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用的小水电自动化技术
rxb01
rxb01 Lv.7
2006年08月19日 21:42:39
来自于机电设备
只看楼主

一、小水电自动化的特殊要求 小水电自动化,是改善电站运行条件,提高电站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小水电搞自动化要比发达国家难得多。它要更多的考虑价格因素、适应运行人员的知识水平、经济效益等。这就要求小水电自动化技术要简单、可靠、实用。 这里简单有两方面的含义: 1.设备简单。中国小水电自动化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继电器常规自动控制系统、中期的晶体管集成电路控制系统及目前的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三个阶段。由于继电器和晶体管集成电路控制系统都存在着元器件多、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灵活性差的问题,相继被淘汰。在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应用于大中型水电站的时候,小水电自动化也随之得到发展。但是由于早期计算机芯片价格比较高,再加上设计理念基本上是仿照大水电的模式,使得整个控制系统既复杂价格又高,在小水电打不开市场。近几年,由于计算机芯片的大幅度降价,更主要的是小水电自动化理念跳出了大水电的框框,有了自己的特色,设备不断简化,价格也大大降低,小水电自动化得到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

一、小水电自动化的特殊要求
小水电自动化,是改善电站运行条件,提高电站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小水电搞自动化要比发达国家难得多。它要更多的考虑价格因素、适应运行人员的知识水平、经济效益等。这就要求小水电自动化技术要简单、可靠、实用。
这里简单有两方面的含义:
1.设备简单。中国小水电自动化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继电器常规自动控制系统、中期的晶体管集成电路控制系统及目前的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三个阶段。由于继电器和晶体管集成电路控制系统都存在着元器件多、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灵活性差的问题,相继被淘汰。在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应用于大中型水电站的时候,小水电自动化也随之得到发展。但是由于早期计算机芯片价格比较高,再加上设计理念基本上是仿照大水电的模式,使得整个控制系统既复杂价格又高,在小水电打不开市场。近几年,由于计算机芯片的大幅度降价,更主要的是小水电自动化理念跳出了大水电的框框,有了自己的特色,设备不断简化,价格也大大降低,小水电自动化得到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
2.操作维护简单。由于小水电位于偏僻的农村,电站运行人员大多数是当地的农民,知识水平比较低。如果自动化系统操作维护复杂,就很难为他们所接受。上世纪80年代初,小水电自动化刚刚起步,我们走访过一些试点电站,发现虽然安装了计算机控制系统,但运行人员仍在原控制台监控,微机闲置,仅在为参观人员表演时投入运行。询问原因,是电站熟悉微机的运行人员不多,担心误操作出事故,而且出了问题自己没法解决,要千里之外请专家来排除。可见,小水电自动化如果操作维护复杂,运行人员不敢用,它最后只能成为一种供人参观的摆设。对于小水电,运行人员希望使用的是一种“傻瓜”型高可靠性自动控制保护系统,就象一部傻瓜型照相机,只需简单培训就能完全掌握。
关于小水电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除了控制装置本身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外,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电站自动化元件的可靠性。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小水电自动化普遍存在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头脑发达,四肢不灵”。自动化元件的误动和拒动,影响了整个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九十年代,电站自动化元件大多数是依赖进口或合资企业的产品,价格比较高。但近几年,国产自动化元件技术水平提高非常快,而且价格也比较低,为小水电自动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除了简单和可靠之外,实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实用也有两方面的含义:
1.功能实用。小水电自动化不能搞花架子,要强调以实用为原则。过去,有的小水电站为了满足领导参观,测量参数不管有用没用,都往上采集,似乎采集量越多,显示画面越花招,系统就越先进。有的电站盲目学大水电,系统配置很高,比如一个装机容量1000kW的电站除了上位机,还设置了前置机、工程师工作站等,结果自动化投资很高,收到的效益甚微。因为小水电不比大中型水电,它在系统中地位不十分重要,系统对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自动化功能和配置可以简化,只要满足运行要求即可。事实上,对一些容量只有几百千瓦的农村小水电站,在欧美国家也有采用“开机手动,停机自动”的自动化模式,平时无人值班,值班人员住在山下城镇,开机时骑摩托车来,开完机就走。事故自动停机,向值班员住处或传呼机发信号,再过来处理。根据小水电不同容量或等级,采用不同的自动化模式,一切从实用化出发,这也是近几年小水电自动化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
2.优化运行。主要是指电站在实现自动化的同时,要考虑优化运行,提高经济效益。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进自动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小水电自动化一般都采用微电脑或PLC来实现,因此增加优化运行的功能比较容易实现,也不增加多少费用,但对一个电站来说,有了优化运行,就可以给电站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意义是非常大的。如为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按水位运行的方法,机组间负荷最优分配方法,机组最优组合方法,水库的长、中、短期最优调度计算方法,洪水预报和利用季节性电能的方法等等。为了推动小水电站自动化发展,在优化运行方面作一些工作,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二、一种小水电自动化的成功模式
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简称HRC)是我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合作,于1981年11月在杭州成立的国际区域性组织,中心的主要目的是致力于小水电国际合作,包括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科研与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及工程项目和设备供应的技术服务等,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小水电建设。在小水电自动化与无人值班技术的研究方面,中心一方面根据中国小水电的特点进行研制和开发,另一方面在联合国UNDP等机构和中国水利部的支持下,引进和学习发达国家先进和成熟的技术,并开展广泛的合作。中心在无人值班自动控制保护系统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研制的产品已在国内广泛推广,为发展中国家小水电自动化建设积累了经验。
中心于1996年申请了水利部“948”项目,引进加拿大Powerbase无人值班控制系统,项目于2001年完成,通过水利部组织验收。在引进成功的基础上,中心继续与Powerbase公司合作,组织国产化和技术推广,目前该技术已在国内十多座电站推广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Powerbase无人值班控制系统采用分层分布结构,分为上位机和现地控制单元LCU二个层次。上位机主要完成全厂运行自动化及其管理,历史数据存档、归档、检索、报表生成,运行操作记录,故障报警,各种画面显示,与县调自动化系统联网等功能。当地控制单元包括机组自动控制、保护、测量单元和主变、线路及电站辅助系统控制、保护单元。
机组控制单元由可选的各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包括一个高速的微处理机和容错安全回路,每台机组的控制模块都固定在一个标准的控制柜内,一个显示模块固定在控制柜面板上并与柜内的每个模块通信,提供操作、保护和测量参数数据显示。模块之间通信采用OPTOCOM总线和MODBUS规约。对于低压机组也可以将控制模块与一次主开关组装在一起。
水轮机/发电机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导叶,水流进入水轮机使之转动,驱动一台异步或同步发电机。通过装在发电机主轴上的测速表/速度传感器测量发电机转速和电压频率。液压控制系统控制水轮机转速,在与电网同期并网时断路器合闸,机组投入运行。
在双调系统中,模块存储了一个三维CAM协联关系表,可根据净水头和导叶开度自动调整浆叶于相应开度。
可将机组运行方式设定在手动控制或自动方式。自动方式包括按水位运行,电站可安装三个水位测量传感器WLS,测量前池水位、拦污栅后水位和尾水位,机组可按水位完成自动开机、停机、同期并网和负荷调节。
发电机测量保护模块:实时反映输入信号的故障状态。当某些参数超过运行人员选择的设定值,高速发出信号或跳闸。模块还提供发电机电气测量和温度测量。
现地操作显示模块:安装在控制柜的面板上,它接收所有模块实时的信息。通过一个简单的菜单和模块对应的号码,实时显示数据并实现对机组的控制功能。
调速器液压控制柜HPU:液压控制柜采用工作于脉冲状态的交流电磁阀,直接推动接力器,完成机组开停机和负荷调整。
免费打赏
rxb01
2006年08月19日 21:43:14
2楼

三、电站实例
1.电站概况。安地一级水电站位于浙江省金华地区,于1965年12月建成投产,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集雨面积162km2,年平均径流1.57亿m3,正常库容6250万m3。电站系坝后式电站,设计水头42m,年平均发电量1086万kW·h。原电站装机容量4×1250kW。2000年11月电站进行技术改造,装机增至4×1500kW,实现了自动化少人值班的要求。该电站自动化系统是由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浙江省水利厅、安地水库管理局三家单位共同完成的。
2.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组成。电站采用HRC和加拿大合作开发的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由下列设备组成:上位中央控制系统选用工控机1套,1号、2号、3号、4号机组测量控制保护屏各1面,线路及主变测量控制保护及公用设备控制屏1面。上位机和5块控制屏均集中布置在中控室。
机组采用微机自并激可控硅励磁系统。每台机1面屏,共4面屏,集中布置在中控室旁的励磁室内。
机组调速装置采用液压控制柜,每台机1个,分别布置在机旁。
3.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情况。该系统于2001年3月16日投入正常运行。用户反映,系统有以下特点:
1)预编程软件,模块化结构,安装维护方便,工程费用低。
2)分上位机和现地测量控制保护单元两个层次,上位机停机时,下位机也能完全满足运行的要求,每一设备的故障不影响系统运行。
3)自动化程度高,运行人员由原来24人减少到12人。还可实行无人值班,降低劳动强度,使电站发电效益显著提高。
4)从发出开机命令到成功并网由原来8分钟减少到2分钟。
5)由于该系统各测控单元均为积木式结构,组合性极强,能根据电站的需要进行各种组合,而且电工二次设计工作量极小(设计图纸只有原来的1/3),连接电缆少(控制电缆减少一半以上),施工安装工作量小,现场调试也非常简单。
6)系统投运至今,运行状态良好,操作简单,安全,数据采集及时、准确,保护装置可靠。
4.电站自动化设备投资及效益分析。电站在控制系统方案选择时,曾做过自动控制系统与常规控制系统在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比较,对比数据见下表:

从上表看,电站采用自动化系统与采用常规设备相比增加投资20万元。原常规控制屏由15块减少到5块,副厂房中控室面积减少1/3,节省土建改造费用约5万元。采用液压操作柜代替调速器方案,4台机组减少投资10万元。电站采用自动化系统后运行人员从原来24人减少12人,减员后运行费用每年可减少24万元。因此,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在设备投资上只增加5万元左右,但年运行费用却可以大大减少。
5.结论。电站技术改造完工后,由于转轮的更新,机组效率提高10%,加上电站扩容容量增加15%,年增发电量约180万kW·h,经济效益非常明显。自动化的实施,改善了运行条件和工作环境,减少了值班人员,减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事实上,经过2年多的运行表明,电站自动化系统已完全满足无人值班的要求,如不考虑就业等原因,运行人员还可以减少。2003年,电站准备在电站自动化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水库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水文遥测系统自动化,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自动化,并在数据共享的基础,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水库梯级电站优化运行,进一步发挥电站自动化的效益,以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整体统一。
四、小水电自动化发展的前景及国际合作
过去,人们对小水电自动化的认识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动化就是为了减人增效。而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从目前劳动力及就业情况看,减人增效对大多数电站并不是首要问题。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人们已切身体会到自动化有许多好处,它可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可以通过简化电气设备而减少厂房面积,节省土建投资;可以通过水库综合自动化系统,在保证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水库梯级电站优化运行,达到增加发电效益的目的;它可以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做到安全和文明生产。而且小水电站大多在深山老林中,人们不愿长期生活其中,自动化可以实现少人轮流或无人值班,把生活基地建在城镇或郊区,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当然,减人增效是最直接的效益,随着世界经济和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劳动力结构将发生变化,中国劳动力便宜的概念也会成为过去,加上投资主体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电站成为股份制或私人企业,为了减少成本,采用自动化达到减人增效也是必然趋势。总之,小水电自动化是一项新型实用技术,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作为亚太地区小水电区域中心,HRC非常希望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小水电建设方面的帮助,分享我们的技术和经验,共同促进小水电这一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小水电自动化方面,我们可以采用直接输出技术和设备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培训或派技术人员帮助其自主开发,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小水电自动化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蓬勃发展。
回复
zgq3731
2006年08月22日 09:26:46
3楼
我县全是几百到几千千瓦的小水电,论文对小水电的自动化有指导意义
回复
zh-zcj
2008年12月03日 19:09:15
4楼
在安地的这套系统要多少钱啊?产品反馈如何?
回复
chenxxc
2008年12月04日 22:59:37
5楼
我觉的无人值班对小水电,特别是民营的小水电不太可靠。一直以来小水电都是以员工素质低下,设备状况差著称。就算换上很可靠的设备和仪器,不懂的日常科学维护,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事故。有人在厂房还能及时处理,而且事故不仅仅是机械电气的问题,还有包括水工建筑事故,站群关系等比较复杂。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