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替代而替代”——理性看待“以铝代铜”
saidan00
saidan00 Lv.2
2012年02月27日 16:13:35
只看楼主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人热炒“以铝代铜”和来自加拿大的“铝合金电缆”。作为一名电缆行业的工程师,本着尊重事实和科学的原则,发掘出一些相关资料以及本人的一些看法和大家分享。大家可能觉得这都是铜铝企业、电缆企业的事,对我们消费者本身来说没有什么太大关联,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大家可能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不管是“以铝代铜”还是“铝合金电缆”,直接影响到的是建筑电气安全,而且现在铝合金电缆被纳入相关规范,并用于人口密集而且缺少专业维护的住宅建筑中,带来的将是安全隐患和故障风险,就直接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安全问题。所以建议大家也应该了解一下,百利而无一害。

最近 一段时间不少人热炒 以铝代铜 和来自加拿大的 铝合金电缆 作为一名电缆行业的工程师, 本着尊重事实和科学的原则,发掘出一些 相关 资料 以及本人的一些看法 大家 分享。
大家可能觉得这都是铜铝企业、电缆企业的事,对我们消费者本身来说没有什么太大关联,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大家可能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不管是“ 以铝代铜 ”还是“ 铝合金电缆 ”,直接影响到的是建筑电气安全,而且现在铝合金电缆被纳入相关规范,并用于人口密集而且缺少专业维护的住宅建筑中,带来的将是安全隐患和故障风险,就直接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安全问题。所以建议大家也应该了解一下,百利而无一害。
首先,先纠正一个问题,就是 以铝代铜 的人 说中国铝 多铜少,这是误导。官方数据显示,中国 的铝和铜都很缺少,每年的进口依存度都超过 6 0% ,而中国每年消耗的铝大过铜数倍 。中国真正过剩的是电解铝企业的产能。 简单回顾历史,“ 以铝代铜 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再也没有进入国家政策。相反,我国进口铜资源加大了并在 循环 利用产业的投入上也加大了,这也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尤其当人民币升值以后。 国家863计划把再生铜的产业发展作为重要课题。 铝的生产消耗大量能源,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相同载流量前提下,铝的生产能耗是铜的8倍以上。
铝在各行业应用的总量远远多过铜,其实“ 以铝代铜 更多 是在非电气领域 ,比如说换热器。铝的应用大多是在包装、结构和交通等领域,而在建筑电气上的比例非常小。在不作为主要市场、安全问题又很敏感的电气领域,热炒“铝代铜”略显牵强之余,更可能是厂商为追逐商业利益在背后推波助澜。
至于电缆,铜电缆延展性好、高导电率、高可靠性、耐高温、耐腐蚀,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我接触到的铝合金电缆除厂家宣传之外,没有看到权威信息证明它的性能堪比铜缆。铜电缆比铝 合金电缆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具保值增值特点,而且 铜电缆 回收后仍 然可以 用作导体。 铝合金的回收再利用本落后于铜,再生用作导体更是一个难题。 铝合金电缆 循环利用根本没有实现 即使回收 也只能降级使用, 因为各类铝合金制品由于要发挥不同性能,其成分和比例差异显著。也就是说,合金用于导体 属于资源浪费 ,可以参考以前被热炒的铜包铝 据了解,铝合金电缆在国外几十年来始终没有成为主流产品,而且似乎只是北美一家的发明。这么多年了都没有被行业广泛认可,却拿到中国来借“以铝代铜”的声音掘一桶金。
国内电气杂志曾披露,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2003 发表的测试文章指出,铝合金电缆的连接远不如铜缆,其合金成分只是 有限地 改善了电缆本身的机械性能。铝合金电缆可以用在替代纯铝电缆的场所,而不是用来替代铜。
更让我们觉得不可靠的原因是 铝合金电缆 的生产 没有国家标准, 严格说是 非标产品。 这样盲目推广铝合金电缆就使追利商家一窝蜂上铝合金缆,而用户侧出现了难以控制的安全隐患。举例说,用铝合金电缆的住宅,我肯定是不买的,因为我犯不着冒这个风险。你相信哪个开发商敢拿自己的楼盘用了铝合金电缆当成卖点去说事儿么?

铜也好铝也罢,我们欢迎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性能、安全、可持续的替代产品,但是反对“为了替代而替代”的缺乏消费安全的忽悠人的产品和论调。
免费打赏
dylan3940
2012年02月27日 22:30:09
2楼
写的挺好,有理有据。
回复
muyuyao
2012年02月28日 01:14:36
3楼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2003年发表的测试文章指出,铝合金电缆的连接远不如铜缆,其合金成分只是有限地改善了电缆本身的机械性能。铝合金电缆可以用在替代纯铝电缆的场所,而不是用来替代铜。


------------真知灼见!!!
回复
muyuyao
2012年02月28日 01:18:47
4楼
你相信哪个开发商敢拿自己的楼盘用了铝合金电缆当成卖点去说事儿么?

----------我见过开发商将设计的YJV电缆改为铝合金电缆的!!!

被我发现后,开发商让设计单位给出了个变更!!!

事已至此,我也无奈!!!
回复
pj2000001
2012年02月28日 08:15:53
5楼

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回复
任逍遥
2012年02月28日 09:16:00
6楼
这个观点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吧,现在很少这样做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