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管道基础等问题!!
文山之石
2006年12月25日 10:26:56
只看楼主

1.地基为淤泥,管道直埋,管径100-700不等,请教管道基础怎么做?2.球罐堰式喷淋的计算及施工图图纸谢谢各位啊!!急啊

1.地基为淤泥,管道直埋,管径100-700不等,请教管道基础怎么做?
2.球罐堰式喷淋的计算及施工图图纸
谢谢各位啊!!急啊
免费打赏
le-o
2006年12月25日 10:37:11
2楼
你用的是什么管道啊?HDPE?钢筋混凝土?PVC?
回复
le-o
2006年12月25日 10:49:51
3楼
地底是淤泥层必须对基础进行加固才能敷设
回复
le-o
2006年12月25日 10:57:37
4楼
具体做法有:
换填法设计
强夯法设计
预压法设计
水泥土搅拌法设计
自己看着办`
回复
cmsgdarch
2006年12月25日 11:30:29
5楼
地基为淤泥,必须做软基处理。可以做喷粉桩、碎石桩等。
回复
shenwei407
2006年12月25日 15:13:44
6楼
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与消防供水设计
液化石油气储罐(下称LPG储罐)火灾开始时着火较小,若扑救不力,不能供给充足的消防冷却水,将会造成储罐的整体破裂,发生沸腾液体膨胀时的蒸气爆炸火灾。同时,伴随的冲击波、强大的热辐射及储罐碎片等又会引起其它储罐接着起火、爆炸,最终导致人员的重大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早期LPG储罐的固定消防水系统多设置为顶部淋水罐壁漫流的形式。近年来,绝大部分设置为水喷雾系统,同时都辅以水枪或水炮移动式供水系统,究竟什么样的设置形式可靠?现就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1 LPG的泄漏是发生火灾的根源
1.1 LPG的性质
  LPG为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轻烃组成的混合物,一般前两者为主要组分。LPG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在中压或冷却到沸点以下时液化。压力储存的LPG泄漏到环境中时很快汽化,它在气态时比空气重1.5~2倍,在液态时比水轻。其爆炸上限的体积分数约为11%,爆炸下限约为1.5%。
1.2 LPG压力储存设施的泄漏与着火
  LPG泄漏一般发生于阀杆密封、法兰垫片处的泄漏以及由于罐脱水、管道腐蚀、机械破坏、罐破裂或超载导致安全阀满溢等造成的泄漏。在受压条件下泄漏的LPG迅速汽化且难于控制。由于汽化吸热,使空气中的水分冷却成为雾滴,构成了LPG的蒸气云。比空气重的蒸气云从泄露点沿地面向下风方向或低洼处飘移,遇火源即引起爆炸燃烧,将泄漏源同时点燃而着火。一旦发现有蒸气云,首先应设法在遇火源前使其稀释和安全扩散或使蒸气云改变飘移方向,然后再采取措施控制泄漏。
  一般采用压力水流或蒸汽流来搅拌LPG蒸气云,使其加速与空气混合,加快安全扩散。
  控制泄漏常采用的方法是向LPG罐内注水,水将LPG托起,使泄漏点漏水,而后再采取堵漏、倒罐或安全泄空等措施。

2 LPG储罐破裂火灾
  泄漏的LPG沿地面飘移扩散,遇火源后发生爆炸燃烧,并点燃泄漏源,这时一般只是小火,但这种小火可导致LPG储罐破裂的灾难性大火。如何防止、控制这种灾难性火灾的发生是LPG储罐消防供水设计的基准点。
2.1 储罐破裂的发生
  LPG泄漏源着火,将使储罐暴露于火焰中,若不及时对罐壁进行冷却,供给充足的消防水,数分钟内就可能造成罐的破裂。
  (1)储罐处于火焰包围之中,热量通过罐壁传入内部,使罐内压力升高。若不能充分泄压,将由于超压而导致罐壁破裂。由于LPG储罐都设有安全泄压装置,因此一般不会发生此类事故。
  (2)罐壁温度升高,金属强度降低。因此在罐内压力处于正常使用压力时,罐壁将处于超应力状态,导致发生热塑裂口使罐壁爆破,这是LPG储罐发生破裂的常见原因。储罐处于火焰包围中时,外部热量将通过储罐液面以下罐壁部分(湿壁)传给液态LPG,此时LPG加速汽化将热量带走,壁温不会有大的升高;而处于液面以上气相的罐壁部分(干壁),由于热量不能及时外传,致使壁温快速升高。若壁温达到200℃以上时,罐壁强度迅速下降,即使在不超压状态下仍会发生罐壁的热塑裂口,发生灾难性的罐破裂火灾,这一点说明干壁部分的及时冷却是至关重要的。
2.2 储罐破裂火灾的发展过程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储罐干壁部分处于外部火焰包围之中,罐壁未设耐火层又未及时供给冷却水的条件下,一般火灾持续10分钟以后将会发生热塑裂口的储罐破裂灾难性火灾。在储罐破裂前,可见干壁部分出现隆起,及听见金属的发爆声和泄压阀放空噪声增加,表明罐壁已处于超应力状态。此刻,扑救人员必须迅速撤离火场。
  根据国内某厂乙烯罐破裂火灾的调查表明,火灾发展过程基本与上述提法相似。据调查分析,先是其它储罐泄漏气体遇火源引起环境爆炸使乙烯罐管道被冲击波破坏,造成乙烯泄漏而被点燃,使乙烯罐处于火焰包围之中。相隔14分钟后,乙烯罐即破裂爆炸。根据破裂罐片分析,在干壁部位有长2 m左右的热塑裂口。该罐设有完善的固定水喷雾系统,但由于先发生的环境爆炸已将水喷雾系统破坏,所以无法供水,此次火灾主要靠消防车供水冷却。
2.3 灾难性的储罐破裂火灾
  罐壁发生热塑裂口后,内部大量加压过热液体突然泄压急速喷出后迅速汽化形成体积巨大的蒸气团,其外层构成与空气混合的易燃物,形成爆炸燃烧气团火球,内层气团因缺氧不能燃烧,外层燃烧热量向内传入,气团体积膨胀,形成类似球形的气团。燃烧的火球不断扩大与上升,可达数百米高,直到燃烧完为止。
  储罐破裂火灾,破坏极大,有3种破坏力。
  (1)瞬间大量过热液体高速喷出形成火球爆炸燃烧冲击波。
  (2)火球燃烧形成巨大辐射热,导致大面积火灾产生,并易造成人员伤亡。
  (3)罐的碎片可飞出数百米,下落击毁其它生产设施,引发火场以外的次生灾害。

回复
shenwei407
2006年12月25日 15:16:19
7楼
3 消防供水设计
  正确的供水设计,可以控制LPG的泄漏;阻止泄漏的LPG蒸气云扩散,防止、减少着火;发生小的火灾后可以防止灾害升级,控制燃烧,避免灾难性的火灾发生。
3.1 消防供水设计的目的
  (1)能够向LPG储罐注水。向罐内注水可将LPG液体托起,使LPG泄漏点漏水,从而达到控制LPG泄漏的目的。为此,设计中供水管应设供水接口;储罐应设注水接口;加压设施应保证在一定流量的基础上,供水压力大于储罐的工作压力,但这种设施不要求设计为固定式,可设计成移动式,临时组合。
  (2)能够阻止危险的LPG蒸气云扩散。用喷射水流搅拌蒸气云,使其稀释后安全扩散,防止泄漏的LPG着火。为此,应设置消火栓、水带枪或移动式水炮、消防车等。
  (3)能满足罐壁冷却要求,防止储罐在火焰包围下发生破裂火灾,这也是消防供水设计的核心。一般设置两个供水系统,即固定式消防冷却系统和辅助移动式供水系统。
3.2 消防总供水量
  (1)总供水量为最大储罐着火冷却用水、邻近罐冷却用水及辅助移动式冷却用水之和。我国规范规定,着火罐冷却水供给强度为9 L/(m2.min),邻近罐为4.5 L/(m2.min)。辅助移动式冷却用水量为30~45 L/s。
  储罐冷却起到两个作用:①对湿壁部分冷却可以降低传入罐内介质的热量,减少介质汽化量,从而减小安全泄放系统的设置规模;②对干壁部分可防止罐壁温度升高而引起罐破裂。实验表明在供水强度6 L/(m2.min)时,可维持壁温在100℃左右。规范规定的供水强度是综合以上两部分作用,并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制定的。着火罐供水强度是按罐壁与火焰直接接触考虑的。邻近罐供水强度是按罐壁不与火焰接触只暴露于热辐射环境考虑的。若存在高速流火焰直接喷射局部罐壁时,9 L/(m2.min)的供水强度是不够的,必须以移动式水枪、水炮的集中水流加强局部罐壁冷却,故要求有辅助移动式用水量。移动式用水还可用于固定系统冷却不到的部位或在局部遭到破坏时使用。
  (2)供水持续时间规范规定为6 h,但对于容量小于400 m3的储罐,满罐的安全泄空时间一般小于6 h。在此情况下,可将实际计算的安全泄空时间定为供水持续时间,以降低基建费用。
3.3 储罐固定式冷却系统的设置形式
3.3.1 罐壁水冷却保护
  水作用于保护面一般有3种方式,即顶部配水漫流保护面、水喷淋(水滴状)洒满保护面、水喷雾(雾滴)覆盖保护面。后两者的区分在于喷出水滴的大小,后者喷出水滴要小。至于粒径在多大范围,我国的规范中未给出确切的规定。国内有资料介绍,喷出水滴平均粒径在100~700 μm,而国外有资料介绍,在喷出面积上约85%的水滴粒径为200~400 μm。由于没有确切规定,往往使规范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这点应在规范中予以明确。
  对于冷却保护面而言,3种方式都是可行的,但作用基理有所区别。前两种方式是水直接作用于保护面,冷却保护面;而水喷雾则首先对火焰冷却阻挡辐射热通过,而后作用于保护面使温度不升高,结果是相同的。但因受风、火焰热流影响,水喷雾应有较高压力,雾滴要有较大势能。
  当介质燃烧在罐表面生成抗湿性炭沉积时(介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丁二烯或丁烷),因炭沉积的抗湿性,将使漫流水离壁而不能在保护面形成水膜,导致漫流式的冷却效果降低或不起作用,此时向罐壁布水应采用喷淋或喷雾方式。
3.3.2 设置形式
  在满足上述3种对罐壁布水方式的基础上,固定式系统可设置为顶部集中配水罐壁漫流式、固定水喷淋或水喷雾、固定水炮等3种基本形式。虽然使用移动式设备也能满足罐的冷却要求,但操作复杂,不能保证尽快供水,除小的储罐可使用外,一般只能作为辅助消防冷却供水。
  顶部集中配水(可用堰式、穿孔管式、喷头等)罐壁漫流式对球罐最为有效,有助于水的均匀分布;管道配置少,口径大的管道不易堵塞,且不易被蒸气云爆炸所破坏;单阀启动,启动快;有一套供水系统,强度可调,均可用于着火罐、邻罐冷却供水。缺点是抗湿性炭沉积表面影响冷却效果,罐底部供水不足,需用水枪、水炮等补充供水。
  固定水炮供水,可较快地向储罐供水;不易被蒸气云爆炸所破坏;一般不会堵塞;若水炮布置得当,喷射水流能覆盖罐的全部表面,能将水有效地喷到暴露于火焰中的罐壁部分;可能减少用水量,但受风影响大时亦可能加大用水量,当需全部覆盖罐壁时也需较大用水量;方便使用,但需操作人员较多。
  固定水喷淋或水喷雾,管道配置多,喷头布置为网格状,启动快;喷头不堵塞时,布水均匀。但一套系统要满足着火罐冷却和邻罐冷却供水是困难的,一般宜设置为两套系统。此种形式易被蒸气云爆炸所破坏,且喷头易堵塞,可靠性较差,维护较困难。
3.3.3 设计形式选择
  根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上述3种形式的可靠性排序依次为漫流式、固定水炮、水喷淋或水喷雾。亦可将上述形式组合。据出国考察人员介绍,国外采用固定水炮形式者较多。
  目前国内设计多采用水喷淋或水喷雾形式。从国内使用情况及国外有关资料介绍来看,采用这种形式不尽妥当,无论从蒸气云爆炸破坏,或从防止堵塞与维护管理方面看都是如此。 
  根据我国国情,设置形式宜采用顶部供水罐壁漫流与固定水炮相结合的形式(即部分冷却水用漫流式,部分冷却水由固定水炮提供),可分别满足防日晒冷却、邻罐冷却、着火罐冷却的使用要求,且对于干壁部分冷却更有保证,可靠性高且维护容易,工程费用比目前使用的水喷淋或水喷雾系统低。对于大型储罐的辅助移动供水系统,建议适当配置移动的自摆式水炮,以减少扑救人员暴露于火灾危险区中的危险性,并能有效地保证喷射水流到达暴露于火灾中的储罐表面。
3.3.4 系统阀门控制形式选择
  根据LPG储罐的火灾发展过程,系统的阀门控制一般可采用手动控制;在无人值班储罐区或储罐多的罐区,手动开阀时间长时可采用遥控。

4 结束语
  (1)LPG储罐消防供水设计应满足储罐在火焰包围下不破裂的冷却供水要求,并能满足驱散泄漏蒸气云供水及罐内注水的需要。
  (2)储罐的固定消防冷却水系统宜采用顶部布水罐壁漫流与固定水炮相结合的设置形式。该形式可靠性高且灵活,并能分别满足防日晒冷却、着火罐冷却以及邻罐冷却等不同冷却强度的供水要求。
  (3)冷却水系统阀门的控制一般采用手动方式,当罐区无人值班或罐数量多、手动操作不能满足及时供水时可采用遥控方式。
  (4)大型储罐区的辅助移动式供水系统宜配置移动的自摆式水炮,以减少扑救人员暴露于火灾危险区中的危险性。
回复
mb90
2006年12月26日 08:54:57
8楼
学习一下
回复
文山之石
2006年12月27日 21:25:27
9楼
谢谢各位@@@
我用的焊接钢管!严重求教,堰式喷淋的计算的方法,(堰的大小,高度等等)
回复
ehz_97
2007年01月11日 12:23:11
10楼
不知道你的管道干什么用。污水砼管可以用混凝土基础,换填30~50公分。
回复
zxj118
2007年01月17日 23:29:37
11楼
最好看能不能把淤泥层清理掉,然后再铺细砂夯实.你看怎么样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