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贯穿改革始终的生态红线
xiaoqigui101
2006年12月08日 22:16:29
来自于园林植物
只看楼主

一条贯穿改革始终的生态红线——关注林权改革系列报道 [评论] [来源] 东北新闻网 [作者] 佚名 [日期] 2006-12-6 园林在线12月6日消息:11月底,记者在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采访,县林业局林改办主任王立忠这样描绘起春天植树造林时的情景:由于林权改革的实施,当地农民大车小车到吉林省集安市买树苗进行绿化,历年滞销的落叶松苗,今年却异常抢手,每棵树能够生产20多个松塔的红松更是紧俏。在本溪,落叶松苗木卖到了每株0.35元以上,是往年的两倍。

一条贯穿改革始终的生态红线——关注林权改革系列报道
[评论] [来源] 东北新闻网 [作者] 佚名 [日期] 2006-12-6



园林在线12月6日消息:11月底,记者在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采访,县林业局林改办主任王立忠这样描绘起春天植树造林时的情景:由于林权改革的实施,当地农民大车小车到吉林省集安市买树苗进行绿化,历年滞销的落叶松苗,今年却异常抢手,每棵树能够生产20多个松塔的红松更是紧俏。在本溪,落叶松苗木卖到了每株0.35元以上,是往年的两倍。

  集体林权改革的政策能量由此可见一斑。由于林业既是一项基础产业,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它肩负着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因此,我省在改革中一直注意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始终坚持生态效益为先的原则,并且将这条改革红线贯穿始终。

  荒山不绿辽宁难宁

  今年秋天,就林权改革进行采访时,记者时隔6年再次踏上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的土地。站在沙丘上,记者放眼望去,灌木和乔木郁郁葱葱,开始有效地覆盖半流动沙丘。不过,这里的生态依旧很脆弱,村民对记者说,在春秋多风沙季节,因为积沙的堆埋,农民早晨开门依然很费劲。由于风沙的破坏,每年种下点树苗,“羊打尖,牛打杈,风沙一来连根拔”。

  阜新处在我省生态一级敏感带上。由于阜新距沈阳直线距离只有120公里,监测显示,如果5级以上风袭来,一个多小时后,阜新的沙尘就会弥散在沈阳和辽中城市群的上空。据统计,阜新占了全省沙化土地的56%。彰武县是全省的沙化大县,全县24个乡镇,其中23个属于沙区,全省沙化土地有23%分布在彰武县。北部阿尔乡镇等7个重点沙化乡镇,依然处于破坏大于治理的状态。


免费打赏
xiaoqigui101
2006年12月08日 22:16:41
2楼
在辽北地区的铁岭市昌图县大四家子乡,这里过去是风沙地,每年开春风沙肆虐,刚栽上的庄稼连种子都刮跑了,每年至少要种两次以上,即使出苗,也会被风沙严重破坏。在我省东部山区,同样面临着生态安全问题。过去,由于“靠山吃山,砍树致富”的错误思想作怪,造成一些县市林业资源破坏。由于乱砍盗伐、掠夺式经营严重,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森林资源丰富的本溪市,市领导提出“莫把辽东变辽西”。1998年,该市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确定了建设林业强市工程,明确本溪林业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调整不适应林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尽快把本溪林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向“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八山”要效益,使“八山”的资源成为富民载体,最终实现“不砍树也能富”。

  作为阻挡风沙南侵的第一道屏障,我省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山岭沟岔不绿起来,就难言沈阳及中部城市群的生态安全。荒山不绿,辽宁难宁。在今年年初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未来5年,我省重点实施辽西北沙漠化土地治理工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沙尘暴对辽宁的困扰。今后的5年间,辽西北沙漠化地区的20个县(市)区,将通过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人工措施。建设生态防护林体系。工程建成后,这一区域的植被覆盖率将增加6个百分点。

回复
xiaoqigui101
2006年12月08日 22:16:57
3楼
改革释放造林热情

  阻挡风沙南侵,让荒山绿起来,植树造林是最根本的途径。然而在过去,植树造林一直是一种纯粹的义务行为,因此尽管每年的植树活动都搞得声势浩大,但效果却未必尽如人意。

  林权改革转变了这种尴尬。生态相对脆弱的阜新市林权改革因地制宜进行。第一种方式是巩固确认。全市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自留山、承包山、“四荒”拍卖、林木转让等各类执照、合同及地块的原来面积、四至及现在的面积、四至等情况逐一审核。除已经颁发国家统一制式林权证的地块外,其他执照、合同经认定程序合法、真实有效的,作出决议予以确认林木所有权或林地使用权,然后进行公示、登记,换发全国统一制式的林权证。

  第二种方式是完善提高。对宜林四荒拍卖和林木转让、林地使用合同进行完善,尤其村组以经营承包代替林木转让的不规范合同,这次林改要完善合同,规范为林木转让,重新明晰产权,同时必须按合同约定和有关法律规定兑现承包费后,才能登记、签订合同、发放林权证。
回复
xiaoqigui101
2006年12月08日 22:17:22
5楼
林改风吹绿山川

  在全省,通过集体林权改革,改革的能量充分释放,谁造林谁所有的政策调动起广大农民参与植树造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溪满族自治县东营坊乡去年计划造林3500亩,实际造林6000多亩,林业站今春为全乡订购的150万株落叶松和红松苗分苗时被广大林农一抢而光。辽西的朝阳县,林权改革试点的陈杖子村山场多、树木少,原来有些农户弃管,造成多年山川依旧。林改后,承包户开始治理荒山,植树栽枣,经营积极性有所提高。

对此,省林业厅厅长王文权说,林改后,在造林上,村民由过去的“要我栽树”到“我要栽树”;在发展林业产业上,由过去的不敢投入变为舍得投资、积极投入。

  昌图县大四家子乡林改以后,将所有的林地全部转让到户,林子管理得非常好。该乡百公里防风固沙林不仅锁住了风沙保护了至少100万亩耕地,而且按15年轮伐计算,每年可创产值2400万元。而宝力镇尹家村村西路堤的南侧一块150亩长条地,去年底,村里承包给农民张军,承包期35年,仅仅一年时间,这块荒芜了多年的土地已经绿起来。目前,昌图平原区林改结束。今春造林季节,许多农民到县林业局和乡林业站咨询,栽什么品种的杨树长得快,怎么栽能提高成活率。目前,全县完成造林8万多亩,全部是个体造林。

  摇钱树村是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镇的一个偏远山村,去年年底该村林改结束。摇钱树村是个多林村,经过多年造林,集中成片的大地块已很难找到。林地归个人后,农户护林、造林和发展林下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全力投入,星星点点地“见缝插绿”,在没有大地块的情况下,全镇今年新造林6000余亩,现在的摇钱树村已找不到一处荒山。

回复
xiaoqigui101
2006年12月08日 22:17:31
6楼
摇钱树村农民刘云军和伯父两家在林改中共分得625亩山林,全部用于栽植林下参。他对记者说,过去他也栽植林下参,但因为山林属于集体的,不敢投入。现在却不然,山林是自己的,咋开发咋得劲。每栽植一亩地林下参,就是往自家存折上存几万元钱,能不精细吗?

  确实如此。本溪市作为全省林权改革的试点城市,从2005年3月开始推行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目前有近80%的集体林分到农民手中。林改使本溪的千万亩山林由资源变为资产,使本溪“八山”的活力迸发,今年造林面积比上年翻了一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3.5%,位居全省首位。

  改革的生态效益也开始显现。彰武县丰田乡今年3月份开始林权改革,到目前,应改革面积全部明晰到户。林权改革以后,今年新增了一万亩森林,全乡森林面积达6.1万亩。老百姓说,现在村里的风沙明显小了。特别今年春夏之交的大旱,林业小生态发挥了作用,别的乡镇玉米大田受灾严重,而丰田乡遭受的损失却较小,这一切,都是因为森林涵养了水源。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