定义
赵荣义的《空气调节》大概是国内大多数学校此专业的课本吧,里面对空调的定义是“一般是指在某一特定空间(或房间)内,对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及清洁度进行人工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和工艺生产过程的要求。”
美国ASHRAE对空调的定义是“Air conditioning is the process of altering the properties of air (primarily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o more favorable conditions. More generally, air conditioning can refer to any form of technological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on, or disinfection that modifies the condition of air.”
现不知赵荣义在《空气调节》中是否借鉴了ASHRAE对空调的定义,但是这两者中都明确了空调是一个过程,不论采取何种手段,它是对最终要求环境改变的一个过程。
辐射采暖制冷是手段,空调是过程,空调的结果是目的。而手段不能改变过程与目的。
如果楼主不能开宗立派,给出新的空调定义,那就还需要遵循现在对于空调的定义,至少目前在别人眼里,你的那几句话始终没有脱离对于空调的定义。
另,再说一点。空调的定义不止包含了人体舒适度的问题,还有生产工艺注重的湿度、洁净度要求。
2.论先进
第一点,“先进”这个词是一个“比较级”的词,需要对比才能体现“先进”。每个技术措施都有天生的优点和缺点,单独论“先进”没有意义,必须和其他的比。第二点,需要对“先进”给个界限,是技术措施出现的时间,还是节能,还是技术措施的可替代性,还是什么?所以,第一个要和其他技术措施比,第二个要看比什么,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再来谈“先进”,那时候我想摆明道理谁都不会有异议。如果把商业宣传的“先进”等同于技术探讨的“先进”,那还是没什么讨论价值的,二者承载的功能不一样。
[
本帖最后由 ljbb1789 于 2013-1-15 13:23 编辑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