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我国楼宇应急救援困境?(图)
longyuan68
longyuan68 Lv.2
2006年12月27日 14:24:10
来自于行业脉动
只看楼主

如何走出我国楼宇应急救援困境?(图)http://co.163.com/if_36061882_3.htm

如何走出我国楼宇应急救援困境?(图)

http://co.163.com/if_36061882_3.htm
免费打赏
longyuan68
2006年12月27日 14:32:31
2楼
图1:吉林市中百商厦大火现场
回复
longyuan68
2006年12月27日 16:29:57
3楼
●“缓降器”难进百姓家

目前国内高楼救生产品形式多样,如缓降器、救生气垫、逃生软梯、链式循环梯、柔性滑道、楼顶缓降器、组合逃生装置等等,其中缓降器已经问世多年,但至今仍然难以走进百姓家庭。

这种主要由钢索和调速机构组成的逃生装置,使用前先要将挂钩挂在室内坚固的支撑物体(如暖气管道)上,使用时将安全带套在自己的腋下,使用者站在窗台上拉动钢丝绳长端,使其短端处于绷紧状态,然后双手扶住窗框,将身体悬于窗外,松开双手,开始匀速下降。在下降过程中要面朝墙,双手扶墙双脚蹬墙以免擦伤,并且要注意避开安装在各楼层的窗外空调机和防护栏,使用者安全落地后,摘下安全带,顺势下拉绳索到顶,以供室内下一个人使用。

这种【缓降器价格不菲难进百姓家庭】,据一家专门研制和销售缓降器的某科贸有限公司袁副经理称,从去年年底缓降器推广到现在,只有不到10户家庭购买。除家庭消防意识、经济因素之外,其主要原因是难以适用老幼病残及妇女儿童,救援效率不能满足密集人群、多户使用还有可能相互缠绕发生危险,以及安装、定期保养等诸多问题。

回复
longyuan68
2006年12月29日 18:40:09
4楼
●分析——问题的关键

高层建筑结构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失火难以控制。由于楼梯、竖井等烟囱效应,助长火势加速蔓延,由于断电失去照明以及人们的恐慌心理,造成人群疏散困难甚至发生拥挤、踩踏,由于电梯在火灾情况下不能可靠保证正常供电,并且极易将楼宇中的烟气吸入电梯井道并扩散至各个未起火的层面,《火灾时禁止使用电梯》的警示标志几乎存在于全球的每一部电梯旁边,这些因素都给高楼人群的应急逃生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目前的消防救援装备能力与高层建筑的发展严重失衡。我国现有消防装备品种单一,用于消防灭火的装备主要是消防水罐车,其喷水远射最大能力目前仅为8层楼高,用于登高救援的装备主要是消防云梯车,其举高救援最大能力目前约50米,相当于高层建筑的十五层,对于更高的高层建筑火灾来说,这些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只能是“望楼兴叹”。加之这些装备的机动性差、周边环境影响等诸多因素,已经成为制约高楼火灾有效扑救和救援逃生的致命缺陷。

以12.15吉林辽源中心医院火灾事故为例,据当时目击者称:“大火燃起不久,消防车
辆就陆续赶到火灾现场,但因无法靠近,武警和消防官兵只能在楼下接应,从住院处的楼上开始有人从窗口跳下,……跳楼而受伤或死亡的人数仍在不断增加”。当时现场情景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图:辽源中心医院火灾现场 上千群众围观 消防员束手无策
回复
longyuan68
2007年01月16日 18:26:34
5楼
热烈投票中:

http://www.zhubajie.com.cn/PostView.asp?PostPage=1&BoardID=21&imageID=18545&page=1&imageNum=2960&SearchWords=&sstype=1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