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系统冷库施工现场图片
liu-chang-zeng
2007年03月21日 15:14:51
来自于制冷技术
只看楼主

氨系统冷库施工图片,今天上午拍的新鲜出炉,与大家共享!!

氨系统冷库施工图片,今天上午拍的新鲜出炉,与大家共享!!

1174461290319.JPG

免费打赏
zhao0hu
2007年04月06日 11:37:55
22楼
看来神舟浩荡也是个安装的好手,管理者。
不过调节站的做法图集上也是这样作的,只是没这么难看。
另外感谢淡看烟云给我们带来的教材。
回复
liu-chang-zeng
2007年04月06日 18:14:19
23楼

客气什么,其实我不希望客户用氨系统的设备,机房占地面积大,初投资多不说,如果我把这次没有传上来的照片一块传上来的话,估计大家都会有更多的评论。我们不是单纯卖个客户设备就了事,更多的是我们应该把它当成一个事业来做,为自己着想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客户的使用。抽时间我会把剩余的照片发上来。
回复
kt9801
2007年04月08日 00:24:58
24楼


可否细说一下吹污?
回复
zjjcn1
2007年04月08日 16:14:18
25楼

从图上看确有不合规范之处,应该是设计问题.
回复
reneng1032
2007年05月10日 21:20:34
26楼
非常不错的图片
回复
wangwanying
2007年06月10日 11:20:22
27楼
太造作 回气管为何不平行接出简洁明快为美 还实用
回复
jiahua-j
2007年06月10日 15:24:23
28楼
氨系统调节站的供、回管做法已经有几十年历史,5、60年代引入我国就一直是这样。包括商业部设计院和后来国家建委的标准图集也都一直沿用,并不是此地独创。至于说弯头处接管不允许是指的在正常分流或合流情况下此节点会形成极特殊的湍流等,对流动及水力分配极为不利。但是须知在调节站此处并不存在任何分流或合流,它的设计完全是为了满足氨系统正常运行时下进上出、热氨冲霜时上进下出的工质流动需要。又因为热氨冲霜只是偶尔使用,所以对供液或回气配用弯头起一个导流作用,减少湍流影响,而热氨冲霜时的阻力损失相对于此时的压差也可以忽略。所以我想这种做法还是很有道理的。
回复
jiahua-j
2007年06月10日 15:58:26
29楼
还有关于液囊的问题其实也不确切。应该说这样的大型系统肯定使用氨泵循环供液。而资料和实践都表明只有当氨泵循环量相当于系统蒸发量的3~6倍时,蒸发系统获得的改善最大……。所以在实际操作时不仅调节站,即便是低循桶的进气口,由于压缩机的强力抽吸和氨泵的推动,工质的状态也都是剧烈沸腾的气、液两相流,所以很难形成稳定的液囊。事实上即便是重力供液系统,由于制冷剂在此管段一直处于热交换相变过程中,只要管径、走向设计安装合理,形成液囊的可能也较小。总之制冷系统由于相变的存在,单纯从静态考虑是不够的。
回复
jinan115
2007年06月11日 13:04:46
30楼


对啊 安全第一啊 ,看着像大冷的设备 怎么有两个吸气口啊
回复
烟雨江南
2007年06月13日 12:01:46
31楼

在制冷工艺上没人说弯头处不能开洞接管,但搞按装不是在图纸上画画理论上说得通就完事,安装还必须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在弯头上开洞接管与在直管上开洞不同,这将大大降低弯头的承压强度。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