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本科教学体系中的外国建筑史(以下简称“外建史”)课程包括《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分,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与技术等各方面的内容,是世界建筑几千年发展与变迁的记录。外建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要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了解建筑发展规律,学习优秀的设计手法,培养审美能力,辨别建筑理论的源流,这既可以为建立正确的建筑观而发挥作用,又能直接为建筑设计作参考。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兴趣不高,如课堂打盹、玩手机、做其他课程作业,还有画建筑速写和草图的现象,放眼望去,六七十人的大班来者仅有三分之二,认真听课者也不足一半。
外建史课程教学所收集的实例材料是非常丰富的,从图片到三维动画、到影视,可谓面面俱到,但学生为何不感兴趣呢?2问题探究问题一:外建史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强调采用分析的方法,由叙述、分析到图片展示,使学生对历史进程中的时代变化与建筑主导形态有较清晰的认知。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十几年来,我们只是不断地充实教学材料,却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在本专业办学之初,我们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即编年史式的教学体系,其主要特征是根据年代顺序罗列建筑现象。
教学体系是建立在对教学对象——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由于我国学生对于外部世界了解极少,对国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建筑现象几乎完全陌生,在这种情况下,编年史式的建筑历史教学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了解世界建筑发展基本状况的要求。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兴趣很浓厚,看着幻灯片上的建筑为何与中国的大屋顶木结构不一样,很是好奇。然而,21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学生了解西方建筑发展动态的渠道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通过大量国外原版图书、期刊以及其它的国际交流更多更直接地了解外部世界,还可以通过网络几乎无距离地接触到西方建筑;交通的快捷便利,甚至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亲眼看到更多老师都没看到的东西。问题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较偏重建筑设计课,平时花费的时间也较多,一则学分较高,二则体现了学生个人综合能力,教师也多以此来判断学生学习水平。但恰恰是设计课,多数学生始终不入其门,不得要领。
在学生入校之初,建筑初步阶段,我们会概述一部分建筑史的内容,并列举众多耳熟能详的世界建筑大师的名字和作品,要求学生去广泛翻阅、临摹速写建筑大师的作品,甚至会让学生做一些建筑分析图,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建筑大师的作品中获取设计灵感。但这些方法最多使刚刚接触建筑学的新生仅仅记得了众多世界建筑大师的名字和作品,却对建筑设计并无多大帮助。到三年级全面接触建筑设计了,却仍然面临设计无从下手的困窘。对外建史教学来说,不论是低年级阶段的初步认识,还是三年级课建筑教育Architectural Education04/2011 HUAZHONG ARCHITECTURE华中建筑1691引言众所周知,建筑学本科教学体系中的外国建筑史(以下简称“外建史”)课程包括《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和《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部分,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与技术等各方面的内容,是世界建筑几千年发展与变迁的记录。外建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要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了解建筑发展规律,学习优秀的设计手法,培养审美能力,辨别建筑理论的源流,这既可以为建立正确的建筑观而发挥作用,又能直接为建筑设计作参考。本论文由博士论文代写网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
http://www.boshilunwen.com/daixiejianzhushilunwen/2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