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到株洲航电枢纽时的照片
echun1226
echun1226 Lv.6
2011年01月22日 02:33:31
来自于工地图片
只看楼主

简介 湘江是国家规划确定的内河水运主通道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湘江宝贵的水运资源,发展水运,调整区域综合运输结构,为紧张的陆路运输合理分流,促进湖南省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1989年至1994年,在国家计委、交通部的支持下,对湘江下游的城陵矶至株洲257km 河段实施了湘江航运建设一期工程,对航道进行了大规模整治,达到了国家三级,即千吨级船舶通航的航道标准。   1995年至2000年,实施了湘江航运建设二期工程,建成了大源渡航电枢纽,使衡阳至大源渡枢纽62km航道渠化,也达到通行千吨级船舶的航道标准。但是,大源渡至株洲120km航道仍只能通行300t级船舶,成为千吨级航道不能全线贯通的"瓶颈"。

简介
湘江是国家规划确定的内河水运主通道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湘江宝贵的水运资源,发展水运,调整区域综合运输结构,为紧张的陆路运输合理分流,促进湖南省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1989年至1994年,在国家计委、交通部的支持下,对湘江下游的城陵矶至株洲257km 河段实施了湘江航运建设一期工程,对航道进行了大规模整治,达到了国家三级,即千吨级船舶通航的航道标准。
  1995年至2000年,实施了湘江航运建设二期工程,建成了大源渡航电枢纽,使衡阳至大源渡枢纽62km航道渠化,也达到通行千吨级船舶的航道标准。但是,大源渡至株洲120km航道仍只能通行300t级船舶,成为千吨级航道不能全线贯通的"瓶颈"。
  株洲航电枢纽工程是在1994年完成湘江一期工程和2000年完成湘江二期工程中的大源渡航电枢纽工程后,为了沟通湘江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已建成的上、下两段千吨级航道,消除"瓶颈",在株洲至大源渡之间再建一个梯级,渠化株洲枢纽至大源渡枢纽的航道,使湘江从衡阳至城陵矶257km航道全线达到千吨级通航标准,是湘江下游航道开发建设中早已规划的一个重要的梯级渠化工程。 工程建设规模株洲航电枢纽工程是湖南省"十五"期间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我国第三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内河航道建设项目。
构成
株洲枢纽位于株洲市上游24km处的湘江空洲滩,坝址因江心的空洲岛将河床一分为二。枢纽由大坝、船闸、电站、坝顶公路桥四部分组成,建设规模如下:
大坝:由左汊11孔泄水闸,右汊13孔泄水闸和空洲副坝(210m土坝)组成,全长约764m。24孔泄水闸每孔宽20m,每孔安装20′12.5m弧形门,液压启闭。
  船闸:布置在枢纽右汊右岸阶地。包括船闸上引航道、下引航道、船闸等建筑物。船闸设计水头10.8m,闸室平面尺度为180m′23m,门槛水深3.5m,能一次通过一顶四艘千吨级顶推船队,年通过能力1260万t。
  电站:布置在左汊左岸河床。电站安装5台单机容量28MW,总容量140MW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多年平均发电量6.64亿kWh。
  坝顶公路桥:枢纽建跨越电站、24孔泄水闸顶和船闸上闸首的公路桥一座,桥长847m,桥面宽12m,可通行20t汽车。
效益
  枢纽工程总投资19.46亿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亿美元,约合8.27亿元人民币,占工程总投资的43%。株洲航电枢纽工程规模宏大,工程量大,其中主体土建工程土石方总开挖量达487万m3,土石方总填筑量355.8万m3,浇筑混凝土77.42万m3,基础灌浆9800m,安装机电和金属结构13000t。株洲航电枢纽工程建设总工期5年,工程于2002年8月开工建设, 2004年12月,将实现船闸正式通航。2005年3月,电站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2006年12月,整个枢纽工程完工投产。是一项以通航为主,航电结合,兼顾交通灌溉等效益的综合性工程。
航运
  株洲航电枢纽建成后,渠化株洲枢纽至大源渡航道96km,与大源渡枢纽渠化的62km航道相衔接,并利用大源渡和株洲两个枢纽水库的航运调节库容,调增株洲枢纽至湘潭段的枯水流量,使大源渡至株洲120km原五级航道,全部提高到通行一顶四艘千吨级船队的三级航道标准。使衡阳至城陵矶439km的航道,以三级通航标准全线贯通。真正成为一条与长江相连,实现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的水运主通道,大大提高湘江的航运条件和通过能力。对改善湖南省综合运输条件,促进沿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电
  株洲航电枢纽建成后,将新增装机容量14万kW,新增年发电量6.6亿kWh,为株洲市提供质量良好的电力,对株洲市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加上已投产的大源渡枢纽电站,共拥有装机容量达26万kW的发电能力,每年可获得12亿kWh电量的发电收入,除能偿还世界银行贷款外,两个电站的资金积累,将进一步增强"以电促航"的能力,为我省航运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使我省水运事业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交通
  株洲枢纽坝顶公路桥沟通左岸京珠高速和右岸1815省道公路的联系,为株洲县提供了交通便利条件,有利于株洲县人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
灌溉
  株洲枢纽形成的水库,使沿岸农田灌溉水源充足,水位抬高后,对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有利,使约10万亩农田受益。
环境
  株洲枢纽水库宽阔的水域环境和稳定的水位,对发展水产养殖业十分有利。特别是枢纽处在长株潭湘江风光带末端优越的地理位置,枢纽具有现代气息的宏伟建筑和优美的水库景观,为长、株、潭金三角地区增光添彩,与远近驰名的空灵寺及其他景观交相辉映,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DSCN1593.JPG


DSCN1594.JPG


DSCN1595.JPG

免费打赏
echun1226
2011年01月22日 02:43:10
2楼
网速不快,再传一些!
回复
sgslinyz
2011年01月25日 16:16:27
3楼
很好的工程照片,学习了。建成后环境恢复治理得很漂亮啊。
回复
hebe5871
2011年01月25日 20:50:42
4楼
株州航电,听说国,一直没去成
回复
逅子
2011年01月29日 09:01:30
5楼
很好的工程照片,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305mdam
2011年01月29日 18:01:02
6楼
漂亮,很好的工程照片,谢谢楼主!
回复
sg.liang
2011年01月30日 16:39:56
7楼
俺也在做航电枢纽
回复
freestar
2011年01月31日 17:00:06
8楼
不错的照片,谢谢分享!
回复
ych1995
2011年02月06日 19:18:11
9楼
不错的照片,学习了。
回复
张定
2011年02月08日 15:26:37
10楼
很好的工程照片,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艾溪
2011年02月09日 09:52:16
11楼
应该是弧形闸门,多少孔的,我看挺多的饿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