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后浇带”可以减少设缝?
sun2006
sun2006 Lv.3
2006年05月14日 19:53:22
只看楼主

框架结构长度超过60m时,最好设置“后浇带”可以减少设缝。这句话我不是很理解,各位解释解释~~~

框架结构长度超过60m时,最好设置“后浇带”可以减少设缝。
这句话我不是很理解,各位解释解释~~~
免费打赏
杨晓亮
2006年05月14日 20:17:45
2楼
因为超过45米就应该设伸缩缝,但是如果设了后浇带的话这个数字可以放宽,一般多设几个后浇带就可以不设缝了,因为后浇带起了缝的作用。
回复
cmh_163
2006年05月15日 06:58:16
3楼
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应力和砼收缩应力产生的,设置后浇带主要是解决以上应力的,在后浇带处砼浇注之前每一段(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的砼收缩应力已经释放的差不多了,一般在后浇带砼中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以解决温度应力。为了连续施工加快施工进度现在很多工程都采用“加强带”(无缝设计)。
回复
sun2006
2006年05月15日 08:40:43
4楼
楼上两位都说得很有道理~~~
楼上说得更是深入~~~谢谢你们!
对于楼上的“加强带”是怎么做法的?
回复
旅行者
2006年05月15日 14:42:01
5楼
是55米而不是45米
回复
sun2006
2006年05月15日 18:14:05
6楼
 一.关于超长结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1.1条中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55m,而7.1.2条则规定当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或采取能减小混凝土温度变化或收缩的措施且有充分依据的,伸缩缝间距可适当增大。这两条使我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较难把握。工程实例中超过55m 就设置伸缩缝,这显然是很难保证的,但采取后浇带分段施工后究竟应控制房屋长度多少而不至于产生裂缝等不良现象呢?笔者认为这取决于各地区的温差及混凝土不同的收缩应力。按照苏州地区的经验,单层房屋超过55m在70m以内时,采取设置施工后浇带及相应的构造加强措施后,不设置伸缩缝是可行的,这在笔者长期的工程实践中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多个工程均未产生严重的裂缝。但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对梁柱配筋进行概念上的调整。首先是长向板钢筋应双层设置,并适当加强中部区域的梁板配筋,笔者认为中部区域作为一个中点必然受较大应力,而两侧梁柱,特别是边跨的柱配筋必须加强以抵抗温度应力带来的推力,而超长结构在角部容易产生的扭转效应也须我们在设计中对角部结构进行加强。当框架结构超过70m时,笔者认为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才能不设置伸缩缝,譬如说采用预加应力,掺入抗裂外加剂等等,而且作为超过70m 的结构,必须对温度及收缩裂缝采取定量的分析,并相应施加预应力,这在许多工程实例中应用的效果也是众目共睹的。如果对超长结构,不能有效的分析清楚受力情况,笔者建议还是应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毕竟建筑上缝只要处理得当还是不影响观瞻的。
引自:
  http://co.163.com/r_pd_136469_4.htm
回复
ymy31
2006年05月20日 11:58:16
7楼
何为“加强带”?
回复
earthxoy
2006年08月18日 13:18:33
8楼
http://co.163.com/r_pd_136469_4.htm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