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胡同里的遗迹——所谓门当户对的非主流探讨
lmf200404@co163
2007年01月26日 21:23:35
只看楼主

传统,有些是精华,有些是糟粕。但判断精华或糟粕的标准,也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不断演变。君不见,多少古老的遗迹在文化大革命中毁于一旦,而现在看起来这些行为是多么的幼稚而疯狂。但破坏的已经无法复原,而当年红卫兵打着的,不就是破除四旧(祛除糟粕)的旗号么。

传统,有些是精华,有些是糟粕。但判断精华或糟粕的标准,也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不断演变。君不见,多少古老的遗迹在文化大革命中毁于一旦,而现在看起来这些行为是多么的幼稚而疯狂。但破坏的已经无法复原,而当年红卫兵打着的,不就是破除四旧(祛除糟粕)的旗号么。
免费打赏
lmf200404@co163
2007年01月26日 21:23:56
2楼
红心向党——老建筑上的时代印记
回复
lmf200404@co163
2007年01月26日 21:24:08
3楼
前几天在博博客上看到了一场有关婚姻的讨论,关于经营,关于战争……这些都是关于婚姻不再遥远的话题。不由得想起了前几天朋友转发来的一个邮件,是一个受骗的妻子怎样处心积虑设计报复曾处心积虑骗她的老公的(这句话好长)。这一场惊心动魄战争的起因,竟然是为了骗取她名下的房产而结婚,而骗得房产后再离婚他的老公可以申请北京户口……(说不明白。等我找到,如果有朋友有兴趣可以转发上来)
有句老话,讲婚姻要门当户对。这个讲究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至于多少人认可多少人嗤之以鼻,尽管没做过统计,我也相信持这两个观点的人应该大致一半对一半——这是总体统计,如果针对20和40两个年龄段分别统计,相信是另外一个结果。在这里不去讨论这个观点的对错,其实从广义而言,两个人要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才能有对事情判断和处理方式的基本一致性,而这种和谐一定会对生活的质量产生影响。暴发户与世家子弟的和谐应该说是基本不可能的,这论点在前几年畅销的一本《格调》中始终贯穿。
那么,什么是门当户对呢?
回复
lmf200404@co163
2007年01月26日 21:24:41
4楼
官书院胡同的老宅-蛮子门,有四个门簪,门旁的抱鼓石也非常精美
回复
lmf200404@co163
2007年01月26日 21:25:10
5楼
最近在走访胡同遗迹时,听胡同游的工人在信口开河,指着老宅大门的门簪说叫做“门当”,而如果这个叫门当,那四个门当的大宅门嫁娶同样有四个门当的宅子里的人,听起来似乎也确实能自圆其说……


交道口二条老宅-奇怪的单门簪。应该是损坏了吧?中国自古讲究对称,不应该出现这种单数的情况
回复
lmf200404@co163
2007年01月26日 21:25:29
6楼
其实,门当户对在古话里不是家产的对比,更多的还是关于阶层的论断。老北京的宅子分成许多种,标准的四合院给一般居民,大户人家一般要三进院甚至四进院——所谓“豪门深深”说的就是这种状况。而从主人的身份来区分,我们能看到包括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以及如意门楼等几种。
广亮大门是官宦的居所,门前一般有一对木制的装饰,古称“雀替”,多雕刻有三朵祥云。


回复
lmf200404@co163
2007年01月26日 21:25:50
7楼
秦老胡同一所广亮大门——漂亮的木门
回复
lmf200404@co163
2007年01月26日 21:26:10
8楼
胡同遗迹-十二条老宅木雕雀替
回复
lmf200404@co163
2007年01月26日 21:26:22
9楼
作为民间的居住者,大门采用如意门楼的形式;至于蛮子门,一般是商户的居所。如意门楼的名字得自砖雕与门框的交接处那如意型的装饰,而就如意门楼,根据家产,根据个人的性情爱好和品位,其砖雕的风格、花样和精美程度,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大户人家则从影壁、上马石、八字粉墙等等细节,体现自己的身价。
回复
lmf200404@co163
2007年01月26日 21:26:45
10楼
前门胡同-南大吉巷10号如意门楼。注意那个如意的形状
回复
lmf200404@co163
2007年01月26日 21:27:06
11楼
十二条老宅门口的八字粉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