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水利专家名录之一
hm4215688
hm4215688 Lv.3
2006年08月28日 16:19:22
只看楼主

论文简介: 当代56位水利专家名录! 附件名:20058121123813105024/1.htm 文件大小:131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论文简介:

当代56位水利专家名录!



附件名:20058121123813105024/1.htm

文件大小:131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leiweipeng2006
2006年12月09日 20:58:07
2楼
朱伯芳院士 简历、科技成就、论著目录
简历



--------------------------------------------------------------------------------

朱伯芳,男,1928年10月17日生,江西余江人,汉族,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1951年~1956年,参加治淮工程,先后参加了安徽佛子岭、梅山、响洪甸三水库的设计,任技术员、工程师、坝工组长。
1957年~1969年,在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任工程师、组长,从事混凝土高坝研究,在我国开辟了混凝土温度应力、混凝土徐变理论等新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
1969年12月~1978年,在水利电力部第十一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大队任工程师、组长,研究了三门峡大坝改建的温度应力问题,从70年代初开始,积极推广有限单元法。
1978年12月~目前,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研究室主任、兼任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84年被授与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从1976年开始,在我国开辟了拱坝优化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建立了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著书6本,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30余篇。
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土木与结构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曾任中国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曾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授。
现任土木工程学报、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及应用、水力发电、基建优化等杂志编委。
先后十余次应邀到国外讲学和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获奖情况

--------------------------------------------------------------------------------

1956,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因坝工设计创新)。
1982,以“水工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一获奖者)。
1984,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
1988,以“找坝优化方法、程序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者)。
此外,获水利部、电力部一、二等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5项为第一获奖者)。
科技成就



--------------------------------------------------------------------------------

朱伯芳参加我国第一批三座混凝土高坝的设计,为我国从零开始,掌握现代混凝土坝设计技术作出贡献。在我国开辟了混凝土温度应力、混凝土徐变理论、拱坝优化、仿真分析等新的研究领域。在我国积极推广有限元方法,成绩显著。
一、现代混凝土坝设计技术

他参加了我国第一批混凝土高坝设计,为我国从零开始掌握现代混凝土坝设计技术作出贡献,并有所创新。
1949年以前,我国只有一座日本人建造的丰满重力坝,没有自行设计的混凝土高坝,1951年~1956年,朱伯芳参加了我国第一批三座混凝土高坝??佛子岭连拱坝、梅山连拱坝、响洪甸拱坝的设计,并任响洪甸坝工组长、佛子岭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混凝土高坝,梅山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连拱坝,响洪甸是我国第一座混凝土拱坝,在汪胡损、曹楚生的领导下,朱伯芳与裘允批、周允明、薛兆炜等一道,通过这三座坝的建设,掌握了现代混凝土高坝的一整套设计技术,并有所创新,例如,他早在1952年就提出根据不同应力水平在坝体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混凝土标号(过去国外全坝采用统一标号),节省了大量资金,1953年他提出变厚度支墩坝的应力分析理论解法,1955年他提出了有热源水管冷却解法及浇筑层水化热温升理论解,由于他在设计工作中的成就,1956年当选为安徽省先进工作者。

二、混凝土温度应力

温度应力是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的一个关键问题,1955年,他在国内首先开辟了这一研究领域,人们过去对温度应力的认识是很浅的,他从一个高起点进行研究,发表了几十篇论文,阐明了混凝土温度应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混凝土浇筑块、基础梁、重力坝、拱坝、船坞、孔口、库水温度、寒潮、水管冷却等一系列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其中9项已纳入我国重力坝、拱坝、船坞、水工混凝土结构等设计规范。
以他本人成果为核心“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一书(75万字)是大体积混凝土方面的重要著作,获国内外广泛好评,1991年日本建设省大坝中心已将此书全文译成日文。
他以“水工混凝土温度应力研究”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此后,他又继续在温度应力方面发表论文20余篇,对通仓浇筑常态混凝土重力坝、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碾压混凝土拱坝的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于1999年出版了专著“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115万字)。

三、拱坝优化

体形设计和基础处理是拱坝设计的两个关键问题,拱坝体形设计比较复杂,过去主要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和反复试算,设计一个拱坝体形一般需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时间,效率低,又不经济。他在我国开辟了拱坝优化研究,使这一局面有所改观,现在用优化方法设计拱坝体形只需3~5天,一般可节约投资10~25%,效益显著。
拱坝优化问题难度较大,国外至今仍停留在研究阶段,未能实用化,他已把拱坝优化完全实用化:(1)他建立了合理而实用的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实际工程中的各项因素,使优化结果既经济又切实可用。(2)他提出了一整套有效的解法,如内力展开法,比国外方法快8~10倍。(3)他提出了拱坝动力优化方法,可在优化中考虑地震荷载。
拱坝优化已先后应用于近百个实际工程,节约了大量投资。他们优化的瑞洋拱坝是世界上第一座用优化方法设计的拱坝,节省30.6%,已于1988年竣工,运行良好,被评为优秀工程。
他们对拱坝优化,从数学模型、求解方法到工程应用,各方面都领先于国外,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国家科技攻关鉴定结论)。“拱坝优化方法、程序与应用”于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列为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
过去设计一个拱坝体形一般需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时间,现在只需3~5天,除节约10~25%外,还可由计算机自动绘制有关图纸,使我国拱坝设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混凝土徐变力学

实际工程结构绝大多数为非均质结构,其徐变影响问题过去一直没有解决,他提出并证明了非均质弹性徐变体的两个基本定理,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提出的弹性徐变体有限元隐式解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他还提出了混凝土弹性模量、徐变度、应力松弛系数等计算公式,均为我国新编水工混凝土结构规范所采纳。
此外,1960年他提出计算岩基内地下结构山岩压力的新的思路和方法,即考虑岩体蠕变和地应力计算山岩压力的方法,比国外早四年,目前已是广泛接受的方法。可惜该论文1960年在三峡科研会议上交流后,收入水科院论文集,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拖至1965年才正式出版,正式发表时间反而比国外晚了一年。

五、在逆境中研究推广有限单元法

十年动乱期间,水电科学院被撤消,他被下放到黄河三门峡工地。当时既没有科研设备,科研任务也很少,住在土坯砌筑的简易工棚中,连炊饭用煤都要自己拉板车到几十里外的三门峡市去购买,工作上无事可干,生活上相当艰苦,在这种困难条件下,他并没消沉下去,而是联合宋敬廷同志,把当时国外刚兴起的有限单元法引进到国内来,并提出了几个新的算法,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编制了我国第一个不稳定温度场程序、第一个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程序、第一个弹性厚壳程序等5个有限元程序,为三门峡改建、乌江渡、葛洲坝、朱庄、龙羊峡等水电工程提供了大量计算成果,并出版了“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一书,获广泛好评,为我国推广有限元方法发挥了较好作用。

六、混凝土高坝仿真分析

早在70年代初,他首次用有限元方法对三门峡重力坝底孔段进行二维仿真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得比较好,混凝土高坝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是十分困难的。近年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计算方法,包括仿真并层算法、并层坝块接缝单元、应力场分区异步长算法、温度场分区异步长算法、水管冷却等效热传导方程等,使这个难题得到了解决。

七、面向经济建设,解决实际问题

建国初期他参加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等工程的设计,1957年调到水科院以后,先后承担了三门峡、新安江、刘家峡、隔河岩、李家峡、拉西瓦、小湾、溪落渡、三峡、龙滩等一系列大型水电站的科研工作,急工程之所急,针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从实际问题中进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他的特点是,面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孜孜不倦,进行研究,五十年如一日,取得了一大批既密切结合实际,又在理论上有所创新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回复
leiweipeng2006
2006年12月09日 21:08:23
3楼
曹 楚 生
曹楚生院士1926年生,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教学工作,从事厂房、桥梁等设计工作,在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他工作务实,长期在第一线从事具体的设计工作,在各种大坝的设计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几十年来,曹楚生院士主持设计了大批的水利工程。50年代,他在汪胡桢老工程师的主持和指导下,负责佛子岭连拱坝设计、磨子潭双支墩大头坝和响洪甸重力拱坝,这三种坝型各具特色,国内都是第一次建造;60年代,他主持设计了黄河上第一座发电的水电站——盐锅峡水电站;70年代,我国的第一座大型碾压式堆石坝——碧口大坝也是曹楚生院士负责设计的;80年代,他设计了潘家口工程,其中带宽尾墩的溢留坝属国内首次采用,其厂房系我国第一座大型混合式蓄能电站。为了适应供水需要,水头变幅极大,采用了可变频——变速运行的变速机组,下池左岸中立坝采用具有抗渗和抗冻性能的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坝,这些在国内均属首创。曹楚生院士结合工程实践,转写了坝工设计地震应力、坝基 稳定和处理等方面的论文20余片,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的部分内容,编写了《中国水利》中《中国坝工》一章。他在水工结构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就,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回复
leiweipeng2006
2006年12月09日 21:13:47
4楼
6、陈肇元院士简介
陈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浙江宁波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现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防护工程分科学会副理事长,土木工程学报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木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职。长期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爆结构、防护工程设计理论、建筑物实际工作性能评估、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防护工程及高强混凝土结构研究中取得显著成果。结合重要国防人防工程,完成大量科研任务并取得系统成果,许多纳入国家设计规范或用于重要工程,在爆炸引起城市灾害预测方面也取得领先成果。
陈肇元院士主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领域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并负责主编高强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规程。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国家教委、国家人防委、国家建设部、建材部等部门奖励 。1984年获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 ,并曾获国家建设部、国防科工委、国家人防委、北京市分别授予的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或奖状。撰写专著六部,科研论文报告近200篇。
回复
jsly_jw
2006年12月14日 10:05:20
5楼
真牛人也,从哪儿挖来这么详细的资料啊?佩服,佩服!
回复
xuaqu@co163
2006年12月18日 10:28:14
6楼
向前辈们致意,向收集资料的楼主敬礼,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啊
回复
lcbwyy
2007年01月09日 08:55:41
7楼
哈哈,楼主厉害,不过不全呀,继续努力发。
回复
dflcollin
2007年01月09日 11:13:28
8楼
怎么没有罗启北教授呀.
回复
shengcai0909
2007年01月24日 17:38:20
9楼
很好,遗憾的是不是很全
回复
fangchong888
2007年04月11日 23:08:26
10楼
黎展眉,高级工程师。酷好诗文,有作品在报刊发表,并有少量入选《当代诗词选集》等书。
回复
wooshen
2007年05月26日 23:24:22
11楼
向前辈们致意,向收集资料的楼主敬礼,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