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楼
第一,根据古代“天圆地方”的理论,地坛的祭台建设为方型(这与天坛回音壁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方型祭台
回复
13楼
第二,根据“天为阳,地为阴”的说法,地坛祭台的石头都采用的“阴数”(偶数为阴,奇数为阳);
地面的1024块石砖
回复
14楼
祭台的台面中心是36块大石砖,横和纵向各为六块,而大石块周围用小一些的方石铺设了8圈,其中最内圈为36块,最外圈为92块——小石砖一共512块;下层也一样,最外圈铺设石砖156块,最内圈为100块,总计1024块(我的电脑是1024屏宽,512M内存,也隐含了中国传统文化);而绕坛的一圈水池,据说是长50丈,宽8尺,深8尺6。
方型的祭台,四周以水池围绕,是以称为“方泽坛”。
回复
15楼
地坛-1小时徒步行程
平面图
回复
16楼
南大门如今的地坛,我感觉在天地日月四坛中知名度应该排在天坛的后面,而每年定期的庙会和书市尽管人群熙熙攘攘,却也和当年的气氛没什么联系,而现在地坛内很多祭祀的主要建筑都被挪为他用,不对游览的人群开放,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游客可以从位于雍和宫地铁站附近的地坛南门进入并开始游览,首先进门右行,从黄祗室和方泽坛之间的门口另外购票进入游览(票价5元)。
南大门
回复
17楼
皇祗室全貌
回复
18楼
黄祗室目前陈列了祭祀用的器具,以及地坛建筑的一些细节零件,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以及祭祀的礼仪,但只能是粗粗了解,因为复制品似乎并不是很精细。
方泽坛分为外坛和内坛两部分,其中东侧的地面青砖为古代遗留,而西侧,已经更换为新的青砖了。由于内、外坛之间的围墙很矮,建议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及建筑的游人近距离仔细观察一下中国古代建筑上的灵兽之一——吞脊,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能的,因为吞脊都高高在屋顶的最高处。
回复
19楼
一般讲,吞脊必然如皇祗室建筑一样位于高高的屋脊
回复
20楼
方泽坛吞脊只有一人高,可以仔细欣赏
回复
21楼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自己数一下方泽坛地面的青砖,看是否真的如我所说,有奇妙的双数效果。
从方泽坛的北门出来,向左侧走,就是斋宫。当年皇帝在祭祀之前,需要吃斋以表示郑重,但如果在地坛斋宫吃斋三日,负责安全的太监恐怕要急坏了,于是在皇宫里建了个斋宫,而天坛、地坛的“现场斋宫”只不过让皇帝来做做样子。目前斋宫不开放,只能在门口稍微看一眼——不知被什么单位占领了。
从斋宫向北有鼓楼和神库,其中神库也不开放。在没有庙会、没有书市的日子里,地坛相当清净,只有锻炼的老人,伴着古树。
舞剑的老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