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基础知识要点
zhuhui0545
zhuhui0545 Lv.6
2006年03月04日 18:16:10
只看楼主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philosophy)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 world view)和方法论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2.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为人们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即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philosophy)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 world view)和方法论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2.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为人们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即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这一基本问题,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意义

(1)它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2)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materialism)和唯心主义(idealism)的含义

(1)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2)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

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simple materialism);(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metaphysical materialism);(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dialectic materialism)和历史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

(1)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subjective materialism)和客观唯心主义(objective materialism);(2)唯心主义之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zhuhui0545
2006年03月04日 18:16:41
2楼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Marxist philosophy)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1)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2)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3)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的原则;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回复
zhuhui0545
2006年03月04日 18:16:58
3楼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它十分重视科学技术领域的一切成就。研究和概括现代科技革命的成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则是推动现代科技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推动作用

(1)现代科技革命中一系列重大成果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2)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3)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引入哲学领域,使哲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发生变革。

3.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2)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哲学论证;(3)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正确分析和解决现代科技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Marxist philosophy)是在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比较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2.西方现代哲学(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结果,除了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这一根本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中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因而中国人民比较容易接受和体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丰富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便利的思想桥梁和理论途径。

3.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中,毛泽东和邓小平是最杰出的代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最辉煌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伟大飞跃。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

1.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赋予党的根本性质、宗旨和任务以新的内涵,指明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途径,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历史性课题,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2.它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重大课题的认识,突出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强调全面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动力,提出三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武器。

3.它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

4.它把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以一系列新的科学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是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南。

回复
zhuhui0545
2006年03月04日 18:17:23
4楼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1)它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它指出物质具有可知性,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3)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1)把实践纳入到对物质的理解,既把物质范畴拓展到社会历史领域,又深化了对自然物质的理解,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2)把实践纳入到对物质的理解,人成为客观物质过程的实际参与者,人在自己所进行的客观物质活动中内在地认识物质,这就彻底地解决了物质的可知性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本体论与能动反映论的统一;(3)把实践作为一个必要因素包含到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中,把能动性贯注到物质运动过程中,就能从物质过程的内部来理解事物发展的辩证法,真正把物质的客观性及其发展的辩证性统一起来,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

1.物质( substance)与运动(motion)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运动与静止

(1)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relative motionlessness)是辩证统一的;(3)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复杂多样的。

(三)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物质运动具有时空特征,并且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中才能进行。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2.时间(time)和空间(space)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objectivity of time & space)。

3.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4.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
回复
zhuhui0545
2006年03月04日 18:17:57
5楼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实践观是统一的。



2.实践(practice)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有二: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一般本质;(2)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3.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

(1)客观现实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4.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2)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4)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5.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1)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2)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practice)及相互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与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人和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2.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包括:

(1)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

(2)主体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因素;

(3)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主体能力结构中的这些要素都是人的本质力量。

实践主体的社会结构可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个层次,不同的主体之间也发生着相互关系。

3.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对于实践的客体要从两方面去理解:

(1)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自身的客观性方面;(2)客体又不是与客观事物相等同的概念,只有那些进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

4.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在这之间还有一中介,这就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纵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5.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1)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这种相互作用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

(2)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三)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目的性是实践的基本特征之一。

2.实践主体根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

(四)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1.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从时间上看,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从空间上看,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2.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一切都处在盲目的相互作用之中。人类世界则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是被人的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它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人类世界的独特性就是它的主体性及其对主体实践活动的依赖性。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4.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回复
zhuhui0545
2006年03月04日 18:18:39
6楼
三、意识(consciousness) 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1.意识的产生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2.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表现在:

第一,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的形式有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这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它们的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

第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

第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虚假的主观映象(如鬼神观念)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再次,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1)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2)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3)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

(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the principle of material universality)的内容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它是反对二元论或多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以及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有力武器。

(2)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者的着眼点有所不同,解放思想着眼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因为它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反映论的根本要求;(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6.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前进,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回复
zhuhui0545
2006年03月07日 18:00:44
7楼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relation)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联系是客观的。

(1)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2)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3)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4)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3.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

(1)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2)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3)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4)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二)联系与系统

1.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主要特征:

(1)系统的整体性;(2)系统的结构性;(3)系统的层次性;(4)系统的开放性

(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

1.中国传统哲学认为“物无孤立之理”;

2.“阴阳”、“八卦”之说;

3.古代哲人“五行”说;

4.在老子和庄子哲学中的“道”。

(四)世界的永恒发展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

1.唯物辩证法不仅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2.世界是联系的,又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联系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3.运动、变化、发展( motion, change and development)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五)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1.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意义:

(1)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2)对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回复
zhuhui0545
2006年03月07日 18:01:08
8楼
(六)规律( rule)及其客观性

1.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



(1)规律是本质的联系;(2)规律是必然的联系;(3)规律是稳定的联系;(4)规律是客观的联系。

2.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七)现象和本质( phenomenon and essence)

1.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2.本质和现象的区别:

(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

(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

(3)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4)现象是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5)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feint)与错觉( illusion)不是一回事。

3.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1)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2)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八)必然性( inevitability)和偶然性(chanciness)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2)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

(1)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2)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

(3)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2)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会产生三种错误观点:

(1)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

(2)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把一切看成是纯粹偶然的,根本否认必然性,它既会导致唯意志论,也会导致宿命论;

(3)既承认必然性,也承认偶然性,但认为有些事情是纯粹必然的,有些事情是纯粹偶然的,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看成是没有联系的两种孤立的现象。

(九)原因和结果( reason and result)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关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2.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

3.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2)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3)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十)可能和现实( probability and reality)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1)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2)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2.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情况:

(1)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2)要区分现实的可能和非现实的可能(抽象的可能)( realistic possibility and unrealistic possibility) ( abstract possibility);

(3)要区分两种(好或坏)可能性。

3.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两个内容不同的范畴,具有明显的区别;

(2)可能性和现实性紧密相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十一)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

(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前进过程;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上的变更,没有质的飞跃;

(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把事物的变化看作是单纯外力推动的结果。

2.在实际工作中坚持辩证法,必须注意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

回复
zhuhui0545
2006年03月07日 18:01:28
9楼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一)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1.事物发展的过程,经由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2.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3.质(quality)和量(quantity)的统一为度(limit)。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2.量变和质变(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hange)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1)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而且可以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1)量变中渗透质变;(2)质变中渗透量变。

4.唯物辩证法关于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5.质、量互变原理的意义:

(1)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2)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3)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

(三)事物发展中的肯定( assertiveness)和否定(negation)及其辩证关系

1.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辩证的否定是决定性的环节。

2.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3.肯定和否定不仅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

(四)辩证的否定观及方法论意义

1.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否定就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2.辩证的否定(dialectic negation)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1)它是我们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学依据;

(2)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回复
zhuhui0545
2006年03月07日 18:01:45
10楼
三、对立统一规律(the rule of antinomy and unity)

(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实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

2.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中心线索,是各个规律和各对范畴的实质;

3.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是辩证认识的实质;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二)矛盾(contradiction)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矛盾即对立统一。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人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5.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2.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

(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第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第二,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而实现的。

(4)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universality and peculiarity of contradiction)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1)每个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运动形式各有其自身特殊的矛盾;

(2)在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特殊矛盾;

(3)各种矛盾及矛盾诸方面在矛盾总体中各具有不同的特性,表现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

(4)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4.全面地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仅是理解和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

(五)主要矛盾( major contradiction)和非主要矛盾( minor contradiction)、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the main and non-main facets of contradiction)

1.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1)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

(2)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

2.不论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其对立的双方中总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此相应的便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的非主要方面。一般说来,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非主要方面对矛盾总体的变化、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也会互相转化。

3.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dichotomy and main contradiction)结合起来。

(六)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1.中国哲学家历来认为“万物莫不有对”。

2.中国哲学家还提出了“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解决矛盾的辩证方式。

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和谐的辩证法,“两极相联”、“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等矛盾观曾对欧洲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产生过深远影响
回复
zhuhui0545
2006年03月07日 18:02:04
11楼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认识( knowledge)的发生和本质



(一)认识的发生

1.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必要性和可能性。

2.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

3.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二)认识的本质、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是: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三)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 information)、选择、重构(reconstruction)的关系

1.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信息的过程。

2.在主体对客体进行能动反映的过程中,选择机制起着重要作用。

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也离不开建构。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

(2)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2)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五)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1.行先于知,由行致知。

2.知之明也,因知进行。

3.以行验知,以行证知。

4.知行并进,相资为用。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