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届全国高层会议听课笔记(一)
cy28
cy28 Lv.5
2004年10月13日 20:09:45
只看楼主

今天才听完,我把最新的知识作好笔记给大家,如果有什么写错的地方请指正,以后我会陆续发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若干问题(深圳大学设计院 付总) 主要阐述了和规范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共5点,大家跟贴的时候不要只说感谢的话也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只是感谢的话,一律删. 1,关于框架柱内力的调整,框架柱在结构当中,为了提高安全储备,我们都会进行内力调整,乘上一个放大系数,,并且为了追求力系平衡,梁也相应的放大了.从现行规范上看,柱一般都是按轴压比控制的,就

今天才听完,我把最新的知识作好笔记给大家,如果有什么写错的地方请指正,以后我会陆续发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若干问题(深圳大学设计院 付总)
主要阐述了和规范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共5点,大家跟贴的时候不要只说感谢的话也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只是感谢的话,一律删.
1,关于框架柱内力的调整,框架柱在结构当中,为了提高安全储备,
我们都会进行内力调整,乘上一个放大系数,,并且为了追求力系平衡,
梁也相应的放大了.从现行规范上看,柱一般都是按轴压比控制的,就
是说配筋按构造控制,基本上上是小偏心作用,即使有大偏心,弯矩也
不会太高,所以即使内力放大配筋也不会提高太多,所以柱实际上内
力调整没多大作用,而梁是纯受弯构件,它的内力的放大,配筋就会很
大,这样就让整个结构按强梁弱柱发展了,不利于整个结构的抗震.因
此建议调整内力的时候不必追求力系的平衡,而把内力调整作用于梁上
2,规范中轴压比的控制应该根据不同位置的受力需要进行调整,例
如中柱和边柱轴压比的控制应该区别对待
3,框支层倾覆弯矩的控制,控制了框支层的弯矩就控制了框支柱的
压曲破坏,规范中规定控制刚度和采取一系列构造措施可以达到控制,
提议增加一个量化控制,带转换层的结构,框支层在倾覆弯矩作用下框
支柱受轴力过大,压曲破坏容易产生裂缝,力就不能传力过度,容易使整
个结构产生扭转,为了控制倾覆弯矩构造措施我认为就是周边加剪力墙
,不仅可以分担弯矩,还可以增加抗扭
4,地基基础问题,
1’对于特征值的使用我认为不方便
2’ 外部荷载效应的作用产生的作用是变形和承载能力
变形主要是由重力荷载产生的,而承载能力主要是地震力和风荷载,对
于计算应该有不同的要求,程序计算是以组合后的内力进行地基计算,我
认为应该先计算重力(只考虑重力产生的变形为主)*1.36配基础,然后考
虑水平荷载增加1.2的提高,已经和地基规范编写者商量过.
5,结构扭转效应的控制:
1’计算必须采用楼盖刚性
2’取角点变形为参数作为控制,而不是平均变形,角点受扭最大
3’对于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的选取,建议先都不考虑偶然偏心,计算完
后如果建筑上平面比较规则,两个方向的地震里一致,就加上偶然偏心而
不考虑其他,如果筑上平面不规则,就考虑双向地震的影响
对于计算方法的探讨:规范中所采用的两种振型组合方法,无论哪种都是平方求根,就是说本来地震是矢量,平方后控制为无方向了,我的建议采用第一振型,然后两个方向地震分别增加30%
上面各个论点付总都是有实际工程作为依据的,小弟记忆力差,没能记下来,还请各位原谅,我会继续发布,还请各位关注.
免费打赏
heyongheyong
2007年08月02日 12:30:03
22楼
回复
hdh000@co163
2007年08月06日 16:43:39
23楼
关干计算方法的探讨:振型分解法只能确定各振型最大地震效应,而不能求总的最大效应,为了计算总的最大效应,规范采用将各振型效应平方求根的方法(只适用平稳随机过程),与地震作用方向无关,平方前后的方向是相同的。采用第一振型效应增加30%的概念不妥,因高振型对建筑物上下层的影响是不同的。
回复
hdh000@co163
2007年08月07日 15:44:17
24楼
对于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的选取 应根据平面扭转不规则程度确定。判断扭转不规则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层水平“位移比” ,不宜采用两个方向地震力衡量。 如A级高层建筑:先不考虑偶然偏心,按单向地震作用计算: 位移比<1.2为扭转规则结构、位移比>1.2为扭转不规则结构,这两种情况可采用考虑偶然偏心单向地震作用。 位移比>1.4为扭转特别不规则结构,可采用双向地震作用; 位移比>1.5为严重不规则结构,不应采用此方案。
回复
hdh000@co163
2007年08月07日 15:49:50
25楼
对于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的选取 应根据平面扭转不规则程度确定。判断扭转不规则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层水平“位移比” ,不宜采用两个方向地震力衡量。 如A级高层建筑:先不考虑偶然偏心,按单向地震作用计算: 位移比<1.2为扭转规则结构、位移比>1.2为扭转不规则结构,这两种情况可采用考虑偶然偏心单向地震作用; 位移比>1.4为扭转特别不规则结构,可采用双向地震作用; 位移比>1.5为严重不规则结构,不应采用此方案。
回复
2007年10月30日 02:43:45
26楼
结构设计精英会系列群从2006年9月25日开始,以飞快速度占有结构设计QQ群前三甲绝对地址,同时我们要求入门者不高,但是我们有一整套的群规及运行模型。最终、让大家有能力的得到相应的回报,学习的技术提高一大截。飞龙
回复
wangsm222
2008年01月12日 20:52:29
27楼
对于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的选取 应根据平面扭转不规则程度确定。判断扭转不规则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层水平“位移比” ,不宜采用两个方向地震力衡量。 如A级高层建筑:先不考虑偶然偏心,按单向地震作用计算: 位移比<1.2为扭转规则结构、位移比>1.2为扭转不规则结构,这两种情况可采用考虑偶然偏心单向地震作用; 位移比>1.4为扭转特别不规则结构,可采用双向地震作用; 位移比>1.5为严重不规则结构,不应采用此方案。
回复
lixiuzhang_78
2008年04月26日 16:09:19
28楼
那个结构扭转效应一律采用刚性楼盖;
可以过滤掉局部振动,可以强制使弹性楼板变成刚性楼板
回复
guocheng2258
2008年05月25日 16:42:45
29楼
谢谢楼主的无私奉献,楼主辛苦了!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回复
ks-lkm
2008年05月25日 20:02:56
30楼
谢谢楼主的无私奉献,楼主辛苦了!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回复
空套空
2008年06月07日 18:33:03
31楼
注册本论坛已经很长时间了。我是越来越喜欢我们的论坛。好资料,好楼主,好论坛。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