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1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接受三家欧盟节能灯厂家于4月4日提出的诉讼,对来自中国的节能灯进行反倾销调查,其中起诉者之一便是中国节能灯厂家非常熟悉的飞利浦公司,也就是那个向他们大量低价买进节能灯的公司! 飞利浦是节能灯的发明者,但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开发却陷入了固步自封,不思改进。与此同时,中国的节能灯产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成本逐渐下降,样式越来越多,深深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飞利浦早先生产的节能灯,单是电子镇流器就由50余只电子元器件组成,后来改进了仍有40余只电子元器件。而此时中国生产的节能灯,电子镇流器只用20余只电子元器件,同样达到了欧盟产品的技术性标准。
2000年5月1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接受三家欧盟节能灯厂家于4月4日提出的诉讼,对来自中国的节能灯进行反倾销调查,其中起诉者之一便是中国节能灯厂家非常熟悉的飞利浦公司,也就是那个向他们大量低价买进节能灯的公司!
飞利浦是节能灯的发明者,但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开发却陷入了固步自封,不思改进。与此同时,中国的节能灯产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成本逐渐下降,样式越来越多,深深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飞利浦早先生产的节能灯,单是电子镇流器就由50余只电子元器件组成,后来改进了仍有40余只电子元器件。而此时中国生产的节能灯,电子镇流器只用20余只电子元器件,同样达到了欧盟产品的技术性标准。
飞利浦不去设法降低产品成本,致使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在售价上,相同产品,中国产品只有其价格的一半。市场经济是无情的,消费者总是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市场“失宠”的滋味让当惯了老大的飞利浦心里难以平衡,它不从自身找原因,反倒怪罪起中国企业来,于是再次使出了不太光明的招数。
从1998年起,飞利浦及另一家德国厂商西凡尼亚开始收购中国产的节能灯,质量要求极低,价格也很低。节能灯中国规定的标准是5000小时,大部分国内厂商完全能做到。1999年飞利浦向中国厂商收购节能灯时,要求寿命只有2000到3000小时,不明真相的国内厂家,为争取外商订单,纷纷压价,导致中国国内节能灯市场价格疲软。飞利浦收购这些中国生产的节能灯后,在其灯体和包装上大大方方地印上飞利浦商标,只有一行极小的字表明中国制造。
飞利浦从中国部分厂商那里大量收购明显低于国家标准的廉价的节能灯,打上飞利浦的商标后低价销往欧洲。飞利浦的真实用意是:用质量和价格都很低的中国产品在欧盟市场上排挤其他中国产品,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由于这些产品是通过中国的进出口集团作代理,欧盟有关机构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中国节能灯低价倾销欧盟的海关证据。
低价的飞利浦节能灯在欧洲市场引发一场价格战,众多中国厂商为保住欧洲市场,不惜降价自相残杀时,飞利浦又反戈一击,精心策划了欧盟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诉讼。此时许多生产中国节能灯企业才如梦初醒,又被飞利浦狠狠地“玩”了一把。
3、反倾销结出苦果
自认为稳操胜券的“阴谋”终于引起了中国人的公愤,这是令飞利浦始料不及的。从2000年4月下旬开始,中国部分媒体开始就飞利浦参与封杀中国产品一事进行报道,严词批评飞利浦的所作所为,相关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事件经过媒体充分曝光后,引起了政府、业界、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响,全国上下对飞利浦掀起一片声讨和批判之声。甚至中央电视台也发表了这样的评论:“飞利浦参与了4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起诉,彩电、彩管、节能灯、传真机……也许中国的企业在这4起反倾销应诉中会输,甚至会输得很惨,但是可以肯定,当欧盟宣布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时候,中国人拒绝飞利浦的运动也将同时开始。”对一家外资企业做出如此明显不利的评论,这在中央电视台历史上是罕见的,飞利浦在中国的品牌形象急剧下滑。
飞利浦此时感到了后果的严重。飞利浦在中国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4亿美元,在中国建立了35家合资及独资企业,在全国设有60多个办事处,每年的营业额也逐步攀升,中国已经成为飞利浦全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如果在中国遭到抵制,并引发人们的民族抵抗情绪,所有的产品都会滞销,这将意味着飞利浦可能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危机公关程序开始启动,飞利浦与媒体进行对话,并对中国彩电、节能灯企业表达善意,以期挽回影响。飞利浦本想给媒体一个满意的答复,但是它在媒体面前的表白恰恰证明了媒体事先的报道。首先,飞利浦承认在中国低价收购低质量的节能灯;其次,飞利浦以更换灯具的人力成本作为节能灯寿命的依据,显得可笑与牵强。业内人士说,飞利浦等于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飞利浦没能给媒体一个满意的答复,它带给中国企业的“善意”也被严词拒绝了。
一计不成,飞利浦又生一计,表示为了帮助中国企业,飞利浦愿意组织必要的专业人士和资源使中国厂商搞懂调查的过程,提供所要求的信息。飞利浦要帮助中国企业的请求尚未得到中方的明确答复,似乎要证明自己的“诚意”,飞利浦高层便真的率领从英国聘请的律师及飞利浦(中国)集团多位官员来到北京,与中国厂商及有关行业协会、政府官员会面,他们请来的律师愿意免费为中国厂商代理诉讼。这一做法严重伤害了中国同行的自尊心,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中国同行已经不信任飞利浦了。先把人打了一个耳光,又假惺惺的送来一束鲜花。愤怒的中国同行当即严词拒绝了飞利浦的“好意”,并要求飞利浦撤诉,可飞利浦置若罔闻。
8月7日,7个彩电企业、两个节能灯企业的代表以及部分法学家、经济学家、律师联合宣言。呼吁全社会重视中国产品遭到外国近400起倾销指控的现实,鼓励遭到指控的企业积极应诉。形势危急之际,中国企业恍然大悟,决心联合起来,矛头直指飞利浦。
各方强大的压力让飞利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更深深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如果再不采取具有实质意义的行动,与中方的裂痕势必越来越大。2000年12月,飞利浦有关人员终于在北京宣布,该公司已从节能灯案中撤诉。
可即便此时飞利浦撤出,对中国企业已无多大意义了。当时欧盟对中国节能灯企业的反倾销调查并没有结束,因为还有两家厂商支持这一调查,加上飞利浦采取的其他行动,中国的节能灯厂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在持续了10个月之后,节能灯案终于有了结果。欧盟在2001年第255号法规中,决定对中国向欧盟国家出口的节能灯征收最高达74.4%的临时反倾销税。中国节能灯生产厂家因此所受的损失难以估量,几乎全部退出欧盟市场。同时由于中国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荷兰本国的生产成本,飞利浦又在反倾销案中获得零倾销税,其产品返销欧盟,只会加强其在欧盟市场的份额。从这个层面上分析,飞利浦无疑是此次反倾销的最大赢家。
有得必有失,接下来飞利浦的中国困难之旅也开始了。由于包括国人抵制在内的各方面原因,几年来飞利浦连续亏损,企业元气大伤。无奈之中的飞利浦不得不多方设法亡羊补牢,以期获取中国消费者与同行的谅解。然而,破坏容易重建难,飞利浦在中国的品牌重塑之路注定了任重道远,这也是飞利浦自酿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