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设计研究
黑夜亦亮丽
2024年06月02日 23:53:45
只看楼主

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设计研究 文/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赵耀   侯毓 1 项目概况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建设在天津滨海新区北部的一个可容纳35万居民、聚合国际先进环保节能技术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是体现天津地域文化特色、时代特征且生态宜居的国际化滨海新城。沿故道河岸设置滨水文化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即位于滨水文化区核心区47号地,为文化区内首个落成的文化建筑。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5万㎡,总建筑面积约6.7万㎡,地上5层,无地下室,建筑高35m。图书馆藏书150万册;档案馆等级为乙级,馆藏量约100万卷。


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设计研究


文/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赵耀   侯毓



1 项目概况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建设在天津滨海新区北部的一个可容纳35万居民、聚合国际先进环保节能技术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是体现天津地域文化特色、时代特征且生态宜居的国际化滨海新城。沿故道河岸设置滨水文化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即位于滨水文化区核心区47号地,为文化区内首个落成的文化建筑。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5万㎡,总建筑面积约6.7万㎡,地上5层,无地下室,建筑高35m。图书馆藏书150万册;档案馆等级为乙级,馆藏量约100万卷。

项目用地东、北两侧紧邻故道河,具有天然湿地景观;西接中泰大道,南至混合用地,与未来拟建的城市中心相连。项目地块位于自然景观与城市开发区域的中间地带,如何衔接城市与自然是总平面布局首要思考的问题。

   

区位

由于用地现状为河滩盐碱地,地质条件极差,开发地下室成本较高,且工期较长,故在建筑首层设置车库及设备用房,并将建筑主入口设置于2层,在建筑中部设置贯穿2~5层的共享大厅。在大厅东北与西南方向分别设置内庭院,每个庭院侧边设置连接1层地面的大台阶,分别与东侧自然河岸和西侧城市空间相连,形成公共空间序列。城市市民可通过空间序列进入建筑或到达建筑东北侧的自然河岸。建筑成为连接城市与自然的开放“城市客厅”。在建筑西侧预留跨越中泰大道的过街连桥,方便市民跨越城市道路进入项目。

建筑主要由图书馆、档案馆、新加坡主题馆及附属办公用房等组成。从河岸或城市一侧的大型户外台阶将来访者引至建筑入口处,入口空间紧邻2个天然采光充足的内庭院,来访者通过内庭院即可到达图书馆和档案馆之间的共享大厅。咖啡厅、新加坡主题馆、书店、会议等功能也围绕并交汇于共享大厅,交通流线高效便捷。

图书馆是建筑内体量最大的空间。图书馆的藏阅空间均围绕层层北扩的中庭展开,每层北扩区域设置联系上下层的楼梯,方便人员通行。在中庭屋顶设置条带形采光天窗,天光倾泻而下,形成安静、明亮的阅览氛围。建筑内部依据规则的网格系统划分空间,与建筑外观采用的折线造型形成强烈对比。中庭设计有效缩短交通长度,大幅提升建筑空间的利用率,使各功能区既相互联系又具有明确界定。

   

室内共享大厅

   

建筑功能平面

   

图书馆室内中庭


2 建筑造型

建筑造型设计既强调河岸景观的标志性,又着重考虑未来城市开发区高层建筑看向本建筑的视觉效果。设计采用由玻璃纤维混凝土幕墙构成的深红色四围和屋面,共同呈现折叠的造型元素,强调建筑整体性。竖直方向交错排布条形开窗,形成丰富变换的立面布局,并将建筑语言延续至“建筑第五立面”——屋面设计,从视觉上强调建筑的统一性。屋面设计为室内空间创造极佳的自然采光,夜间,屋面与立面条形开窗相结合的光带赋予建筑竖直方向的结构感,让建筑轮廓清晰可见。

   

建筑鸟瞰


为实现上述内部空间功能与外部造型效果,项目面临若干富有挑战性的建筑技术问题。如通过消防性能化分析实现共享大厅、图书馆内部层层退台中庭的防火策略,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前提下,体现内部空间特色;通过整合屋顶设备,利用折线屋顶高度,巧妙遮挡设备管线,实现顶层室内空间与屋顶建筑造型相一致,且与建筑立面融为一体的第五立面设计。在南北大台阶上空,通过钢桁架实现近50m大跨空间,营造宏大的入口空间气势,并结合钢桁架结构形成独特的内部空间。

   

入口大台阶上方大跨空间

   

入口大台阶


3 绿色技术

由于项目为中新天津生态城内的重要文化建筑,故采用若干绿色技术满足天津生态城绿建金级要求,如采用排盐、换填治理等方式开发利用盐碱废弃地;室外透水地面面积占比约60%;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比例达35%;调整外窗高度增加采光进深,利用中庭采光天窗改善建筑内区采光效果;设置采光与通风分离的幕墙体系,幕墙可开启比例大于25%,利用室外庭院和室内中庭实现建筑自然通风;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优化室外风环境,最大化实现建筑的自然采光与通风;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采光通风分离幕墙体系节点

   

采光通风分离幕墙体系实景


4 结语

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解决城市与滨河自然景观的衔接问题,其建筑造型重视第五立面设计,并采取多项绿色技术实现生态城绿建金级与示范要求。项目建成以来,社会反响较高,成为天津市又一地标建筑。


参考文献

[1] 李祥葆,赵桐,孟丹.文化引领 多馆合一——以沂南县图书档案馆建设为例[J].城市住宅,2021,28(7):89-92.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