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与文化共融——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曹华 陈征 周安伟-------------------------------------------------------------------------------- 生态.经济与文化共融Ecology, economy and culture——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Study of Zhangjiajie ecological touring-agriculture garde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态.经济与文化共融——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
曹华 陈征 周安伟
--------------------------------------------------------------------------------
生态.经济与文化共融
Ecology, economy and culture
——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
-Study of Zhangjiajie ecological touring-agriculture garde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曹华 陈征 周安伟
Cao Hua Chen Zheng Z hou Anwei
摘 要:论文以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为例,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的综合分析与对比研究,提出观光园的规划类型、功能特征、建设模式及规划原则,为国内近期兴起的农业生态观光园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生态; 经济; 文化; 生态观光农业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Zhangjiajie ecological touring-agriculture garden as an example,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ecological touring-agriculture garden in the world, presents types, features, modes and principles of its plan,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ction of ecological touring-agriculture garden thriving recently in the country.
Key words:ecology, economy, culture, ecological touring-agriculture garden
中图分类号:TU98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5)04-0020-03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中放松自己的身心。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棗生态旅游农业应运而生。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以及一些著名风景旅游区的附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观光型生态旅游农业;(2)品尝型生态旅游农业;(3)休闲体验型生态旅游农业;(4)综合型生态旅游农业。
1 规划区概况
张家界市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沙堤乡境内,张青公路的两侧,距离张家界市区约3.5公里,处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在空间上,它位于张家界市与以武陵源为核心的景区之间的轴线上,是每年1000余万游客去景区的必经地,可谓“一肩挑两头”,是张家界市目前重点控制方向之一。
基地距离张家界荷花机场约7公里,距离张家界火车客运站约13公里。与火车站、汽车站、航空站三大交通枢纽联系方便,能够快速地联系全国及世界各地(图1)。
图1 区域分析
2 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规划思想
2.1“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观光园的提出
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农业可持续发展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早在1994年就推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由于具体国情,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也很多,目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仍相当严重。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直接决定了我国“三农”问题能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并保持其长期繁荣。因此,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减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盲目性,避免抉择上的重大失误。
2.2“生态、经济、文化”三向度协调
可持续发展系统包括了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要实现农业园可持续发展,就要保证其在这三个方面的协调,生态是建立园区之基本,经济是增强实力的保障,而文化则是经久不衰的关键。然而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这三大原则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牵制着的。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和建设必须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统筹兼顾这三项原则,达到有机统一的局面,本规划研究框架如图2。
2.2.1 生态立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
以“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为主题营造生态环境,种植特色花卉果木,开发有经济效益的本地特色养殖。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美化自然景观的目的。
2.2.2经济强园:走农业与旅游协同发展之路
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引导”原则,提升和改造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丰富旅游业内涵,拓宽旅游业发展领域,实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的有机结合,形成旅农共生发展的新型高效产业,带动和促进张家界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要增加经济效益,就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要,种植需求量大,观赏价值高的花卉和果木,通过直销和产量批销,促进开发;通过对现状土地的科学规划,重新安排使用功能,发展农业经济和旅游经济,在农业和观光旅游业达到经济上的双赢。
2.2.3文化兴园:以旅游文化为核心,打“民族牌”、“山水牌”
依托张家界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以农业生态和民俗文化为主体,打“民族牌”、“山水牌”,使之成为全市现代化农业的窗口,高档优质无公害旅游食品的供应基地和展示土家族农家风貌和民族风情的休闲胜地,借文化的提升促进其经济发展。
保护特色民居,使游客参与居民生活,了解聚落的历史、社会、人文、地理环境等特有的文化或民俗风情;提供可供夜宿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游想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习俗。
2楼
3 全面分析和科学策划
3.1 SWOTs分析法的引入
为了对该农业园进行全面分析,规划中采用SWOTs法,即S-Superiority(优势),W-Weakness(劣势),O-Opportunity(机遇),T-Threat(威胁)。这种分析方法最初主要应用于商业领域,之后逐渐被应用到教育评估和城市设计等许多领域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
3.1.1 优势(Superiority)
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优势有:(1)气候、土壤、水文等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2)区位条件方面,张家界市处于西部地区及长江经济带、华南经济区的交接处,其发展有希望得到政策倾斜。(3)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张家界自然风景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山、水、峰、洞、林等多种类型。(4)交通运输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航空、铁路、公路的对外交通体系。(5)科技有一定基础,是湖南省“优秀星火科技示范乡”。(6)多元的民族文化。张家界是一个土家族、白族和苗族等多民族群聚,民俗风情文化凸现的地域,能集中展示其服饰、民居、饮食、歌舞、节庆、礼仪、婚恋等方面特有的喜好、风尚、传统和禁忌。(7)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市委、市政府对此进行重点规划、重点投入、重点推销、重点管理,以期带动该区尽快脱贫致富。
3.1.2 劣势(Weakness)
其发展劣势有:(1)离市区相对较远,基础设施条件欠缺;(2)地块相对较为细碎,塑造特色景观有一定难度;(3)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如生活污水的净化,旱期场地雨水的回收、土地涵养以及汛期山洪的尽快排除等。
3.1.3 机会(Opportunity)
其发展机会有:(1)区域背景条件。国家西部开发的战略,使张家界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加快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有可能走出一条打破传统工业化思路、克服生产性资源的约束而发挥比较优势的发展新路,为中西部经济振兴发挥示范作用。(2)交通运输条件。随着焦柳铁路的电气化改造与张清公路、张吉公路、常张高速公路的相继通车,将大大缓解不断增加的旅游人数与现有道路运输能力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使中心城市与各景区和其他城市的联系更为便捷。
3.1.4 威胁(Threat)
其发展威胁有:(1)它距离张家界森林公园景区仅23公里,距离武陵源景区10公里左右,故属于生态敏感区。在该地区规划建设人工环境时,有可能会破坏其山水城市的原型特质。
根据以上分析,规划采用的基本对策是,以“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为原则,在SWOTs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园区进行以下的科学策划。
3.2 观光园的规划策划
3.2.1定位策划
(1)市场特色定位
根据有关资料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居民旅游出行和休闲的需求将大幅增长。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旅游休闲的需求已大大增加,而且呈多元化的趋式,这就为本项目的建设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选址在张家界市近郊区,其定位必须立足于湘西张家界这一地域特征基础上。基于此,“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战略定位之一是:依托武陵源,吸纳全中国、辐射东南亚、影响五大洲,凸现民族生态园区特色,与张家界市周边其它旅游区形成有机整体,互为补充,走错位发展之路。
(2)环境建设定位:
在项目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首先要立足生态安全,做好防灾于未然;其次要根据生态容量,突出生态保护和涵养,防止过度开发和短期的利益行为,建立功能协调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否则会是“杀鸡取卵,自毁长城”。
该项目位于张家界市近郊张清公路两旁,其开发建设必须立足于这一环境特征。因此,“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战略定位之二是:保护与培育生态,善待环境,结合丘陵地形,走“生态开发建设之路”。
3.2.2项目内容策划
根据现状种植情况,规划区内以大面积品种较单一的果木花卉种植为主,规划建议强调产业布局,带动园区经济发展,以相关产业规划,突出经济功能,通过园区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农业产业链,加大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农业用地产出率,达到产业结构合理为目标,形成以加强产业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为主线,旅游休闲为副轴的规划思想。
规划类型:观光农业,农业公园
规划定位:经济、生态、民俗、科普、参与
回复
3楼
4 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4.1 当前农业园规划思路与方法分析
根据吴人韦、杨建辉等人的研究,在农业园区规划中现在有两种主要思路:以产业为核心的园区规划和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园区规划;我们以此做了对比分析和总结,提出一种新的规划思路,即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的规划思路。
土地是国家最重要的一种战略资源。以土地为核心的规划依据是:农业作为一种综合体是复杂的,单靠一次规划编制工作是难以完全科学把握。因此,规划的现实出路是利用有限的规划能力,抓住核心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规划的科学价值和管理功能的统一。本次规划正是以土地利用作为规划的核心,采用总规-详规-景观设计三层次的规划体系,来展开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工作。
4.2 总规-详规-景观设计三层次的规划体系
4.2.1 总体规划
规划原则:(1)建立张青公路及至景区的老公路所围合的绿色生态防护带。(2)采用相对集约的片区开发模式,最大限度的保留原生态的农田肌理。(3)实行公交优先的现代交通组织方式。规划为主干道贯穿全园,旅游线路、步行道和湿地滨水空间相互交错。(4)连续的景观元素沿主要通道展开。(5)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开合有致的空间组织。(6)建立一个可持续协同发展的协同模式。
规划结构:整个园区的功能结构为“五区一村一廊”:优质花卉区、现代农业区、特色作物区、特色养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结构为:“瓜藤结构”形式,即利用张清公路和沿河风光带把园区的产业功能和旅游功能连接起来,采用“两藤多瓜”的结构模式。两藤:“文化风情藤”,“产业经济藤”,多瓜为多个主题文化园。“五区一村一廊”的总体功能都包含在其中(图3)。
4.2.2 详细规划
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核心区的详细规划依据总体功能定位和布局,共分为15个小的主题园,每个主题园具有各自的产业特色与种植要求。针对每个分区的特点,本规划均深入到详细规划的阶段(图4)。
4.2.3 景观设计
在生态农业观光园内,在核心区中央与商业服务设施附近,规划有绿化广场或硬质小品广场等标志性景观节点。考虑人性化要求,我们力求做到各绿化景观与周边场地及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在具体设计中,我们体现人工设计与自然景观的高度统一,在步行道上设置大小各异的滨水休憩广场。
4.3 生态优先的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控制,充分协调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逐步创造一个良性、高效的生态环境,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3.1 居民点控制
居民点控制措施有:鼓励通过土地整合,将园区内零散分布的村庄和企业,向区位好的地段集中,严禁在其它地段开发建设;同时,村镇建设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闲置土地,村镇建设占用耕地需办理《耕地占用许可证》;保护和改善村镇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污染;积极进行村庄土地复垦,拆除其中的旧房、危房,将所占土地和其他废弃地一起复垦成农用地;严格限制人均住宅用地面积,禁止和处罚超标用地行为。
乡镇企业用地避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土地资源的滥占滥用与闲置浪费现象。
4.3.2水系周边环境控制
规划中强调溪水周边的景观保护和水库风光带的利用,以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同时结合溪水,以疏林草坡、生态湿地的自然驳岸形态为主要特色。在园区中部现有的大面积生态园地中,采用水体穿行其间,使其两侧的果木花卉基地都得以倚于更优美的环境之中。这片生态景观园地能借此有利条件,引候鸟,如白鹭、野雁等前来栖息,形成充分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园地水路。这个中央水体绿色生态廊道将观光游览、居住、农业种植与自身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从而使游客可以充分获得高质量的自然环境。
4.3.3公路两侧的绿带控制
为了保证生态田园住宅的高档品质、避免张青公路的噪音、粉尘、视线方面的干扰和影响,在公路两侧规划各种植80m宽的混合林带,作为隔离保护屏障,使旅游环境达到安静、舒适、不受干扰的目的。
5 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比较分析,结合国内农业园建设模式的选择,笔者研究认为:从长远看,应注重农业的经济功能与生态、文化功能的完美结合,采取“三重功能”并重模式;从目前看,考虑到我国农业园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蕴藏特点不同,近期应以深化经济功能为主,兼顾生态和社会文化功能,走发展内涵挖潜为主、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开发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家界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可研报告,
[2] 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任务书,
[3] 吴人韦、杨建辉、农业园区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城市规划汇刊(J),2004(1)
[4] 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4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规划局
湖南大学建筑系
回复
4楼
空间意蕴的构成——长沙师范艺术馆设计
周湘华
--------------------------------------------------------------------------------
空间意蕴的构成
Composing of space meaning
——长沙师范艺术馆设计
周湘华
Zhou Xianghua
摘 要:本文通过长沙师范艺术馆的规划设计,探讨了设计时如何使建筑与环境交融对话,以及艺术类专业建筑如何体现学科特色营造空间氛围。
关键词:艺术馆;环境因素;方案比较
Abstract:Through the design of artistic building in Changsha institute of per-school education.This paper approaches the relation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 artistic building how to show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subject spatial implication of campus.
Key words:artistic building, surrounding element, compare plan
中图分类号:TU241.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5)04-0017-03
1 项目概况
1.1 背景研究
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即长沙学前教育学院),全国著名的学前师范教育院校、湖南省幼教师资培训中心。学院由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创办于1912年。学院原址在蔡锷北路荷花池,2003年9月主体搬迁到星沙,现有荷花池和星沙两个校区,校园面积460余亩,建筑面积近7万m2,教职工250余人,在校学生2500余人。主要面向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骨干幼儿园和小学培养高素质的优秀教师。徐特立公园是为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而建的一座纪念性公园。公园毗邻长沙师范学校、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为星沙生态公园,现改为徐特立公园,面向公众开放。而长沙师范学校艺术馆就位于徐特立公园内,学校将秉承徐老的崇高精神和教育思想,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通过艺术馆与公园的融合,以优美的环境和人文精神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操熏陶。
1.2 场地概况
拟建设艺术馆位于星沙徐特立公园东北角,目前场地位于规划路一侧,西侧为公园主体丘陵山地,高差约20m,南侧为拟修荷花池及徐特立纪念馆,北侧为高约10m的小山,山顶设有德馨亭,艺术馆占地2400m2,用地红线7570m2。总建筑面积为8000m2。
2 规划设计原则
由于项目选址和环境特殊性和功能重要性,因此设计确定了“贴近自然,融于园林,不求宏伟力争特色”的指导思想。
2.1 建筑设计符合公园整体规划布局,建筑单体与公园景观环境协调。通过艺术馆的建设,使公园更加充分体现其文化内涵及纪念教育意义。
2.2 通过建筑总体布局,形体组合和景观设计,形成融于环境,充满绿意的艺术馆。建筑体量宜小,布局宜散,通过园林式布局,掩映于绿树丛中,使各单体间干扰减小,动静分离。
2.3 场所感:艺术馆与公园景致相映生辉,既体现出时代脉络,又突出建筑的文化性、地方性,使之成为公园中的一个景点。
3 规划总平面设计
3.1 景观·建筑
环境设计是总体关系的设计,总体关系包含着建筑内外界面之间、建筑与场所之间的种种关系,如果能处理好各层次之间关系,就有可能形成良性的空间肌理形态,使建筑成为景观的一部分。设计中建筑单体总平面与公园总体规划协调,公园整体规划中山顶有一致高点,即体现徐特立先生高风亮节的师圣阁,因此建筑总体布局以轴线组织入手,以师圣阁为中心形成的东西向主轴及正对荷花池南北向副轴,通过轴线将人的视线通道与周围环境有机组合在一起,使公园的景观与建筑之间渗透融合,形成变化有序、层次丰富的建筑空间。而建筑门厅朝向内院落地窗、透明玻璃楼梯盒子以及各处挑阳台板均是建筑向外部环境相融合的处理手法,希望通过细致的规划与细部设计能深入到建筑的精神内部,并使建筑外层界面与周围环境交汇,形成独特的校园氛围。
3.2 布局·形态
建筑结构主义哲学,指出通过把建筑组织系统分析归纳,将其中错综复杂的要求与现象归结为基本单元组合,可以组合成多种可能性,这样就能使单体建筑通过规律性的联系组织,而不是简单罗列现象,而达到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平衡。因此如何寻找组织系统中的可变与基本不可变因素,通过整体的设计,并结合具体项目独特场所及空间意向来分析整理基本元素与动态可变元素的关系,从而融合激发出新的思路。根据建设方复杂零碎的任务书要求,设计方案进行了反复的比较论证。首先对具体复杂的功能要求分析整理概括,合并出的同类项目归纳出四类:A、教室;B、小空间琴房;C、平面方正的舞蹈教室;D、多功能演播厅,做为设计中四个基本功能单元,再通过可变化的连廊、楼梯间、门厅等交通功能空间进行连接组合,最后分析艺术馆建筑空间所应蕴含的情感与精神表达方式,拿出了三套讨论方案:
方案一:宁静规整理性的古典书院式组合。较规整的庭院式布局,屋面均为蓝灰色波形瓦,白墙,深色窗框,与公园纪念性环境协调。
方案二:通过灵活的空间布局,形成有艺术特质的艺术馆建筑,外墙以仿红砖的外墙砖与白色框架柱搭配,形成庄重、大气、典雅的建筑氛围。
方案三:以方与圆的庭院几何形构图,鲜艳色彩点缀,体现出艺术馆的突破传统,创新的活力特色。
经过对项目所在地徐特立公园总体规划的全面了解,并与艺术系教职工的反复座谈,并通过方案评价表(见表1):
给评价人填写意见然后综合考虑。总体构思充分考虑到纪念性公园的环境特征,建筑整体风格及氛围营造又应体现出艺术学科感性浪漫的特质,因此最终方案以方案二为基础进行综合调整,并解决了结构过于松散,流线过长的问题,形成了最终方案。建筑布局形式利用景观轴线与交通轴线,串联起规整的条式教学楼,形成稳定基本的组团空间形态,体块中再插入圆形的动态元素特征的多功能演播厅,体块间的半开合或围合的数个内庭院通过种植修竹安排景观雕塑,既满足了通风采光减噪的卫生要求,又形成了相对内敛与宁静,虚实空间互动的校园建筑空间。在此能够静静体味心灵细微的变化,又能够感受到外部形态的动态张力。
回复
5楼
4 平面设计
平面布局立足于流线组织和空间氛围表现,A区为音乐系美术系普通教室区,普通教室为7m×9m,四层带朝北天窗为美术系写生教室,层高3.6m;B区为五层琴房共300余间,每间3~4m2,层高2.7m;C区为12m×12m舞蹈教室,层高4.5m;D区为400人二层多功能演播厅,内空7.5m,各区之间层高不同、面积不同、音质要求不同,形成了诸多交通联系上不便与矛盾。设计通过仔细分析楼梯与走道的高差变化,来解决各区之间不和谐因素,形成通畅便捷的组织流线,并符合消防疏散要求,主要的中部交通轴不但将各个庭院串联起来,形成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而且与徐特立公园中的园林景致产生对话,此外,3.6m宽交通轴也形成了同学课间活动交流的场所,交通轴每二层在内庭院处设有两层高边庭,今后设置学生作品展览,使走道不仅仅是交通过道,更是展示与交流,形成能体验艺术氛围的积极空间。D区多功能厅因其大跨度、大空间使其与其他建筑不易上下叠加或结合,只宜并列,设计中通过轴线偏转,形成平面设计中活跃元素,多功能厅内部为达到良好音质,设计为扇形,后墙半径为24m。
5 立面造型设计
动静对比:艺术馆在中等师范类学院中是最受关注,重视的建筑。立面造型是否能体现艺术系的特质成为学院焦点话题,通过对人流主入口方向的确定以及建筑在街道转角形态的处理,立面造型结合平面功能,形成动静对比。即整体一致的大面积规整立面,与重点处理的多功能厅造型形成对比,圆形多功能厅外部构成因而成为立面造型中的活跃元素,点睛之笔。
虚实相生:顶部两片高低相对错落的弧形玻璃体,与中部高耸的圆形舞台顶部,形成空间中舞动的太极图案,暗喻舞蹈的动势,而嵌入透明点式玻璃幕墙的文化墙,又自然形成主入口的视线导向,并点明艺术系的主题。建筑外墙以仿红砖外墙面砖与灰白色色块组合搭配,形成庄重、典雅的校园氛围。
6 室内设计
6.1 多功能厅、琴房音质设计:
6.1.1 多功能厅
a)使用功能:多功能厅要满足音乐厅、剧场、电影院、演播室等多种使用功能,而每种功能所要求的声学设计均不相同。如音乐厅一般每座容积8~10m3/座,尽量少用或不用吸声材料,舞台后要设音乐罩,混响时间一般1.7~2.1秒,而电影院每座容积为3.5~5.5m3/座,混响时间要小,为1.0秒。因此多功能厅在二次装修时应着重考虑内部吸声及容积可调控,以满足多种使用功能。因主要使用为音乐厅,建筑容积取平均值为8m3/座,室内容积为3200m3。混响时间通过内部可调控装饰板控制。
b)建筑隔声:外围护采用双层墙。入口处采用双层门设声闸,内饰强吸声材料。
c)建筑剖面:舞台台口高6m,舞台有11m(深)20m(宽)×16m(高)乐池深1.75m,约220m2。
d)观众席400人,视线设计隔排升起0.12m,座位错排。
6.1.2 琴房
每间约为1.8 2.4m,面积约4.0m2,均为小型琴房,中频混响时间为0.45秒,因此采用不规则室形以明显改善驻波现象。墙面一侧设吸声构造,25mm厚玻璃棉板,外罩吸声板。钢琴位置设软垫,门窗采用简易隔声门和双层玻璃塑钢窗。
6.2 舞蹈教室
舞蹈教室尺寸经过多方考虑论证,确定为12m×12m,层高4.5m,但是如果设计为井字梁板结构,梁高约400mm,会减少室内净高,影响舞蹈排练。结构设计通过比较采用了“蜂巢”型空腹楼板,既加劲肋现浇混凝土双向空心楼板新技术,板厚约300mm,有效解决了板底不平整问题,以及实心板隔音问题,实际效果良好。
7 结语
长沙师范艺术馆的方案设计,经过了与建设方多轮次的讨论与方案比较,每一次的思想碰撞又使方案更趋完善,而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又根据建设方意见进行了调整与深化。通过本项目的设计,设计者深感有如下体会:
1) 必须充分体察周围环境场所特征,注重建筑与环境和谐统一,才能深刻挖掘建设项目所涵含的人文特色。处理好建筑界面色彩与肌理关系以及利用庭院的层次感,可以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体现出校园建筑精神层面内涵。
2) 项目使用者在项目开始实施之初,概念模糊,可以通过调查表的方式理清思路。并通过逻辑理性的分析,在复杂的设计条件中寻找规律性元素,最终推导出满意的结果。
3) 项目功能的特殊要求对构造细部提出了更高要求。完善的内部装修以及结构构造设计,使建筑不仅仅满足使用者的审美需要,更有利于形成整体完善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刘先觉编著.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项端祈,王峥等著.演艺建筑声学装修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建筑系
回复
6楼
彰显完美个性 体现地域特色——解读东莞丰泰裕田花园设计
常菊霞
--------------------------------------------------------------------------------
彰显完美个性 体现地域特色
To show perfect selfhood,to exhibit area characteristic
——解读东莞丰泰裕田花园设计
To unscramble the design of Fengtaiyutian garden of Dongguan city
常菊霞
Chang Juxia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裕田花园的设计,探讨建筑设计与环境关系的处理
关键词: 建筑;环境
Abstract : By introduction of the design of YuTian Garden, explode how to manage the design of architecture and enviroument.
Key words :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回复
7楼
中图分类号:TU241.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5)04-0016-01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突出而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居住小区不断涌现,在城市、在市郊、甚至于乡村,随处可见大兴土木的景象。
物质水平提升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在城市,人们已不满足过去那种只要有地方住就行的居家态度,对于居住环境的考虑,也成为人们选择居家场所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就给开发商和建筑设计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所设计的广东东莞丰泰裕田花园正是在此背景下建设的。
总体规划——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
丰泰裕田花园位于虎门镇以东与长安镇交界处。北临广深高速公路,南临约30公顷水面的横圳水库,西临107国道,用地现状为小山丘及鱼塘。
综观用地状况,有山有水,个体位置相对隔离于外界,实为休闲、居住的佳处。
如何利用自然的山水环境,如何使设计的建筑个体与自然结合统一,成为本项目设计的着力点。最终想达到建筑个体能让原始的环境注入崭新的活力;同时山水相济的环境也让个体的建筑成为与众不同,令人向往的圣殿。
语云:仁者居于山,智者居于水,每个人对环境的感受都会有各自的体会。
总体构思中将别墅位于地块南端沿水面布置,得水;住宅位于地块北端随山势布置,得山;度假酒店位于西南之偶,近可亲水、远可眺山、山水兼得矣。
智者、仁者、山亦、水亦,人与环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本地区气侯环境为亚热带气侯,与之相对应的单体建筑,人文景观始终融会贯穿东南亚风情。
在靠近广深公路北端设置以绿化为主的噪音隔离区,设置露天停车场及部分运动设施,山顶设小区公园及观景亭。
道路交通方面,考虑目前交通量主要来自西南侧107国道,故此将小区主入口设在西侧,在靠近广深高速公路的北端设置次要入口。小区道路沿地势而布置,形成环形路线,将各功能区联为一体,依据使用效率采用环路主干路与各尽端支路相结合的形式,主干路断面宽7m,双侧2.5m宽人行道,支路路面宽5m,人车合流。
值得一提的是另外为方便度假入住酒店客人的方便性,特在107国道与酒店之间隔水设置虹桥连廊,加强引导性和标识性。
停车方面沿交通线路就近设置露天车库,架空车库,地下车库等,另一方面结合住宅建筑的地基处理,利用山势高差设置私家车库。
单体棗彰现完美个性,体现地域特色,享受山水景致。
1 酒店
酒店区用地约4.2万m2,依山傍水。以八角形大堂为中心,中心以北为餐饮区及健身运动区,功能分区非常明确。客房区有良好景观及朝向,又相对独立安静。健身中心要与居住区共用,设置于最北端,相对独立于酒店主体以外,用连廊与酒店相连,这样既满足酒店客人的使用,同时又不至于向小区开放时对酒店造成太大的干扰。
餐饮是本酒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大型宴会厅、有各种中西餐厅,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同时就餐,人流巨大。本方案一方面在北侧单设一个小型的入口,还在竖向上与酒店大堂分开。特地在14m标高的入口层,单独设置了餐饮部分的人行入口,大量的餐饮人流可以不经过酒店大堂,直接进入并通过电梯直达各层。酒店景观标志塔高耸于中部,统邻全局而富于识别性。
酒店依山而建,有开敞及半开敞的院落,有美伦美奂的室内通廊,有气势宏大的酒店大堂,有飞架于泳池水面的餐厅,有连接湖面的天桥。
2 住宅
根据东莞亚热带气侯特点,以及当今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开敞的大厅、大房、大面积窗及百叶的运用,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住房大堂设计结合架空层,适当放置造型拙雅的陶罐,盛种热带植物,营造浓郁的热带情趣。
在立面设计方面,对传统的坡屋顶加以变化,不但是形式上回归自然和传统,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自然通风,节省能源。屋顶变化错落有致,形式协调统一。立面细部处理简洁而富于热带气息,通风栏杆,浮雕、挑檐、百叶窗、热带符号的应用,使建筑特色更具有地域性。
3 别墅
每栋别墅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临水、依地势而建,使每一幢别墅都有至佳无上的景观和朝向,充分显示别墅的高贵和气派。所有厅房都直接面对湖景,造型新颖独特,富有异国风情。
作者单位: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回复
8楼
丘陵地区校园特色的缔造——以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园规划为例
郑卫民 蒋 刚
--------------------------------------------------------------------------------
丘陵地区校园特色的缔造
Creating campus in hilly region
——以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园规划为例
——With the planning Characteristic of YiYang medicial college
郑卫民 蒋 刚
Zheng Weimin Jiang Gang
摘 要: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园规划,高度重视丘陵地区的地形特征及生态环境问题。以“科技+人文+生态”为主题,保留自然山体、水体,通过三纵一横的轴线,将各功能组团有机融为一体。构建“一心、四轴、七区、多链”的规划结构。
关键词: 生态;丘陵校园规划;用地坡度;自然山体
Abstract: The planing抯 cha-racteristic of YiYang medicial college is cience and technology humane environment. It is highly valued the topography of hills,which contains natural hills and waters.The planning even combines all functions with a entirety,of which designs a structure of one center,four axes,seven regions,multiple chains .
Keywords: ecological,camp-us planning for hills regions, gradient of land used, natural hills
中图分类号:TU2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5)04-0010-03
1 项目背景
为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加快益阳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湖南省益阳市因医专现状用地无法适应发展需要将益阳医专搬于梓山湖以东地段。2004年5月,益阳医专邀请全国三家甲级规划设计院参加本次项目规划设计投标,经省内外9位专家的评审,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所提交的方案以“充分利用现状自然生态环境,多学科的交叉,建筑轴线鲜明,景观优美”的特色一举中标,被选为实施方案(图2)。市政府拨给益阳医专用地508亩,规划在校生规模6000人。
2 现状分析与用地条件分析
2.1 现状分析
新校区山清水秀、地势起伏,自然山体植被良好,环境无污染。地块内杂居村民不多,拆迁量少,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为创造生态型园林校园奠定了基础。
2.2 用地条件分析
利用GIS相关软件对地形地貌进行多方位的分析,是本规划的重要技术手段。本规划侧重选取坡度、坡向、地形排水四项因素作为评价分析的依据(图1)。
图1 现状地势图
2.2.1 用地坡度分析。在新校园约508亩的用地中,49%的用地坡度小于15%,约251亩;21%的用地坡度介于15%~30%,约104亩;30%的用地坡度大于30%,约153亩。
总体评价:本项目用地坡度较小,其中约30%的用地不适于工程建设,其余约21%的用地要做较大的工程措施处理。适宜建设用地占49%,约为251亩。
2.2.2 地形坡向分析。本项目用地为丘陵,坡向对建筑布局有一定影响。按照四种坡向优劣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南、北、东、西。经分析,本项目用地约12%朝南,55%朝北,因而总体规划重点考虑北、南坡向的布局问题。
2.2.3 视觉景观分析。用地内有两座70m高的山头,视野开阔。用地整体东面比西面高,北面比南面高。沿山沟和山脊自然形成景观轴线。
2.2.4 用地排水分析。新校园的用地特点形成了北往南排水,东往西排水的基本格局。建筑布置需考虑防洪排涝的问题。
回复
9楼
3指导思想
3.1 尊重自然生态,保留大面积的自然山体,营造水景,采用相对密集型的建筑布局,高效率地利用适建用地,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创造园林式的生态校园。
3.2 顺应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特点,校园整体规划应立足当今,面向未来,采用时代的、高科技的建筑语汇,适应未来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3.3 规划体现科技+人文+生态的办学特色,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补,艺术与哲理的和谐。
3.4 规划设计要满足分期建设的可行性与整体环境统一性,突出校园的整体性,兼顾分步建设。第一期建设相对完整,后期建设尽量减少对学校正常运行的干扰,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建筑高度,体量色彩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大学园区环境的协调统一,合理组织空间,形成和环境相适应的肌理,营造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环境。
4 规划设计理念
4.1 尊重历史文脉
整个校区的布局形态采用组团布局方式,通过三纵一横的轴线将各功能组团有机融为一体。而这一布局形式和校园周边的城市布局的形态相吻合(如与城市学院融合)。同时通过轴线的应用,能巧妙的将周边山水风光引入校园,强化生态要素,体现山水城市的特色。
4.2 人文理念,“百年树人医德为先”规划上,空间南北主轴贯穿了校园主要入口广场和主体建筑。从校园大门开始的序列空间营造德育气氛,广场、绿化带、旗台、主教学楼、图书馆的工整布局将校园主体空间依次展开,东西向步行为主的功能辅轴的教学楼为标志性建筑。整个校园气势宏伟,体现了医科学校应有的大家风范。
同时,在空间的营造上,本次规划采用形态借用的手法,着力表达了崇高医德在具体空间上的落实,从而使得德育无处不在,整个校园就是大的人生课堂。自然蕴育了人,人与自然相协调,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同时又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主要形态借用手法有:
爱心红十字:南北主轴和东西次轴着力营造不同的校园氛围,两条轴线在图书馆前的天使广场交汇,成十字形态,在天使广场中心建一“十字形”浅水池,借喻“爱心红十字”,构成了该校园规划最主要的轴向活动空间。
四心同德:医生被人们美誉为“白衣天使”,这是全社会对医学工作者的集体尊重。好学肯钻、细心、爱心、责任心也是一个医生工作者最主要的职业素质。本次规划在核心区将“天使广场”由四个“心”形组成,分别代表着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督促学员在勤奋刻苦努力的同时,为学科进步贡献力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各种精神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
中国传统的五行元素
中国传统的五行元素体现了自然万物的循环变化,这种循环变化表述为“阴-阳”的自然运动,这种能量运动就像五行元素:金、木、水、火、土本身的特性一样,它们各自并非以实际的形式存在,而是表达了自然轮回中以不同的形式不断转化,在不断的从无极到太极的变换中相互作用,彼此抵消,无始无终的循环。
本次规划中,天使广场就是“火”,由“心”组成,象征着仁爱。校园环道形似“肝”,为“木”象征着生长、无穷的生命。运动场——学生休闲、娱乐、运动的地方,充满着生气活力,如同人的“脾”,为“土”,象征着生命。两座保留的自然山体,赋予着大自然的清新和纯洁,如同人的双“肺”,两个保留的小水塘如人体之内的“肾”,为“水”象征和意味着滋润。
4.3 生态理念,“青山绿水,生态校园”
校前开阔的活动区域绿化相互结合,中间建筑群体与背景青山的契入关系,共同构成了山水校园的和谐风貌。
4.4 经营理念,“资源共享,弹性操作”
对内,将公共服务的基本设施组织在学生最容易到达的轴线空间上,以方便对学生的服务;对外,在主要街面上布置外向性较强的医院,餐饮科研,以方便与社会的交流。
回复
10楼
5 规划布局
5.1 空间结构
本方案的规划设计中采用“七区同心”布局模式形成“一心、四轴、七区、多链”的规划结构(图3-4)。
5.1.1 七区同心:在本次规划中,我们在核心区的中心部位,也就是图书馆与教学楼的交汇处布置一个核心广场——天使广场,由四个“心形”和“十字架”形组合而成。成为整个校区的“极点”,在其四周分别是附属医疗区、教学实验区、学生生活区、综合服务区、自然生态区、行政办公区、体育运动区。隐喻作为天使的医学工作者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应具备的四个基本职业素质:悬壶济世之心、妙手回春之术、求知若渴之能、为医重德之贤。
5.1.2 “一心”。即人文景观核心区,指位于校园中心的主题广场棗-天使广场。
5.1.3 “四轴”。指纵贯中心广场的生态轴,横穿中心广场的文化轴,纵贯西边教学实验区及附属医院的科技轴,横穿生活区的生活轴。
5.1.4 “多链”。结合功能组团布局以及交通道路的布局形式,在校区内依托道路绿化和建筑间的开敞空间,形成以线形为主的绿化开放空间带,以这些绿化开放空间带为基础,形成网状的空间体系。
5.2 道路交通系统分析
校园交通组织遵循“人车分离,步行优先”的原则,创造了舒适、宜人、安全的学习环境(图5)。
动态交通:整个校园的车行交通系统通过单环进行交通组织,连接各大功能分区。既保证各功能组团对交通服务的不同需求,又使得校园内部环境保持纯净。
根据“步行优先”的原则,在校园中心区域结合景观、轴线布置步行道路。校内、外主要人流沿“生态轴和文化轴”两条轴线引入,在中心天使广场集散,同时方便课间大量学生流的移动。沿山和湖布置曲折蜿蜒的休闲步行小径,为师生提供“交往空间”。
静态交通:为适应未来汽车普及的趋势,以及教育社会化和终身化趋势,规划借鉴了国内知名校园的规划经验。充分考虑了汽车及自行车的停放问题。在校园主入口两侧,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等处布置相应数量的停车场地。在体育场、附属医院等大量人流集散建筑附近,布置较大型的停车场。
校园共设四个出入口。 1)主入口:在迎宾路上设置学校礼仪性主出入口,校园出入口由宽敞的绿化带引导,进入到校园环形车行道及校园主要步行系统,以天使广场及图书馆为背景。 2)交通性出入口。设置在校园西侧的银城路上,解决整个校园的车行交通。 3)生活性出入口。在校园北侧紫竹路上设置生活性出入口,临近校园的学生生活区。 4)在东侧街坊路上设置一次性出入口。
5.3绿化景观系统分析
本次规划校园的绿化景观系统形成“一核、一环、两山、两轴、多点、多链”的总体规划结构。(图6)
一核:指位于校园核心的天使广场,由自然山体,图书馆、教学楼围合而成,主题雕塑-白衣天使成为校园标志,同时构成纵横两条主轴的景观高潮。
一环:指围绕校园周边的绿化环,将绿化展示在城市道路旁,突出生态特色,美化城市街景。
两山:指天使广场周边保留的两座自然山体。是校园制高点,突出自然生态特色,形成整个校园的绿肺。
两轴:一是横穿东西的人文主轴,该轴以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医学发展史为规划线索,形成一条具有纪念意义的人文景观轴线。二是纵贯南北的生态主轴,该轴通过中央“十”字形喷泉、绿化及两旁行道树、自然山体突出生态主题。
多点:即指各个组团内部形成的景观节点,组团内通过建筑间的空间组合,以及相关的场地塑造,形成各个组团内部具有特色的开放空间,同时结合绿化的设计形成各组团内部的景观节点。
多链:即指校园内形成的开放空间轴和绿化景观链,通过开放空间轴,既可丰富校园内建筑的空间效果,还可把绿化景观引入各个组团,使绿化景观得以渗透。
5.4 功能分区分析
校园分区依照“相对独立、集中布局、方便联系”的原则,将校园分为八大分区(含校园核心区)。
核心区:由天使广场、图书馆、综合教学楼、园林小品等组成,形成深具人文与自然气息的校园中心,突出四心同德的主题。
教学实验区:位于校园西南侧及校园天使广场东部,由教学楼、实验楼等组成,建筑成院落式和错列式布局。
体育运动区:位于校园东南侧,基于体育运动区的使用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区布置,方便使用,其建筑造型采用现代风格,通过具有动感之神韵的曲面变化建筑造型,突出运动区之特点。
学生生活区:安排在基地东北侧,建筑布局遵循组园——小院落的空间组合方式,营造富有人性化的生活环境,
同时遵照生态轴的方向发展,以与环境求得统一。
行政办公区:为了便于管理,将其布置在南入口处,既有利于对内管理,又利于对外联系。
自然生态区:指位于教学实验一区与核心区之间保留的两处自然山体,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登山、观景、晨读、交流、休闲的场所。为校园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
附属医院区:位于校园西北角,临近银城路,既方便对外社会医疗服务,又方便学生实习。
6 建筑设计
6.1 组群式校园建筑
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与医专整体考虑造型,共同营造统一的室外环境,从单体到环境均能融为一体,共显组群之整体气势。
从规划到建筑自始至终贯彻的思想就是建筑不与整体争锋,而与群体协调,不破坏整体布局之美。
舒展而整体的形体关系与山之走向融合,共生共融,达到关系的和谐。
遵循共同的脉络肌理-组群布局,组群建筑与连廊建筑平面方式互为交错,求得丰富的空间效果。
6.2 建筑风格与造型
教学楼、实验楼在建筑风格上追求简洁大方,外立面采用错落布置,柱子凸出墙面,楼梯间凸出墙面及伸出屋面,外墙采用浅白色环保涂料,楼层灰色分隔线丰富了立面效果。底层部分以下外墙采用麻石,连廊和构架采用白色涂料饰面,与底层外墙产生强烈质感的对比,活跃了建筑物,同时与青山绿水校园环境协调。
建筑立面造型力求新颖大方,富于时代精神,并体现高校建筑的特点,设计强调体块的组合,注重虚实对比,通廊与庭院的有机组合。在立面上不作过多的装饰,适当运用构架,并结合材料、色彩、凹凸、细斜线条划分造型因素,创造出一个既端庄典雅,又活泼生动的现代化高校建筑形象。建筑造型特别注意南、西面的处理,利用构架和通透的连廊创造连续而流动的室内外空间,打破功能单一的教学建筑乏味,丰富城市街道景观(图8-12)。
7 结束语
与丘陵地区其它很多坐落在山水之间的新建校园一样,益阳医专新校区用地有充足的自然环境因素。在规划中,我们力图突出生态化、园林化、信息化、人文化的建设主题。体现多学科交叉的规划设计理念。从整体布局、空间组织、建筑形式、环境品质等多方因素的把握,力求具有标志性和独创性,具有强烈的自身特色和风格。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回复
11楼
何以愤怒?——与建筑大师彭培根对话
王文清
--------------------------------------------------------------------------------
何以愤怒?——与建筑大师彭培根对话
本刊特约记者 王文清 摄影:刘刚 图片提供:大地建筑事务所(国际)
中图:TU-91 文献:E 文章编号:1008-0422(2005)04-0001-03
我为什么要呼喊?因为我愤怒?我为什么会愤怒?因为我爱这块土地!
为建筑界乃至公众所认识的建筑大师彭培根相比之下更像一个坚韧的斗士。在反对国家大剧院、北京奥运会主体场馆、CCTV新大楼设计方案的“战斗”中,加拿大籍建筑大师、清华大学教授彭培根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的专家学者之一。
老革命家陶铸的女儿、中国市长协会秘书长陶斯亮女士是这样评价她的老朋友彭培根的“他很像那位古道热肠的、一心替天行道的极为执着地与风车进行搏斗的古代武士唐·吉柯德,我先生就戏称他为‘彭·吉柯德’!”
彭培根教授祖籍长沙,虽然是在台湾成长,并长时间工作定居在国外,但湖南人的“辣椒性格”却是异常鲜明。犀利、爽朗、热诚的彭培根像火一样,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趁他回长沙扫墓讲学之机,本刊记者与这位敢于直言,对祖国有着炽热感情的建筑大师进行了深入地对话。
“掀掉臭蛋的顶!”
“现在我主张把它掀掉,那一块地方最好建成绿地或公园!”虽然倍受争议的国家大剧院不顾140多位院士和114名知名建筑师的两份联名反对,还是“生米做成了熟饭”,但彭培根等专家学a者仍旧坚持着他们的行动。
“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大鸟巢的顶已经被掀掉了,我们下一步将联合起来把国家大剧院的顶掀掉”。
有着巨大的穹顶的国家大剧院,彭培根称之为“外太空掉下来的杂种和臭蛋”。因为这个大顶,观众厅等必须安排在地面下的7至10m处,彭培根说有情况时尽管也有逃生之路,但要跑250m,比从地面直接逃生要慢好十几倍的时间。紧急情况分秒必争,有时仅差一分钟就可能要人的命。国家大剧院四周的水面也存在安全隐患,“万一来个三四级的地震,水下的玻璃通道震裂,地下的六七千观众都要从水里钻出来才能逃生,万一有失误、没有任何人能负得起责任。更为明显的是这个建筑完全破坏了它周边的文化和视觉环境,与古都北京的文化传统格格不入。”
在彭培根看来,大型的公共建筑不能把一个新试验品直接拿来就用,这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定要从小到大,多次论证多次改进,确实非常安全了,才能拿来用。2008北京奥运主体育馆“鸟巢”以及国家大剧院都应这样。
随着2004年5月23日安德鲁在法国设计的戴高乐机场候机厅突然发生坍塌,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的安全性再一次被各方密切关注。彭培根作为5年前最强烈反对安德鲁设计方案的建筑学专家之一,又一次站到了质疑和抨击的最前线。
“国家大剧院为什么在包括周干峙两院院士在内这么多建筑学家的反对声中仍能建起来,等我70岁写《神州三十年—酸甜苦辣》的时候,会揭露一些内幕。”但他说那个决定和中央领导人无关,是中层次的人员黑箱操作的结果。彭培根,就是这样的不屈不挠。
“应该被绞死的建筑师”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