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时期建筑概况(组图)
lmf200404
lmf200404 Lv.15
2006年10月30日 18:06:51
只看楼主

社会与建筑概况公元10世纪中期到13世纪末期,中国处在宋、辽、金、西夏多民族政权的并列时代。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史称北宋),从此中国的中原地区和长江以南结束了战乱割据的局面。但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仍有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等政权与北宋政权并存,且时常发生战争。北宋中期,地处中国北部的女真族兴盛起来,于公元1115年建立金朝。十年后,金灭辽,十二年后又灭北宋。宋室南迁,建立南宋。这时又出现了南宋与金、西夏对峙的局面。西夏、金先后为蒙古军队所灭。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并于八年后的公元1279年灭南宋,中国再次统一。


社会与建筑概况


公元10世纪中期到13世纪末期,中国处在宋、辽、金、西夏多民族政权的并列时代。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史称北宋),从此中国的中原地区和长江以南结束了战乱割据的局面。但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仍有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等政权与北宋政权并存,且时常发生战争。北宋中期,地处中国北部的女真族兴盛起来,于公元1115年建立金朝。十年后,金灭辽,十二年后又灭北宋。宋室南迁,建立南宋。这时又出现了南宋与金、西夏对峙的局面。西夏、金先后为蒙古军队所灭。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并于八年后的公元1279年灭南宋,中国再次统一。



宋代统治者重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北宋初期由于采取均赋税、兴水利、开垦荒地等措施,使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随之形成商业较为发达的局面。宋代重视文化教育,提出以文为治国之本,促成了文化的空前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相继出现。随着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了欧洲。在社会思潮中,儒、道、佛三教合流,出现以理学为代表的哲学派别,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



由于生产发展,技术进步,使建筑得到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首先是城市的发展,摆脱了里坊制的束缚,使得城市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道,文化娱乐建筑“瓦子”随之产生,商品售卖活动从早市到夜市络绎不绝,都市生活一派繁荣景象。重视文化的国策使得文教建筑发展起来,全国各州县办起官学,同时私人创办的书院也从此开始发展。佛教中禅宗一派的兴盛使得宗教建筑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佛、道二教建筑随着思想上的互相融合而互相靠拢。宋代统治阶级追求享乐之风极盛,使得园林建筑兴盛起来。宋代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不仅数量超过前代,而且艺术风格更加细致、清新,诗情画意更为浓郁,意境创造更加自觉。



在建筑工程中新产生了一种结构体系,如以应县木塔为代表的木构高层筒体结构,成为现代筒体结构的先驱。这一时期还产生了中国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法典《营造法式》,它所制定的法则反映出北宋建筑已具有较高的标准化、定型化水平。另外,在桥梁建造中采用的蛎房固基、浮运法等也是领先于世界的技术。这时期在建筑艺术方面,从群体组合到个体建筑,造型都有许多新的变化。群体不仅纵深加大,而且注意前导空间的处理和建筑与环境的结合。个体建筑平面形式多样,屋顶组合穿插错落,立体轮廓丰富多彩。同时配以多种类型的彩画,多种手法的雕饰,多种造型的门窗装修,共同形成了柔和、工巧、秀丽的建筑风格。



辽代建筑风格与宋稍有不同,较多地继承唐风,金代建筑风格则更近宋代,它们与宋代共同创造了公元10~13世纪的中国建筑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谱写出光辉的篇章。



北宋东京




东京创建于春秋时代(公元前770~476年),到唐代已成为中原地区的一座州城,五代时期(907~960年)又曾成为地方政权的都城,称汴京。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对汴京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建,开拓街坊,展宽道路,疏浚河道,加筑外城。北宋统一全国后,认为汴京城市建筑基础好,地理位置适中,便于利用南方物资,政治环境好,于是便定都在此,名为东京。自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开始,对东京进行了扩建和改建。



1.城市布局



东京有皇城、内城、外城三重城墙,皇城居于城市中心,内城围绕在皇城四周。最外为外城(亦称罗城),平面近方形,东墙长7660米,西墙长7590米,南墙长6990米,北墙长6940米。罗城东、西、南三面皆三门,北面四门,此外还有专供河流通过的水门十座。


免费打赏
lmf200404
2006年10月30日 18:07:13
2楼
北宋东京平面示意图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0月30日 18:08:02
3楼
2.城市道路与河流系统



全城道路从市中心通向各城门,主干道称为御路者有三条:一条从皇城南门至外城南门的南北向干道,宽200米,成为全城的主轴线;第二条为皇城南侧的东西向干道;第三条是在皇城东侧的南北向干道。此外,还有一些次要道路,组成不规则的道路网,反映了不受里坊约束的特点。



在东京,河道也成为城市的重要经济命脉,史称“四水贯都”。四水即指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在城墙外又各有护城河一道,四水通过护城河相互沟通,使得河道在城内作为运输通路非常方便,可将东南方粮食和物资运入城内。金水河通往宫殿区,供给宫廷园林用水。



3.城市结构



宋东京因袭五代旧城,从开始即没有封闭的里坊。以坊巷为骨架的宋东京,城市面貌颇具特色,有诸多变化。其一,主要街道成为繁华商业街,皇城正南的御路两旁有御廊,允许商人交易,州桥以东、以西和御街店铺林立,潘楼街也为繁华街区。其二,住宅与商店分段布置,如州桥以北为住宅,州桥以南为店铺。其三,有的街道住宅与商店混杂,如马行街。其四,集中的市与商业街并存,如大相国寺,被称为“瓦市”,其“中庭、两庑可容万人”,“每一交易,动计千万”。在一些街区还存在夜市,如马行街“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有许多酒楼、餐馆通宵营业。《清明上河图》真实地反映了东京商业街的面貌。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集中的娱乐场所——瓦子,由各种杂技、游艺表演的勾栏、茶楼、酒馆组成,全城有五六处。







《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末,东京人口估计约有130~190万,可算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城市了。它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商业文化中心。东京的城市结构冲破了传统的里坊制,较多的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历史上都城布局的重要转折点,对以后的几代都城有较大的影响。

回复
lmf200404
2006年10月30日 18:08:15
4楼
http://www.aaart.com.cn/cn/theory/show.asp?news_id=10309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