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3年:意瑞两国世界上最长的隧道贯通
hebe5871
hebe5871 Lv.13
2011年08月08日 23:15:40
来自于工地图片
只看楼主

近日,这条名为哥达基线的隧道全长35.4英里(约57公里)、穿越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隧道,实现了意大利和瑞士两国铁路客运和货运的交通,同时缩短行程1个小时。  这条造价约9.97亿美元的隧道穿越瑞士的哥达地区,上面有2500米高的庇茲•瓦特吉拉山峰。建造这项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翻山越岭的重型货车改道,从而保护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原始而质朴的秀丽景观。大约在20年前瑞士选民通过一系列公投,批准了该项目的建设,并每人为它支付800多英镑(约1279美元),现在他们仍将再耐心等上几年才能体验到这条铁路的便捷。 环保人士指出,虽然付出了23年多的时间代价,换回的仅是一个小时的旅程缩短,但这笔钱还是花得物有所值。 “瑞士人对家乡的大山有发自内心的热爱,”环保人士托马斯•布偌里说。

近日,这条名为哥达基线的隧道全长35.4英里(约57公里)、穿越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隧道,实现了意大利和瑞士两国铁路客运和货运的交通,同时缩短行程1个小时。


  这条造价约9.97亿美元的隧道穿越瑞士的哥达地区,上面有2500米高的庇茲•瓦特吉拉山峰。建造这项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翻山越岭的重型货车改道,从而保护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原始而质朴的秀丽景观。

大约在20年前瑞士选民通过一系列公投,批准了该项目的建设,并每人为它支付800多英镑(约1279美元),现在他们仍将再耐心等上几年才能体验到这条铁路的便捷。 环保人士指出,虽然付出了23年多的时间代价,换回的仅是一个小时的旅程缩短,但这笔钱还是花得物有所值。 “瑞士人对家乡的大山有发自内心的热爱,”环保人士托马斯•布偌里说。
1994年瑞士通过全民公决,这被认为是一次意外的胜利。公决允许在隧道开通后的两年内,将现有每年翻越阿尔卑斯山的重型货运卡车数量减少一半,控制在65万辆之内。 托马斯•布偌里说:“每一个瑞士人的生活都与阿尔卑斯山息息相关,无论他是否出生在那里,也无论他是否去那里度假。”
目前每年约有120万卡车穿越瑞士山区,这不仅对珍稀动植物造成伤害,同时也加剧了阿尔卑斯山脉最可怕的敌人侵蚀现象的发生。瑞士人看到自己心爱的山脉摇摇欲坠而心痛不已,于是果断决定,与其阻止外国卡车翻越秀丽的山川,不如充分发挥自己擅长的隧道技术,实现他们60年前就已经孕育的美好愿望。


  如果2017年哥达基线隧道正式投入运营,每年可以让数百万吨以上的货物通过铁路穿越阿尔卑斯山。该隧道的长度也将取代日本的青函隧道成为世界第一,目前青函隧道的主体部分长度为33.5英里(约54公路)。此外,正在投资87亿英镑(139亿美元)兴建若干条短距离隧道和高速铁路,最终的目的是让从德国启程的高速列车以每小时155英里(约250公路)的速度直接到达意大利,使铁路旅行在经济上更具竞争力。 在欧洲各国交通部长们的眼里,这一工程代表着为减轻阿尔卑斯公路拥挤不堪负担而建造若干条重大铁路隧道的任务已经初战告捷。

第二条隧道将把法国里昂同意大利的都灵连接在一起,而第三条隧道主要将取代奥地利与意大利之间的布伦纳公路隧道,它目前是联通阿尔卑斯山两侧的交通大动脉。然而,这些项目距离竣工还遥遥无期,而且很可能由于欧洲各国政府忙于填补预算窟窿削减开支而夭折,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在阿尔卑斯山上再钻几条新隧道。 尽管瑞士已经度过了这场金融危机,日子过得比大多数邻居们更自在,然而,如果不是出于对阿尔卑斯山的未来有迫在眉睫的担忧,仅出于成本考虑当时很可能会压缩工程的规模。


  “我对瑞士人钦佩得五体投地,他们不惜代价把现代先进的经济与原始的自然美融合得天衣无缝,”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前总统克林顿的顾问杰弗里•弗兰克尔评价道。“我敢说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愿意为这项工程买单。”


  据环保人士布偌里介绍,隧道建设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贯穿了绿色理念。 从山上开凿出的近1300万立方土石足以堆成13座帝国大厦,不过这些土石最后被投进阿尔卑斯山区的湖中,以填补被采砂石的空缺。 此外,隧道深处留出的热水,温度可达50度,被输送到养鱼场,一位企业家甚至希望对它加以利用,生产出瑞士自己的鱼子酱。

成功时刻:巨型钻机穿岩破石势不可挡,世界上最长的隧道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下全线贯通.jpg


穿越哥达山的铁路隧道是阿尔卑斯山铁路新干线的主体工程.jpg


掘进工人在庆祝圣哥达隧道贯通.jpg


庆祝胜利:隧道的挖掘已经历时14年,全面竣工将耗时23年,到2017年将大功告成.jpg


全线贯通:上周五开凿工作从两边齐头并进,终于让哥达隧道成为世界之最.jpg


隧道将于2017年投入使用,届时将大大减轻往来卡车对瑞士山区的影响.jpg

免费打赏
lzwmq嘉美
2011年08月09日 16:54:50
2楼
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就一定值!
回复
loverxy100820
2011年08月10日 09:50:36
3楼
又一伟大杰作啊,工程就用了23年,不知设计用了多少时间!
回复
hwlspsg
2011年08月10日 09:53:37
4楼
看看人家对待自然环境的意识,再看看我们的中国特色,真的是天壤之别呀
回复
来自月亮的我
2011年08月10日 11:50:50
5楼
又是工程师的一个伟大著作……
回复
zhaoweitec
2011年08月10日 14:24:32
6楼
并不是在除了瑞士以外的国家就不可能,在中国可以为了政绩做,而且不需要公投
回复
jgksldl
2011年08月10日 22:17:16
7楼
希望能有较详细的资料,这是隧道工程界的一个传奇!同时也向瑞士人的环保理念致敬,我一直以为,修圣哥达隧道是为了缩短运营里程,规避运营风险.
回复
myway2014
2011年08月17日 16:04:52
8楼
伟大的工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