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中15种臭气污染源
liuwei992002
2007年01月07日 19:57:49
只看楼主

从目前我国城市家庭室内环境看大概有以下气味污染来源:1、建筑工程污染:房屋氨气污染; 2、装饰装修污染:甲醛、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3、家具污染:布艺、皮革沙发、人造板家具、实木家具、塑料家具的气体污染;4、装饰用品污染:照片装潢材料、人造花、挂毯、窗帘等污染;5、化学用品污染:消毒剂、洗涤剂、空气清新剂、杀虫剂、气雾剂的污染;6、塑料制品污染:儿童玩具、地垫、塑料拖鞋、箱包、塑料容器的气味污染; 7、卫生间污染:积水异 味、水箱水异味、下水道异味、墩布、洁具异味;

从目前我国城市家庭室内环境看大概有以下气味污染来源:

1、建筑工程污染:房屋氨气污染;
2、装饰装修污染:甲醛、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3、家具污染:布艺、皮革沙发、人造板家具、实木家具、塑料家具的气体污染;
4、装饰用品污染:照片装潢材料、人造花、挂毯、窗帘等污染;
5、化学用品污染:消毒剂、洗涤剂、空气清新剂、杀虫剂、气雾剂的污染;
6、塑料制品污染:儿童玩具、地垫、塑料拖鞋、箱包、塑料容器的气味污染; 7、卫生间污染:积水异 味、水箱水异味、下水道异味、墩布、洁具异味;
8、厨房污染:油烟、下水道、烟道、厨房垃圾及煤气燃烧不尽散发出来的味道;
9、家用电器外壳污染:电视机、显示器、冰箱、洗衣机、空调外壳,冰箱内部长期没有清洗散发出来的气味;
10、物、床品污染:新衣物、干洗衣物、不洁衣物、其他纺织品污染;
11、吸烟污染:吸烟环境的烟臭、吸烟人的体臭、烟具和二手烟污染;
12、宠物污染:猫狗的耳臭、口臭、眼臭、体味、身体分泌物、排泄物、观赏鱼的鱼缸污染;
13、植物污染:不宜放在室内的植物、植物肥料、花土等气味;
14、人体自身污染:体臭、汗臭、脚气、鞋袜臭、二氧化碳、疾病人员的气味; 15、来自室外环境的污染:住宅附近的垃圾场、养殖场、农贸市场、饭店、污水沟等气味污染。
免费打赏
xiaoming_982
2007年01月10日 17:04:14
2楼
空调预过滤网:过滤毛发、棉絮纤维、花粉比较大的颗粒尘土等;可水洗反复使用,半永久性;可添加健康功能材料,如银离子、防螨材料、无电源负离子等

活性炭滤器:能广泛吸附各类有害气体分子;吸附效率达90%以上;视环境而定可达3~6月;可选择特殊药剂处理而有效延长寿命及极大提高性能

冷触媒滤器:高效分解甲醛等有害气体;分解效率达90%以上(30min内);可长效使用而性能不劣化,具半永久性;可使用其它药剂触媒处理使其对氨气等臭气也有极高分解效率

光触媒滤器:高效广普分解各类有害气体;分解效率达80%以上@254nm紫外光(30min内);可长效使用而性能不劣化,具半永久性 新开发光触媒在常态下也有极高的分解效率

臭氧分解触媒:通过催化分解臭氧为安全物质;90min后可降至0.02PPM;可达一年以上;应用于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子设备

油烟滤网: 高效吸附除去油烟、具阻燃功能;除油烟率达70%以上,阻燃等级V0,8小时高压蒸汽处理后不变形;视环境而定可达3~6月;可选用玻纤基材或铝基或喷胶棉,并可添加UL94V0级阻燃活性炭除异味

负离子滤网:无需电源即可生产负离子,无臭氧伴随产生;释放量<2000Ions/(CC·Sec);50年不变,可长效使用;可选择不同基材添加,如喷胶棉、海绵、纸基、铝基等

银离子滤网:通过银离子作用可高效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抗菌率达95%以上;可长达10年左右;可选择不同基材添加

抗过敏滤网:通过对过敏原物质捕捉分解而消除过敏原的危害;实验室条件下2小时后,不活化率达99%以上;视环境而定可达1年左右;可选择各种不同基材添加,与其他功能模块产品复合使用

防螨虫滤网:通过破坏螨虫生殖系统使其不能增殖;实验室条件下,螨虫死亡率达90%以上;视环境而定,可达5~10年;可添加至各种滤网以及塑料中

通风热交换器:通过载体,由众多换热单元体组成,相邻两层单元体流体的流道呈正交叉布置,其原理是让室内排风在未经过换热芯体之前,利用雾化水的蒸发吸热对室内排风先进行等焓加湿,使室内排风达到接近湿球温度的空气状态,此时的室内排风的空气温度又低于室外新风的露点温度,而后再与室外新风进行热交换,达到降温除湿的效果,完成全热交换。既节省能源,又达到室内换气的目的。

回复
xiaoming_982
2007年01月10日 17:06:37
3楼
其实还有很多新型而且有针对性的过滤器,还没有整理出来,所以就没贴了
回复
liuwei992002
2007年01月15日 17:01:25
4楼
闲人兄,我也在等着你的帖子呀,多贴点,我们要学习呀
回复
littleboy_08
2007年01月18日 09:41:04
5楼
呵呵,不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