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习班。。
goformoon
goformoon Lv.3
2006年07月10日 03:33:45
只看楼主

今年北京有无一注基础培训班?哪位达人倾情相告!

今年北京有无一注基础培训班?哪位达人倾情相告!
免费打赏
nana74
2006年07月10日 12:26:16
2楼
只知道上海每年都有,北京就不知道了,呵呵,想必应该是有的吧
回复
kuangzhe4090
2006年07月10日 14:53:55
3楼
不知道
回复
tanneryan
2006年07月15日 18:32:00
4楼
建工学院有,已经开班了,可以去问问.
回复
wuguiliang1980
2006年07月16日 17:29:57
5楼
石家庄有吗
回复
shuimurong
2006年07月16日 20:21:04
6楼
谁能在这上面,放点资料看看呢
回复
shuimurong
2006年07月16日 20:22:34
7楼
咱找了些专业名词术语,有些不准确,呵呵,给改正一下,没有的帮加一下
回复
shuimurong
2006年07月16日 20:24:14
8楼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我国的抗震设计原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建筑的六大构件:基础: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墙:作为承重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由屋顶或楼板层传来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再传给地基。作为围护构件,外墙起着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侵袭的作用;内墙起着分隔房间、创造室内舒适环境的作用。楼板层:楼板层承受着家具、设备和人体的荷载以及本身自重,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同时,还对墙身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地坪:它承受着底层房间内的荷载。楼梯: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屋顶:抵御着自然界雨、雪及太阳热辐射等对顶层房间的影响;承受着建筑物顶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垂直方向的承重构件。门窗:门主要供人们内外交通和隔离房间之用;窗则主要是采光和通风,同时也起分隔和围护作用。围护系统:墙,屋顶,窗。承重系统:基础,墙,楼板层,地坪,屋顶。

厚名称 习惯称呼 实际尺寸
半砖墙 12墙 115
3/4砖墙 18墙 178
一砖墙 24墙 240
一砖半墙 37墙 365
二砖墙 49墙 490
二砖半墙 62墙 615

明沟将通过水落管流下的屋面雨水等有组织地导向地下排水集井,而流入下水道,起到保护墙基的作用。散水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将屋面的雨水排至远处。一般雨水较多的地区多作明沟,干燥地区多作散水。散水坡度约5%,宽一般为600~1000mm。当屋面排水方式为自由落水时,要求其宽度较屋顶出檐多200mm。

防火墙的作用在于截断防火区域的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冰冻的深度简称冻深。

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刚性基础。特点是抗压强度高,抗拉抗剪强度低。钢筋混凝土基础被称为柔性基础。根据试验得知,上部结构在基础中传递压力是沿一定角度分布的,这个传力角度称压力分布角。

变形缝分为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伸缩缝是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热胀冷缩造成的;沉降缝是由建筑物各部分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防震缝是为了防止地震时对建筑物的破坏而设置的。

建筑物:是指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P1

构造物:是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建筑。

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空间、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等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和增值单位。P5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P5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数倍(如3M、6M……);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倍(如1/2M、1/5M、1/10M……)。P5

标志尺寸: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P7

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的设计尺寸。构造尺寸加上缝隙尺寸等于标志尺寸。

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等生产制作后的实际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符合允许的误差数值)。

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

横向轴线——平行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纵向轴线——平行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

开间——两条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进深——两条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层高——指层间的高度,即地面至楼面或楼面至楼面的高度(顶层为顶层楼面到屋顶板上皮的高度);净高——楼面或地面与上部楼板底面成吊底底面之间的距离(其中那段空间也称为净空);建筑总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

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结构面积——指墙体、柱子等所占的面积;交通面积——指走廊、门厅、过厅、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等所占的净面积;

使用面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

地基:是基础下面承受其传来全部荷载的土层。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而产生的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达到一定深度以后就可以忽略不计。

基础:是指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上部建筑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连同自重传给下面的土层。

换土法:当地基土为淤泥、冲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高压缩性土时,应采用换土法。

压实法:对于有一定含水量的地基土可以通过夯实、碾压和振动法将土层压实,提高其强度,降低其透水性和压缩性。

挤密法:以振动或冲击的方法成孔,然后在孔中填入砂、石、土、灰土或其他材料并加以捣实,成为柱体。

基础按构造形式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

散水:建筑物四周坡度为3%~5%的护坡,能将地表积水排离建筑物。P42

明沟:是在建筑物四周设置的排水沟,能将水有组织地导向集水井,然后流入排水系统。其沟底应做成纵坡,坡度0.5%~1%。

壁柱 当墙体的高度或长度超过一定限值,影响到墙体的稳定性;或墙体受到集中荷载的作用,应增设凸出墙面的壁柱[又称扶壁柱],提高墙体的刚度和稳定性);

门垛 当墙上开设的门窗洞口处于两端转角处或丁字墙交接处时,为了保证墙体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和便于门框的安装,应设置门垛,门垛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

圈梁的定义: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的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按构造配筋的梁,它作用是与楼板配合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减小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振动荷载而引起的墙身开裂,在抗震设防地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更为必要)。

构造柱的定义:按构造配筋先砌筑墙体,再在墙体的两端或纵横墙交接处现浇钢筋混凝土而形成的柱。在抗震设防地区,为了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而设置。构造柱设置的位置:应设置在震害较严重、应力较集中、连接构造较薄弱的部位。

伸缩缝:在长度或宽度较大的建筑物中,为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导致构件开裂,而沿竖向将建筑物基础以上部分全部断开的预留缝称为伸缩缝。

沉降缝:是为了预防建筑物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防震缝:是在抗震设防地区针对可能发生的地震设置的。

隔墙:是一种分隔建筑室内空间的非承重构件,起分隔空间的作用,它不承担外来荷载且本身重量由楼板或梁来承担。

地层:是由楼板层(是房屋楼层间分隔上下空间的构件,除了水平承重外,还具有隔声、保温、隔热等能力)和地坪层(是建筑物底部与地表连接处的构造层次[习惯称为地面])。其中楼板和地坪层的面层称楼、地面。


阳台:是多层建筑中与房间相连的室外平台

雨蓬(多为钢筋混凝土悬挑构件):是指建筑入口处和顶层阳台上部用以遮挡雨水,保护外门免受雨水侵蚀而设的水平构件。

屋顶:主要由起防水、排水作用的屋面和起支撑作用的结构组成。

天沟:屋顶上的排水沟。

女儿墙:墙身在屋顶上的延伸部分。(上人屋顶:其高度大于或等于1300mm;不上人屋顶:其高度大于或等于800mm)。

屋檐:屋面向外的悬挑的部分。


连系梁:是厂房纵向柱列的水平连系构件,用以增加厂房的纵向刚度,当设在墙内时,承受上部墙体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纵向柱列。

剪力墙结构:利用墙体构成的承受水平作用和竖向作用的结构。

过梁:混合结构房屋中门、窗洞口上的梁(砖砌过梁[砖砌平拱和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

挑梁:是指一端挑出墙体外面,另一端嵌入砌体墙内的悬挑构件。

墙梁:该钢筋混凝土梁及其上部分墙体共同承受墙体自重及屋面、楼面荷载,这种由钢筋混凝土托梁和托梁以上计算高度范围内的砌体墙所组成的组合构件。

刚性基础(无筋扩展基础):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回复
shuimurong
2006年07月16日 20:24:30
9楼

毛石基础:是由毛石砌筑而成的。

混凝土基础: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

毛石混凝土基础:在混凝土基础体积较大时。为了节约水泥用量、降低造价,可在混凝土中加入25%~30%的毛石。

框架结构:采用梁、柱等杆件刚接组成空间体系作为建筑物承重骨架的结构。它的优点: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较强,承受水平荷载能力较弱;缺点:侧向刚度小,高度受到限制。

框架结构的变形特点:杆件的变形是以弯曲为主,但框架整体的变形却是剪切型。

框架结构的特点:1、空间布置灵活,能形成较大的空间;2、构件简单,施工简便,较经济;3、抗侧刚度小,侧移较大;4、对支座不均匀沉降比较敏感。

剪力墙结构:利用墙体组成承受水平作用和竖向作用的结构。它的优点:比框架结构具有更强的侧向和竖向刚度,抵抗水平作用的能力强,空间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缺点:平面布置和空间的布置都受到一定限制,且结构自重较大。

框支剪力墙:当低层需要大空间时,采用框架结构支承上面剪力墙。

独立基础(柱式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或排架承重时,其基础型式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独立基础。按施工方式分为:现浇基础和杯形基础(预制而成)

交叉梁基础(十字交叉形基础):当建筑物上部采用框架结构承重,地基条件差时,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以免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常将柱与柱之间沿纵向和横向将柱下基础连接起来,做成十字交叉形基础。

筏形基础:它多用于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而所在地的地基承载能力较差的情况。它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

箱形基础:当上部结构对基础变形很敏感,而地基又极其软弱且不均匀时,采用片筏基础其刚度可能达不到要求。

桩基础:当上部结构对基础变形很敏感,而地基上面土质极其软弱,而下面土质较好时,采用箱形基础达不到承载力及变形要求时,它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

震级:地震有强有弱,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尺子”。

烈度:地震发生时,人们通常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简称为烈度。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即地面运动的强度或地面破坏的程度。

基本烈度: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今后一定时期:是指自基本烈度颁布时起往后的一段时期

持力层和下卧层: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而需要进行计算压力的土层称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所有土层称下卧层。

地耐力:地基在稳定的条件下,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垂直压力,称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耐力。

圈梁:
又称腰箍,有钢筋砖圈梁和钢筋混凝土圈梁

预应力基本概念:
在结构构件受外荷载作用之前,预先对由外荷载作用下产生拉应力部位的混凝土施加压力,从而使结构构件在使用时的拉应力不大甚至处于受压状态。这样结构构件在外荷载作用下裂缝不致发生,即使发生裂缝宽度也不致过大。

地坪层构造:
A.面层:又称地面,是人们经常接触的部分,同时也对室内起装饰作用。
B.结构层:是地坪的承重和传力部分。通常采用100号混凝土制成,厚度一般为80~100毫米。
C.垫层:结构层与地基之间的找平层或填充层,主要起加强地基、帮助结构层传递荷载的作用。北方可用灰土,南方多用碎砖或道渣夯实,也有的采用三合土。
D.附加层:结合层、保温层、防水层、埋管线层等。

日照间距 以冬至日正午正南向房屋底层房间的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保证房间有一定日照时数的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开间 两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进深 两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窗地面积比
窗的透光面积与房间地板的面积比

跃层 住宅占有上下两层楼面,卧室、起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及其它辅助用房可以分层布置,上下层之间的交通不通过公共楼梯而采用户内独用小楼梯连接.跃层式住宅的优点是每户都有二层或二层合一的采光面,增大采光面积,通风较好,户内居住面积和辅助面积较大,布局紧凑,功能明确,相互干扰较小,更易创造生活情趣。,跃层住宅除了其丰富空间层次、满足视觉效果的功能以外,更主要的地方在于跃层往往拥有一个较大的更为私密的空间,上下兼有的魅力让跃层荣登白领最喜欢的住宅形式。跃层住宅是一套住宅占两个楼层,有内部楼梯联系上下层。有上下两层楼面、卧室、起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及其他辅助用房,上下层之间的通道不通过公共楼梯,而采用户内独用的小楼梯连接。跃层式住宅的优点是每户都有较大的采光面;通风较好,户内居住面积和辅助面积较大,布局紧凑,功能确相互干扰较小。

复式 复式住宅在概念上是一层,但层高较普通的住宅(通常是2.7米)高,可在局部掏出夹层,安排卧室或书房等内容,用楼梯联系上下。其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增加使用面积,提高住宅的空间利用率。

错层 即是同一单元内,具两个层高,厅房的底板过度不同(各种功能不同的空间错落有致的处在不同的层面)

间隔墙 只承受自重并起分隔作用的内墙叫间隔墙(又称隔断墙)

结构 是建筑的骨架,结构为建筑提供合乎使用的空间并承受建筑物本身承受的全部荷载并抵抗自然界作用于建筑物的活荷载如风雪、地震、地基沉陷、温度变化等可能对建筑引起的损坏。结构的坚固强度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与寿命。框架体系用梁和柱组成立体支架来承受重量,墙只起填充作用。承重墙体系墙既起承重作用又起维护和分隔作用。墙一般由砖石砌成,各种砼砌块和砼墙板是比较先进的承重材料。

勒脚:

“勒脚”是建筑行业的词语,指外墙同室内外地面接近的部位。“勒脚”中的“勒”是个文白异读字,有lè、lēi两个读音。根据文白异读规律,在“勒脚”中应当文读,为lè。这样,“勒脚”一词应当读lèjiǎo。勒脚 是外墙的墙脚,它和内墙脚一样,受到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应做相同的防潮层。另 外,勒 脚的做法、高矮、色彩等应结合建筑造型,选用耐久性高的材料或防水性能好的外 墙饰面,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构造做法指室外地面(或散水)以上的一小段房屋外墙。墙体经常 遭受雨雪的浸溅和地下水沿基础上升而使墙面潮湿,冻融破坏,因此要求使用耐水性较好的 材料砌筑,或用水泥砂浆抹面来保护

耐火极限
l 定义:对任何一个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坏、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l 判定耐火极限的条件就是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坏、失去隔火作用。
耐火极限

走道:
亦称通道,指联系房间、门厅和疏散人流的通道。从房间的联系考虑,走道的宽度应满足人的通行和搬运家具的需要。其参考宽度如下:住宅,110一120厘米;教学楼,180(一例有教室)一240厘米(两侧有教室);医院,240—300厘米;剧场,≥300厘米。从防火和安全疏散角度考虑,走道不宜过长,从房间到楼梯间或外间的最大距离,学校、医院一般为35米,其他民用建筑为40米,托儿所、幼儿园为25米。走道通常不计算使用面积,有顶盖的外走道则应计算建筑面积。

隔热层:指建筑物中为减少或避免外界阳光直射或辐射影响室温所采取的设施。通常有如下隔热措施:(1)住宅建筑的东西向窗户(尤其是西窗),宣有适当遮阳措施;

硬山顶: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然而从外形看也颇具风格。
  
庑殿顶:屋面四坡五脊。前后两坡相交形成横向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坡相交,形成自正脊两端斜向延伸到四个屋角的四条垂脊。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又名四阿顶。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
  
悬山顶: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两端伸出山墙,与脊头平齐顺垂脊修造外沿以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
  
歇山顶: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因而形成四坡九脊的造型,九脊分别是一条正脊,上部四条垂脊,四角与垂脊间有四条戗(qiang)脊。
  
卷棚顶 :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如果说上述四种屋面棱角分明,显出一种阳刚之气,那么卷棚顶就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攒尖顶:是圆形和正多边形建筑的屋顶造型。除圆形攒尖顶无脊外,屋脊自屋面和各角中心屋顶汇聚,脊间坡面略呈弧形。江南各式屋顶的屋檐与屋角的起翘都大于北方,然以攒尖顶最为悬殊,有飞檐之称。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
 
 



回复
shuimurong
2006年07月16日 20:25:32
10楼
有些乱,不要见怪啊
回复
cxs0917
2006年07月18日 08:10:54
11楼
谢谢,顶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