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相毗邻的区域,雨水管段设计流量的计算:关于第2个管段的计算,在教材中为Q2-3=(Fa+Fb)q2 ,本人认为应该是Q2-3=Faq1+Fbq2 。两式的区别是:前者认为转输流量为Faq2既当全部雨水流过第2管段时的暴雨强度与A地汇水面积的乘积。后者认为转输流量为Faq1既达到降雨历时时的暴雨强度与A地汇水面积的乘积。后者得数应大于前者。请高人指点哪一个正确!谢谢。
在互相毗邻的区域,雨水管段设计流量的计算:关于第2个管段的计算,在教材中为Q2-3=(Fa+Fb)q2 ,本人认为应该是Q2-3=Faq1+Fbq2 。两式的区别是:前者认为转输流量为Faq2既当全部雨水流过第2管段时的暴雨强度与A地汇水面积的乘积。后者认为转输流量为Faq1既达到降雨历时时的暴雨强度与A地汇水面积的乘积。后者得数应大于前者。请高人指点哪一个正确!谢谢。
2楼
为啥没人回答呢?请各位指教啊!顶起!
回复
3楼
我也不太明白 共同学习
回复
4楼
暴雨强度q与降雨历时t有关系,t越大 q越小,t=t1+mt2,t1是地面集水时间,t2是管渠内流行时间,所以t里面包含了管渠内流行时间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暴雨强度q的大小,所以书上的那种方法是正确的。
书不在手边 所以 具体的影响过程记不得了
还求 高手指点
回复
5楼
雨水设计流量需要考虑管中流行时间,而每个管段的管中流行时间不同,相应的降雨历时就不一样,也就导致每个管段计算的暴雨强度不同。
估计是这么个意思,因为楼主所写的公式看不大明白,也没解释那些符号的含义。不过估计楼主是要问这么个内容,答得不对请包涵
回复
6楼
好复杂啊,看着都晕
回复
7楼
同意地板、地下室的意见。第2个管段的雨水设计流量(Q2-3)=第2个管段的设计暴雨强度(q2)x设计的综合径流系数(ψ)x第1、2两个管段的汇水面积(F1+F2)。
回复
8楼
你是在跟今年新出的注册教材叫板吧。
你说的两种算法,2011版注册教材都有。看看教材的说法吧。
回复
9楼
第一种计算方法正确,因为降雨历时越大,暴雨强度越小,所以计算后段流量应以后段暴雨强度乘以全部面积。
第二种方法也不能说完全错误,只是他没考虑管道的折减,计算结果偏大,不经济。
回复
10楼
以上只是大致算法,要是到施工图阶段不根据实际地形了,而且一般的管段都留有余地的
按我的理解,课本上面的分析只是说明计算的方法,到具体的工程中是需要具体分析的,但是地块的雨水是通过预留管进到主管的,所以不会扣得那么细,毕竟这只是经验公式。连预留管也要计算,你预留的管实际中有的可能没有用到。象你那么说,那这段管不是用大了。这个理论的确是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只是经验公式。大概算法。
回复
11楼
这是概念性错误啊,不能这么理解!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