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水位时,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防洪效益及其连带的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作用主要有: 1、如遇“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的特大洪水,枝城洪峰流量达每秒11万立方米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枝城流量可不超过每秒71700至77000立方米,配合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和其它分蓄洪区,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可使荆江南北两岸、洞庭湖区和江汉平原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
1、如遇“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的特大洪水,枝城洪峰流量达每秒11万立方米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枝城流量可不超过每秒71700至77000立方米,配合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和其它分蓄洪区,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可使荆江南北两岸、洞庭湖区和江汉平原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
2、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遇到不大于“百年一遇”洪水时,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控制枝城流量不超过每秒56700立方米,沙市水位不超过44.5米,可不启用荆江分洪区和其它分蓄洪区。
3、提高了对城陵矶以上洪水的控制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库和武汉附近分蓄洪区的运用,可避免武汉市汛期水位失去控制,提高了武汉市防洪调度的灵活性,对武汉市防洪起到了保障作用。
4、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三峡工程能有效控制上游来水,减少汛期分流入洞庭湖的洪水和泥沙,不但可有效减轻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还可延缓洞庭湖泥沙淤积速度,延长洞庭湖寿命;可对澧水洪水进行错峰调节,减轻其下游的洪水灾害;并对洞庭湖的治理创造了条件。
5、增加了长江中下游防洪调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便于更好地应付各种情况。例如:若遇特大洪水需要运用分蓄洪区时,因有三峡水库拦蓄洪水,即可为分蓄洪区人员转移、避免人员伤亡赢得时间。
据1991年调查资料综合分析,按1992年价格水平计算,三峡工程防洪多年平均直接经济效益为每年22至25.2亿元。另据计算,若遇1870年特大洪水时,直接经济效益为:可减少农村淹没损失510亿元,可减少中小城市和城镇淹没损失240亿元,减少江汉油田淹没损失19亿元,以上3项合计为769亿元。除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可避免因大堤、垸堤溃决而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避免洪水对武汉市的严重威胁,避免京广、汉丹等铁路干线中断或不能正常运行;避免灾区的生态与环境恶化、疾病流行、传染病蔓延;避免洪灾带来的饥荒、救灾、灾民安置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显著的环境效益是很难用经济指标具体表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