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tianqf@co163
tianqf@co163 Lv.12
2006年05月26日 11:54:09
来自于采暖供热
只看楼主

1、 热媒设计温度   散热器热水采暖系统的热媒设计温度,一般根据热舒适度要求、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原则确定。供水温度不超过95℃,可确保热媒在常压条件下不发生汽化;适当降低热媒温度,有利于提高舒适度,但要相应增加散热器数量。所以一般经常采用95/70℃,例如:作为散热器“标准工况”的64.5℃,就是水温95/70℃的平均值与室温18℃的传热温差。许多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资料,也按此条件编制。

1、 热媒设计温度

   散热器热水采暖系统的热媒设计温度,一般根据热舒适度要求、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原则确定。供水温度不超过95℃,可确保热媒在常压条件下不发生汽化;适当降低热媒温度,有利于提高舒适度,但要相应增加散热器数量。所以一般经常采用95/70℃,例如:作为散热器“标准工况”的64.5℃,就是水温95/70℃的平均值与室温18℃的传热温差。许多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资料,也按此条件编制。

   当然,热媒设计温度也要符合热源条件的可能性和考虑其它因素。例如:以较低温度的一次热媒进行换热所得的二次热媒,或采用户式燃气热水采暖炉的水温有限制,或采用塑料类管材为提高其耐用性时,也有采用85/60℃作为设计参数的。但是,再进一步降低散热器采暖的热媒设计参数,显然是不合理的。以95/70℃为比较基础,热媒平均温度每降低10℃,散热器数量约增加20% 。

   当前,存在不适当地过多降低散热器采暖热媒设计参数的倾向。原因是某些开发建设单位在提供设计条件时,按照热源的实际运行工况提出热媒没计参数,例如提出供水温度只有70℃。如不加深入分析,就直接采用这样的低参数进行设计计算,会使散热器数量增加很多,会出现同一热源的不同建筑,散热器数量相差近一倍的现象,更加剧了系统的失调度。

   多年以前,就曾进行过实态调查测定,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多数由城市热网或小区集中锅炉房供暖的住宅,即使设计水温为95/70℃,当达到设计室外温度时,运行水温一般只要70/55℃左右,即可保证设计室内温度。如果再按70/55℃的水温设计系统,是否运行水温又可进一步降低呢?似乎不应陷入如此恶性循环的怪圈。

   为何实际运行水温远低于热媒没计温度时,也可达到设计室温?主要是由于实际配置的散热面积,均不同程度地偏大于理论所需散热面积。根据理论推导和实际工程运行验证,对于设计水温95/70℃的系统,当散热面积偏大10%时,运行水温约可为90/65℃;当偏大20%时,运行水温约可为85/60℃;当偏大30%时,运行水温约可为82.5/57.5℃; 当偏大40%时,运行水温约可为80/55℃。由于设计保守等各种因素,一般系统的散热面积均会偏大30%以上。[1]

免费打赏
woshifengye
2008年09月22日 11:25:49
22楼
楼主真是辛苦了,学习了:time:
回复
liuelong
2008年09月22日 15:17:43
23楼
很有参考价值,值得我们学习,是一份好图纸,从中可以学会很多有用的专业知识!
回复
dugang.5
2008年09月26日 15:32:39
24楼
确实能学到不少东西,谢谢楼主!
回复
echua
2008年09月26日 16:50:38
25楼
支持楼主这样原创的帖子,对于工程实践的问题剖析得较为深入,对我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回复
ayan1214
2008年10月23日 10:37:23
26楼
内容是很多,但是真正有用的很少,没有讲到实处,做采暖设计,应该多去看看 标准的图集,比如天津标 05N1,里面有很多对采暖的做法 和一些计算方法,给大家推荐下,还有使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2版,今天新出的 ,大家去看下 很有帮助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