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氨制冷工程的求助
yaohan2004
yaohan2004 Lv.4
2007年01月17日 21:09:14
来自于制冷技术
只看楼主

各位大虾 好 小弟 我最近作了两个氨制冷系统设计 是为华润啤酒厂设计的冷冻站改造项目. 大家都知道 老冷冻站 用氨作为制冷剂的情况很多 而且大连冷冻机厂的在氨制冷设备上作的还是很不错.这是第一次作氨制冷 ,因为是老厂改造 结合老设计图加上在现场实地观察 算是把设计作完了,但是小弟还是心中觉得有些问题 想找一找专门针对氨制冷的书籍看看.请朋友推荐和指教! 比如在活塞式制冷系统中 油分离器是单独的设备 它的安装与蒸发式冷凝器(不是卧式冷凝器)之间的高差有何要求?

各位大虾 好
小弟 我最近作了两个氨制冷系统设计 是为华润啤酒厂设计的冷冻站改造项目. 大家都知道 老冷冻站 用氨作为制冷剂的情况很多 而且大连冷冻机厂的在氨制冷设备上作的还是很不错.这是第一次作氨制冷 ,因为是老厂改造 结合老设计图加上在现场实地观察 算是把设计作完了,但是小弟还是心中觉得有些问题 想找一找专门针对氨制冷的书籍看看.请朋友推荐和指教!
比如在活塞式制冷系统中 油分离器是单独的设备 它的安装与蒸发式冷凝器(不是卧式冷凝器)之间的高差有何要求?
氨管道配管可有注意的事项?......
谢谢 不甚感谢
荣昌制冷
2007年01月18日 10:20:59
2楼
氨制冷装置中,油分离器一般都采用洗涤式。
由于油分中的氨液是由冷凝器出液管的底部供给,所以安装时油分的进液口必须比冷凝器的出液口低200-300mm,并从冷凝器出液管(或多台冷凝器的出液总管)的底部接出,以保证油分的液位。
氨气管的管径应以冷凝器的进口管径为准,多台冷凝器的,氨气的总管管径是所有冷凝器进口管截面面积之和;氨液管的管径应以冷凝器的出液管径或所有冷凝器出液管截面面积之和为准。油分液位的进液管径以本体设定的为准。
油分至冷凝器间的氨气管应向油分倾斜;冷凝器的出液管应向储液器倾斜;冷凝器至油分的氨液管应向油分倾斜。倾斜的比例一般为1/50。
回复
lifang599
2007年01月21日 22:12:36
3楼
改造项目很复杂啊!要慎重,否则出问题不是小事情.
回复
yaohan2004
2007年01月22日 22:13:22
4楼



感谢 感谢
油分的进液口必须比冷凝器的出液口低200-300mm 那油分岂不是要架很高?
现在的蒸发式冷凝器多是用整体式如冷却塔构造的设备,设备的出液都比较高,冷凝器也架的比贮氨器高 油分要达到200~300mm 那架老高的??????
回复
荣昌制冷
2007年01月23日 11:58:42
5楼
对,油分与冷凝器的安装位差必须是那样。
回复
烟雨江南
2007年01月24日 12:03:23
6楼


感谢 感谢
油分的进液口必须比冷凝器的出液口低200-300mm 那油分岂不是要架很高?
现在的蒸发式冷凝器多是用整体式如冷却塔构造的设备,设备的出液都比较高,冷凝器也架的比贮氨器高 油分要达到200~300mm 那架老高的??????

不要被表面的条条框框所限制,要直指问题本质,油分你只需保持其中的氨液液面比氨液进液管高出200mm~300mm即可,只要走管设计好,通常油分的进液口比贮氨器高0.4m左右,与蒸发冷的位置无关(蒸发冷的高度只要保证冷凝氨液能顺利流回贮氨器即可)
回复
烟雨江南
2007年01月24日 23:47:50
7楼
很简单的问题,蒸发冷至贮氨器的液氨管下走至略高于(一个贮氨器进液阀门位)贮氨器时,90度弯头水平走至贮氨器接入位,再90度弯头与贮氨器对接(当然中间有一截止阀),在水平管段底部开一小孔,垂直接一管道,于200mm处90度弯头水平接入油分即可。
回复
烟雨江南
2007年01月25日 22:28:46
8楼
当然会流到油分里,要不油分的氨液那里来?连通器的原理,自己动手画画,单凭想象有时是理解不了的。
回复
烟雨江南
2007年01月26日 15:18:17
9楼
呵呵,不客气,助人乃快乐之本。
回复
huanreqi
2007年02月22日 08:10:33
10楼
这样好的帖子不顶不仗义,楼上几位的精彩发言学习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