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0日,我国首轮100兆瓦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在北京开标,央企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在两个项目中投出0.6101元/千瓦时最低电价,再一次让参与竞标的民企目瞪口呆,这一价格接近内陆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在业内人士看来,该报价短期内只有亏损。 中电投再次最低价逼内陆风电 此次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于今年5月启动,共有4个项目,都在江苏。 据了解,参与投标的公司大多数为央企,包括大唐电力、国电电力、华电国际、华能和中电投旗下各个新能源子公司,以及中海油、中广核、中节能、河北建设和京能公司等。
中电投再次最低价逼内陆风电
此次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于今年5月启动,共有4个项目,都在江苏。
据了解,参与投标的公司大多数为央企,包括大唐电力、国电电力、华电国际、华能和中电投旗下各个新能源子公司,以及中海油、中广核、中节能、河北建设和京能公司等。
从投标书内容看,中电投在此次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中的东台和大丰两个项目中,投出0.6101元/千瓦时的最低投标价;在滨海和射阳两个项目中的投标价分别为0.6119元/千瓦时和0.6559元/千瓦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的最低投标价格,几乎与陆上风电最高上网标杆价0.61元/千瓦时持平。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虽具有风速高、风资源稳定、发电量大等特点,但因其技术和所处的运行环境远较陆上风电复杂,因此其发电成本应比前者更高。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认为,这次招标企业的报价有些偏低。史立山同时称,这个水平的电价,对促进海上风电发展起到里程碑作用。
相关专家表示,企业在这次招标中电价偏低,按照目前的海上风电建设成本和技术水平,0.8~0.9元/千瓦时的报价较为合理。
我国沿海省份工业发达、耗电量大,同时缺少传统资源,电力供应始终难以完全满足。除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沿海省市,风能发电是未来发展可替代能源的主要方向。
据记者了解,中国陆上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远离沿海用电负荷中心。即使未来实现内陆风能大省并网发电,长距离输电至东部沿海城市,会受到智能电网建设进度的制约。相比之下,如果发展靠近用电负荷的海上风电,则没有上述制约。
事实上,东部沿海风能发电已有先例:我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的税后上网电价为0.978元/千瓦时。该项目总投资约23.65亿元,今年7月实现并网发电。
数据显示,经过2004年以来的连年翻番,截至去年年底,我国陆地风电装机已经超过2500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二。目前,我国内陆四类资源区的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
海上风电由于运行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我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按照正常规律,海上风电电价应高于内陆电价。
据悉,此次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后,国家能源局将进行一周左右的评标,最终结果可能在9月底之前公布。然则对于月底公布的中标结果,众多民企代表的意见出乎意料的一致,“此次依旧是央企转入新能源的围猎场”。
这种“统一”想法的产生源于近期前两次光伏招标中央企“华丽”的战绩。早2009年3月22日的第一轮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敦煌10兆瓦光伏电站的开标会上,虽然有50家企业买走标书,但第二轮进入商务标的13家企业均为国有企业,如华能、龙源电力、中广核、国投电力等。
光伏特许权招标阴影
2010年8月10日,光伏280兆瓦技术标开标,国电、中电投、大唐、华能、华电“五虎将”以及“四小龙”中的中广核、国投电力和国华电力等50家企业递交标书135份,争夺13个光伏电站的特许经营权,期限均为25年。
8月16日,价格标揭开面纱,几乎每个项目都有十余家企业“围抢”,最冷门的内蒙古阿拉善项目,也有7家公司竞标。同时,逾65%的报价集中在每千瓦时0.9~1.2元的区间,而平均报价降至1.036元/千瓦时,较“敦煌项目”的1.354元下调23.5%。
“我以为,‘地板价’也不过九角上下,但第一轮唱标时,我就听到了一个八角六分。更不可思议的是,随后每轮唱标,竟然都有好几个七八角的超低价。”一位参与竞标的地方发电集团负责人感慨道。
曝光的报价表显示,所有项目的最低价均跌破1元/千瓦时,最高不过0.9907元/千瓦时,最低0.7288元/千瓦时,由同属中电投集团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和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分别竞标青海共和30兆瓦项目和新疆和田20兆瓦项目时报出。
此外,逾七成的最低报价降至0.85元以内。根据招标文件,若上网电价与技术方案报告、财务评价报告一致,报价最低者即为中标方。然而,2008年8月14日,发改委核定的内蒙古鄂尔多斯以及上海崇明光伏电站的上网电价则高达4元/千瓦时。两年时间,78.8%的直线降幅让业界一片哗然。
“价低者得标,有待商榷,至少还得请专家委员会投票表决,一来保证项目质量,二来保护合理利润。” 专攻能源转换与光伏物理的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所长沈辉告诉记者,以国内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准,1元/千瓦时的价格才算“凑合”,而且,仅限于阳光资源丰富的西部。
事实上,去年4月28日,无锡尚德、英利集团等13家太阳能电池制造厂商曾联名通过“推动光伏发电‘一元工程’建设倡议书”,希望力争在2012年将光伏发电的成本降至1元/千瓦时。由于此次竞标的所有项目将于2012年建成使用,接近1元的报价显然更为业内认同。
同时,目前多晶硅凶猛的价格涨势也注解了“七八角钱”的离谱。截至8月中旬,多晶硅的现货价格已突破50万元/吨,较5月初高涨30%。受此影响,近两月来,光伏发电组件普遍提价15%。长江证券的一位新能源分析师据此推算,“有赚头”的上网电价已接近1.2元/千瓦时。
这是许多制造商共同的疑惑。在一遍又一遍的盘算过成本之后,他们把合理的解释归结为:因为开出最低价的,是国有大型电力集团。在13个项目报出的最低价中,仅中电投系子公司就独占6个,华能、国电等国有大型电力集团也各有斩获。而光伏民营企业却几乎销声匿迹。
控制电价冲动
记者了解到,在“特许招标”的标书中,并没有排他性的条款,也就是说每家企业都可以和多家进行捆绑竞标。所以,通过多线布局寻找最优化的捆绑方案,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电价,是业界普遍认可的制胜法宝。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家都希望尽可能多的与其他企业捆绑,提高中标的可能性。” 国电风电设备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秦明表示。
企业希望控制电价达到中标目的,并非毫无依据。
此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就表示,“在这次招标中,电价只占六成因素,其余四成比重要看投标企业出具的经营管理方案是否科学合理。”
他解释,虽然能否中标并不完全取决于电价,但国家能源局希望通过竞争性招标,建立良好市场环境,推进装备研发并降低开发成本。在政府补贴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电价仍是竞标的主要参考因素。
王骏此言的背景是,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规定,我国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超出火电标杆电价的部分,由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
目前,在我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项目中,最终确定的税后上网电价为 0.978元/千瓦时。那么,以火电平均标杆电价0.3元/千瓦时为标准,就意味着海上风电每发一千瓦时的电,国家财政就要拿出将近0.7元/千瓦时的补贴。
即使是与2009年7月,我国根据区域风资源划分的四类风资源标杆电价,即每千瓦时0.51元、0.54元、0.58元、0.61元相比,海上风电也几乎没有竞争力。
“在海上风电增加的成本中,大部分来自海上运输吊装的费用。”明阳风电副首席整机技术工程师张学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根据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公司测算,在我国海上风电场项目中,风机只占到总成本的35%,其他成本来自于建设安装、运行维护、并网、管理和回收等部分,其中,建设安装占24%,运行维护占22%。
不过尽管建设安装在成本中所占比重如此之大,短期内这部分也没有太大的可能降低。以风电发展更具规模的欧洲为例,海上风电技术成本及运输吊装也占到总成本的49%,机械成本占21%,海上电缆和变压器的成本占16%。
“我们还没到降低成本的阶段,‘特许招标’就是为了摸一摸成本。”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告诉记者。
“虽然大幅度降低成本是不可能的任务,但与已经握有相对成熟安装技术的企业捆绑,在竞标电价上,还是可以有一定的优势。”上述了解明阳风电且关注海上风电发展情况的人士表示。
民营企业的期盼
自2003年开始推行风电项目特许权建设方式,虽然为中国风电[0.81 1.25%]装机容量跃居亚洲第一奠定了基础,但“最低价者得之”的模式也导致了另一结果的出现——民营资本几近全面出局、赢利模式的模糊、大量风电无法上网。
而根据招标规则要求,投标者可以投多个项目、多个标段,组件厂商可独立投标,而投资商必须捆绑组件厂商。因此,自央企围标的结果背后,民企更多的将在二级设备市场展开激烈的争夺。
事实上,民企对国有资本欲拒还迎。一方面,国企进来,以极强大行政资源及财力,可迅速打开光伏发电新兴市场。另一方面,民企又惧怕国企以取得项目、抢占优质资源为出发点,而不是以项目投资收益为出发点,这种非理性出价导致竞标价格与合理水平相差甚远。
专家认为,“特许权项目招标不应简单的以‘低价者得之’为标准,而应该设置合理的IRR水平、参照国际市场行情、每个季度的发电量等标准,这样才能驱动信托、保险、民营资本等资金进入,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与市场的健康运行才能并行不悖”。
“中国的政策可能不具备西班牙及意大利有20%的利润,但至少有像基建这样10%的利润回报,才能支撑起这个市场的成长,并驱动民企进入。”上述专家说。
赛维LDK高管认为,“目前民营资本进入除了国家政策扶持外,更需要金融创新工具的引入。光伏电站的投资类似建设高速公路,需要好的赢利模式,使得信托与保险等机构进入,民营方面才可有金融支撑。”
而单从技术市场监督来看,证券分析师有其看法。由于海上风电对风力发电机组有特殊的要求,渤海证券分析师李新渠表示,预计此次招标将以3MW机型为主,2MW及2.5MW机型因单机容量太小,即使经过改进,应该不会有太大份额。此外有分析师表示,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全部采用华锐风电3MW机型,已在上月正式并网发电。从目前看来运行良好,此次招标可能会参考该项目经验。
到目前为止,国内有能力量产3MW机型并且有运营经验的公司,只有华锐风电和金风科技,其他厂商则多处于研发阶段。因此业内人士表示预计此次招标,很有可能是华锐风电和金风科技两家公司获得大部分份额。
转自风能 http://www.windpower.cn/news/hangye/2010/1113/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