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
bird19
bird19 Lv.2
2006年05月30日 10:25:24
只看楼主

最近正在初算一栋带转换层高层建筑,地下2层,地上第4层为转换层,地上5~23层为标准层。采用梁板式转换,标准层采用剪力墙结构。有几个问题请各路高手指教: 1.跨高比<5的洞口,宜按剪力墙开洞输,还是输节点,定义连梁? 2.对于转换梁的计算,要对该层楼板定义弹性膜,该梁的轴力从何显示? 3.对于上部墙体开边洞口的转换梁,箍筋易超筋,截面加到很高,有何更好的方法? 4.《高规》10.2.7条,对框支柱地震剪力进行调整,SATWE是否自动调整?从何显示?

最近正在初算一栋带转换层高层建筑,地下2层,地上第4层为转换层,地上5~23层为标准层。采用梁板式转换,标准层采用剪力墙结构。有几个问题请各路高手指教:
1.跨高比<5的洞口,宜按剪力墙开洞输,还是输节点,定义连梁?
2.对于转换梁的计算,要对该层楼板定义弹性膜,该梁的轴力从何显示?
3.对于上部墙体开边洞口的转换梁,箍筋易超筋,截面加到很高,有何更好的方法?
4.《高规》10.2.7条,对框支柱地震剪力进行调整,SATWE是否自动调整?从何显示?
免费打赏
2008-sx
2006年06月01日 23:20:04
2楼
1.跨高比<5的洞口,宜按剪力墙开洞输,还是输节点,定义连梁?
______应按剪力墙开洞输入!大于5的话应加节点,按框梁设计.
2.对于转换梁的计算,要对该层楼板定义弹性膜,该梁的轴力从何显示?
______在内力图中的构件信息内可看到(文本)
3.对于上部墙体开边洞口的转换梁,箍筋易超筋,截面加到很高,有何更好的方法?
______没有什么好办法
4.《高规》10.2.7条,对框支柱地震剪力进行调整,SATWE是否自动调整?从何显示?
_______是自动调整.建议最好在特殊构件中进行定义框支柱.梁,以及它们的抗震等级
回复
bird19
2006年06月06日 09:43:39
3楼
谢谢2楼的回复!
还有几个问题请教:
1.《全国技术措施》12.3.4条框支柱宽度宜与梁宽相等,为何这样规定?
2.若不考虑转换梁上部墙体拱的作用,怎样手算转换梁内力?
3.SATWE图形文件中,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相差范围有何规定?RX和RY又是什么意思?
回复
prettypanda82
2006年06月07日 13:45:54
4楼
我想问一下 为什么在带有转换层结构中 框支梁是偏心受拉构件而不是弯剪构件。我是个初学者,今天在看书的时候看到的,想问一下。框支梁是怎么受力的?谢了!
回复
bird19
2006年06月09日 08:44:44
5楼
1.墙、转换梁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弯曲变形,转换梁处于这整体弯曲的受拉翼缘,若单独分析转换梁,其所受的弯矩由于剪力墙的共同工作而大大降低,同时,由于处于受拉翼缘,应力积分后转换梁中会出现轴向拉力。
2.另一主要原因是拱的传力作用。由于竖向传力拱的作用存在,使得上部墙体上的竖向荷载传到转换梁时,很大一部分荷载以斜向荷载的形式作用于梁上,斜向荷载可分解为垂直和水平等效荷载形式。则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肯定要比不考虑墙体作用时要小,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就形成了转换梁跨中一定区域受轴向拉力而支座区域受轴向压力的现象。
回复
天下第一剑
2006年06月12日 21:17:53
6楼
1.跨高比<5的洞口,宜按剪力墙开洞输,还是输节点,定义连梁?
______应按剪力墙开洞输入!
2.对于转换梁的计算,要对该层楼板定义弹性膜,该梁的轴力从何显示?
______在内力图中的构件信息内可看到(文本)
3.对于上部墙体开边洞口的转换梁,箍筋易超筋,截面加到很高,有何更好的方法?
______加交叉钢筋
4.《高规》10.2.7条,对框支柱地震剪力进行调整,SATWE是否自动调整?从何显示?
_______是自动调整.查看构件信息
回复
庄工
2006年06月15日 14:53:23
7楼
3.对于上部墙体开边洞口的转换梁,箍筋易超筋,截面加到很高,有何更好的方法?

梁高越高,连梁刚度越大,受力越大,越容易超筋,建议减少梁高。
回复
chenke5280
2006年06月20日 09:38:13
8楼

2.对于转换梁的计算,要对该层楼板定义弹性膜,该梁的轴力从何显示?

高手:为什么要对该层楼板定义弹性膜???

回复
cymonkey
2006年11月27日 10:41:19
9楼
最近 也在学习转化层的东西 ,都是 论文,不是 很系统 ,只好东搜西搜 ,苦恼,今天又捡到点了,有个做高层的群就好了。
回复
roy_sz
2007年03月16日 15:13:00
10楼
3.对于上部墙体开边洞口的转换梁,箍筋易超筋,截面加到很高,有何更好的方法?
______竖向加腋或者水平加腋
回复
dhy225
2007年03月22日 15:09:21
11楼
多谢答复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