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讨论一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吧
xingguang_666
2007年07月14日 16:58:19
只看楼主

我就我所知道的浅谈我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在保证结构受力性能、结构安全和持久性、结构耐火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建筑施工中较普遍的存在混凝土保护层质量问题,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控制.

我就我所知道的浅谈我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在保证结构受力性能、结构安全和持久性、结构耐火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建筑施工中较普遍的存在混凝土保护层质量问题,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控制.
免费打赏
xingguang_666
2007年07月14日 16:58:41
2楼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质量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耐久性和耐火性能等都具有很大影响,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一般应注意两种保护层厚度:一是受力主筋保护层厚度。如梁的受力主筋外边缘至混凝土外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即主筋外皮到结构间外表面的尺寸。二是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厚度。如梁的箍筋外皮到结构构件表面的尺寸。架立筋保护层厚度,以箍筋内净高尺寸。架立筋保护层厚度,以箍筋内净高尺寸控制
回复
xingguang_666
2007年07月14日 16:59:11
3楼
2 混凝土保护层的功能和作用
2.1 保证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工作,确保结构力性能
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工作,是保证结构构件承载能力和结构性能的基本条件。混凝土是抗压性能较好的脆性材料,钢筋是抗拉性能较好的延性材料。这两种材料各以其抗压、抗拉性能优势相结合,就构成了具有抗压抗弯抗剪抗扭等结构性能的各种结构形式的建筑物或结构物。
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工作的保证条件,是依靠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有足够的握裹力。握裹力主要有三种力构成:
(1) 粘结力(粘着力)。它是混凝土与钢筋表面的粘结力。
(2) 摩擦力。当结构处于受力状态时混凝土与钢筋表面产生一种摩擦力。
(3) 机械咬合力。它是由于钢筋表面凸凹不平与混凝土接触面产生一种咬合力。
由粘着力、摩擦力、咬合力这三种力构成的握裹力,直接关系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承载能力。保证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就要求保护层要有一定的厚度。如果保护层厚度过小,则混凝土与钢筋之间不能发挥握裹力的作用。因此规范规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最小尺寸,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一个直径。
回复
xingguang_666
2007年07月14日 16:59:32
4楼
保护钢筋不锈蚀,确保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造成其结构破坏的因素很多,如氯离子侵蚀、冻融破坏;混凝土不密实,裂缝;混凝土碳化,碱——集反应,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都能造成钢筋锈蚀引起结构破坏。
钢筋锈蚀后,铁锈体积膨胀,体积一般增加到2~4倍,致使混凝土保护层开裂,潮气或水分渗入,加快和加重钢筋继续锈蚀,使钢筋锈短,导致建筑物破坏。
混凝土保护层对防止钢筋锈蚀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在无有害物质侵蚀下才能有效。但是,保护层混凝土的碳化,给钢筋锈蚀提供了外部条件。因此,混凝土碳化对钢筋锈蚀有很大影响,关系到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回复
xingguang_666
2007年07月14日 17:00:13
5楼
保护钢筋不应受高温(火灾)影响,使结构急剧丧失承载力
保护层具有一定厚度,可以使建筑物的结构在高温条件下或遇有火灾时,保护钢筋不因受到高温影响,使结构急剧丧失承载力而倒塌。因此保护层的厚度与建筑物耐火性有关。
混凝土和钢筋均属非燃烧体,以砂石为骨料的混凝土一般可耐高温700℃。钢筋混凝土结构都不能直接接触明或火源,应避免高温辐射,由于施工原因造成保护层过小,一旦建筑物发生火灾,会造成对建筑物耐火等级或耐火极限的影响。这些因素在设计时均应考虑,混凝土保护层按建筑物耐火等级要求规定的厚度设计时,遇有火灾可保护结构或延缓结构倒塌时间,可谓人口疏散和物资转移提供一定的缓冲时间。如保护层过小,可能会失去这个缓冲时间,造成生命、财产的更大损失。
回复
xingguang_666
2007年07月14日 17:00:39
6楼
混凝土保护等质量存在的问题
(1) 施工中混凝土超出设计选定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有效厚度H0减小,影响结构承载能力,造成结构裂缝,影响耐久性。
(2) 施工所用垫块不规范,摆放点快的方法随意性很大。
(3) 检验工作跟不上,质量责任不落实。
回复
xingguang_666
2007年07月14日 17:01:23
7楼
防止保护层质量通病的主要措施
(1) 按保护层部位采用不同形状和规格尺寸的塑料垫块和卡子,尚未统一选型、定型,并注意总结经验。
(2) 改变水泥砂浆垫块做法,必须纠正过去只做制作砂浆垫块的随意性做法,是砂浆垫块的尺寸和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3) 浇筑混凝土采取保护层定位措施。如浇筑墙板时,在模板上口设工具式水平“梯形架”,既固定墙板竖筋位置,又支撑模板。也有的在上口钢筋架上绑扎或焊接一根与模板内口尺寸的短头钢筋,或钢模上口固定一块挡板与骨架相连,效果也很好。
(4) 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加强自检和互检。浇筑混凝土时,现场设专人看管模板和钢筋,发现垫块移位、脱落时,应及时纠正。
总之,通过采取以上几种主要措施,可基本消除保护层的质量通病。要取得优质工程,保护层质量必须纳入重点监测项目,不断研究有效措施,及时总结经验。
回复
peterxueshi
2009年10月27日 12:47:51
8楼
总结的很好,值得学习,谢谢了
回复
liulisisuo
2009年11月13日 17:37:46
9楼
9.2 混凝土保护层

9.2.1 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 9.2.1 规定。
表9.2.1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mm)

环境类别
板、墙、壳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20
15
15
30
25
25
30
30
30

a

20
20

30
30

30
30
b

25
20

35
30

35
30


30
25

40
35

40
35
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 70mm。
9.2.2 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 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 9.2.1 中规定减少 5mm,但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1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 9.2.1 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
  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
9.2.3 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本规范表 9.2.1 中相应数值减 10mm,且不应小于 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15mm。
9.2.4 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 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9.2.5 对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处于四、五类环境中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