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变形缝的结构怎么建模?
jiegouxiaosheng
2011年02月11日 22:29:25
只看楼主

对于超长结构,当设置变形缝后,在建模时是不是也要分成单独的两个或者多个部分来分别计算呢?如果是分开计算,那基础呢? 联合部分是不是要手算?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是分开建模,那梁柱又要自己重新手工归并了吧或者还是有其他建模方法,请各位达人不吝赐教。谢谢

对于超长结构,当设置变形缝后,在建模时是不是也要分成单独的两个或者多个部分来分别计算呢?
如果是分开计算,那基础呢? 联合部分是不是要手算?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是分开建模,那梁柱又要自己重新手工归并了吧

或者还是有其他建模方法,请各位达人不吝赐教。谢谢
免费打赏
zhangxuejin1016
2011年02月14日 15:48:32
12楼
一结构如果带变形缝则理论上必须分开建模,分开计算,地下部分可以总体建模计算,计算结果以分开的为准,这是必须的!
回复
conan0818
2011年02月14日 23:06:13
13楼
我之前做过的几个工程都是分开建模的,最后多塔定义下
回复
ct010203
2011年02月15日 09:43:30
14楼
上部分开建模型分别单独计算,基础合到一起计算
回复
yjf-2001
2011年02月15日 09:47:12
15楼
要看个人处理习惯。要说准确性,肯定分开算更精确些,但是绘制施工图时,一起建模生成的图,特别是板图,一起画是便捷快速的。本人做法是先一起建模计算,然后再分成独立的,画图时用整体计算结果,再用独立计算的结果来复核。
回复
david396213
2011年02月15日 10:18:11
16楼
一般做法是分开建,梁自己归并一下,基础荷载叠加算一下就行了,不想手算就找些小软件算一下就行了。
回复
xuchuanrun09
2011年02月15日 10:28:13
17楼
一般都是分开建模吧,基础一起算!
回复
x_u_bin111
2011年02月15日 10:30:17
18楼
一结构如果带变形缝地上部分分开建模,分开计算,基础按联合基础计算
回复
vvsing
2011年02月15日 10:39:17
19楼
分开计算背风面会多出风荷载。应该一起建模,设置多塔,同时调整satwe里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形系数为0,表示背风面不考虑风荷载。
回复
hblqwrj1
2011年02月15日 11:45:41
20楼
我是上部结构先建整体模型,再复制后改为分体模型计算,分开画图,搞个结构分区图就行了,基础用整体计算画图
回复
muyangwf
2011年02月15日 12:56:49
21楼
这种情况我们会经常遇到,有些人认为分开建模,有些人认为要一起建模然后定义多塔。这两种都可以实现,但是我们要搞清楚这两种有什么区别,我们要注意什么。首先,这种超长结构我们通常做法是上部设置了抗震缝或者只是减小温度变形的伸缩缝,下部则在缝下面的基础做成一个整体。这么做了,那么上部就是两个独立的结构,地震作用时是相互独立的,可以自由震动,既然是相互独立的结构,那么我们肯定可以分开建模,分别计算,查看相应的各种指标,但是由于我们两个单体是紧挨在一起的,缝如果很小,我们可以认为重叠面的风荷载为零,如果用pkpm那么我们就要修改风荷载,如何实现,在satwe中有两种方法:一就是修改水平风荷载,一般是在相应方向的风荷载折减到相应的体形系数(0.8),这种可能对正风是对的,负风则不对,但是我们一般取得时包络值,所以这样就可以了,别忘记在第8项时打钩。第二种就是在多塔定义中区定义遮挡。本人青睐于第二种。分开建模还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在设计基础的时候不太方便用JCCAD,那这时候我们另外再把它们组装起来后单独设计基础。关于一起建模,这时候我们就要注意了要定义多塔,而且要设置遮挡定义。这时候周期比不适用,不是简单的找到第一扭转周期/第一平动周期了。我们必须找到同一塔楼的第一扭转周期/第一平动周期,在结构振动图中查看。这样相对正确,更加好的我们还是要分开建模后来看。我做过一个实际工程的比较,11层楼的框剪结构,分开建模时左单体的T3/T1=0.888/1.09=0.815,一起建模时左单体的T3/T1=0.8945/1.1=0.813。我认为理论上应该是一样的,结果却稍微有些不同,也许是软件计算精度的问题导致的。一起建模的好处就是容易出施工图,基础设计也方便。如果是用ETABS等软件,那就不存在这些问题,没有什么多塔不多塔德东西,风荷载只要给相应的面上施加就行,基础可以用SAFE软件来计算,当然这我只是局限于给模型做过计算和分析,而没有实际设计过。本人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青睐于第一种,即分开建模,这样不容易出错,虽然后处理有点麻烦,但是概念清晰。总之,我想说的就是在实际设计中我们有好多种方法来进行,采用哪种都行,关键是要注意相应的优点和缺点,尤其要注意它的潜在的危险性,结构么,把握好整体一个度就行,该注意的一定要注意就行。另外还要一定要熟悉软件,都有一定的适用性。以上是我的一点愚见,也许有不对之处,经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muyangwf 于 2011-2-15 12:59 编辑 ]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