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楼梯大家都是什么软件计算?是否考虑挠度和裂缝呢?我算个框架楼梯,活荷载4KN/m2,L=3780,150*270的踏步,H=2250,梯段板厚140,用探索者和世纪旗云算挠度都过不了,板厚要用到150,14@100的受力筋才够,请问各位高手是如何处理的呢?
请问各位,楼梯大家都是什么软件计算?是否考虑挠度和裂缝呢?
我算个框架楼梯,活荷载4KN/m2,L=3780,150*270的踏步,H=2250,梯段板厚140,用探索者和世纪旗云算挠度都过不了,板厚要用到150,14@100的受力筋才够,请问各位高手是如何处理的呢?
32楼
探索者算的时候有一个选项就是考虑踏步刚度,你计算的时候应该考虑上,这样算出来的挠度裂缝才是准确的,还是要考虑挠度裂缝的,而且方法准确了,我觉着不一定是板厚越大越好,合适就行
回复
33楼
2008及2010的抗规要特殊加强的楼梯是针对框架结构中的楼梯和砖混楼梯,主要来自汶川地震的震后调查。
回复
34楼
楼主是按两端简支计算的吗?我觉得楼梯计算的支座简化一直都有争议,以前我上学的时候混凝土教材上讲过计算楼梯梯段板时,考虑到平台对楼梯梯段板的约束,楼梯的跨中弯矩系数可以取1/10,这样的话梯段板的两端就不是完全简支,所以我用世纪旗云计算的时候支座形式是按两端弹性计算的,这样算出来之后板底配筋面积放大1.2倍,一般情况下裂缝和挠度都能满足要求。不知道我这种算法是不是合理,期待大家的指教。
回复
35楼
楼梯的跨中弯矩系数可以取1/10是 合理的。
回复
36楼
正如楼上有人所说,楼梯踏步实际上对刚度提高很大,所以程序里算的挠度根本就是错的,只要厚度满足1/25可以说挠度就控制住了,这是我国几十年的工程经验总结。裂缝是要算的,因为在踏步凹角处就是梯板的厚度,裂缝会在此处开展,所以程序计算还是对的,其实按受力配筋裂缝一般是容易满足的,不存在裂缝控制板厚的情况。楼上有帖子称地震时楼梯很重要,怎么加强都不过分,所以裂缝挠度都要按计算控制,我对此观点不敢苟同,裂缝挠度是正常使用条件要求,而非地震等极端情况,属概念错误。另外楼梯的斜撑作用是明显的,目前程序还不能比较准确的模拟楼梯对结构的影响(PKPM的模拟基本不靠谱),梯板越厚,其刚度越大,相应吸收地震力越大,但配筋因为梯板厚了反而小了,因此更容易导致破坏,同时由于梯板加厚,荷载加大,对支撑楼梯构件的梁是很不利的,实践中往往这个部位的梁很容易超筋。综上所述,反对盲目的加厚梯板厚度。
回复
37楼
回复
38楼
我都是用探索者计算的啊~很方便,不过看到有的同学说的,探索者结算有一些硬伤
回复
39楼
你的楼梯什么类型啊?是住宅楼梯嘛?我按你给的数据算了下要不了这么厚的板啊?
回复
40楼
楼上的各位都发表了很好的看法,我也谈谈我的看法,大家一起切磋、交流哈。
1、挠度和裂缝属于正常使用状态控制,非承载力状态控制
2、按第一条,挠度和裂缝考虑的是耐久性的问题,使用时间长了当然也会影响到承载力,所以是必须验算的。
3、楼梯挠度计算应该考虑踏步刚度的。难怪现在的楼梯越搞越厚了,质量越大,难道抗震越有利??
4、梯板的计算应该按支座有部分约束,跨中按1/10弯矩系数是合理的和经济的。短跨板面筋可以拉通,长跨没必要吧?9度倒是可以考虑,当钢丝网滑梯用,只怕主体早垮了。
5、对于抗震来说,很少是楼梯承载力不够(豆腐渣和农建建筑例外),而是楼梯的支撑体系垮塌造成失效,这个才是最主要的,墙柱都垮了,楼歪歪了,你楼梯再结实有何用?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希望不要走入误区,希望规范不是无谓的加大,好钢用在刀刃上。
6、从抗震角度来说,框架结构的楼梯四角要设置框架柱或构造柱,砖混结构的设置构造柱,空心砌块的芯柱无论是否抗震都可以取消了(还没研读该部分的新抗规),纯粹是给施工队赚钱,芯柱一点质量都保证不了。
7、抗震更应该重视节点,新规范好像也有所加强了。
8、抗震的概念设计依然重要,我始终坚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理念,坚持减震的理念,90年代初我的大学老师教抗震设计就用了日本的抗震教材(上海人就是走得前卫),好像现在的新规范减震部分就是抄的日本的。同时,传递荷载清晰明了更重要,传递线路一定要简单、清晰,不要互相牵扯,交织不清。
回复
41楼
我的楼梯设计都是按1/35L0取板厚的,最薄100。除了有水房间和露天板及走线集中区(主要在电梯厅,也是刚度加强区)我主张楼板偏薄,取下限,抗震另有要求和需要除外。
2米以内的板板厚取120,3~4米跨度板取130、140厚,没道理,可常见。
[
本帖最后由 xyrhlcs 于 2011-8-11 10:32 编辑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