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价格原理和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本课程主要内容是:投资体制与融资,工程经济及财务,项目管理,法律法规,合同管理等内容。在这门课中大家将接触到许多新鲜的概念,例如:时间价值理论,价值工程理论等。对于搞工程的同志来说还需要学习许多财务知识。过去几年中考试未过的人,许多是没有学好财务知识导致本科和案例差几分及格。希望大家学好新知识,这对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本科另一个难点是法律法规。它所占的篇幅很少,但涉及范围广泛,考点分散,在整本书中所占的分值比较大,而且书中内容理解性的少,记忆性的多,对于这一章要多用些功夫。另外还要多注意全国人大、国务院、计划委员会、建设部、造价师协会发布的法律、规章和文件。比如说今年的考试就涉及到了建标[2003]206号文中的内容。
第一讲 价格原理和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本课程主要内容是:投资体制与融资,工程经济及财务,项目管理,法律法规,合同管理等内容。在这门课中大家将接触到许多新鲜的概念,例如:时间价值理论,价值工程理论等。对于搞工程的同志来说还需要学习许多财务知识。过去几年中考试未过的人,许多是没有学好财务知识导致本科和案例差几分及格。希望大家学好新知识,这对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本科另一个难点是法律法规。它所占的篇幅很少,但涉及范围广泛,考点分散,在整本书中所占的分值比较大,而且书中内容理解性的少,记忆性的多,对于这一章要多用些功夫。另外还要多注意全国人大、国务院、计划委员会、建设部、造价师协会发布的法律、规章和文件。比如说今年的考试就涉及到了建标[2003]206号文中的内容。
下面先说一下在这本书的学习中应该注意到的一些问题和方法。造价师已经考了几年了,考试难度每年都有所增加,书中一目了然的内容已经很难考到了,所以我们对大纲中要求的熟悉、了解、掌握的内容要一视同仁,不要认为了解的内容很难考到,实际上了解的内容有很多也是考点。另外我们在学这本书的时候一定要做大量的题。我们在看书的时侯可能对上面的内容感觉很熟悉,一合上书就两眼茫然了,那么通过做题来加强对书上内容和知识点的刺激,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做题而做题,那样就没什么意义了。我们每做一道题就要弄明白一道题,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我来说一下这本书中各章节在考试中所占的大概分值,以期大家在学习中有所侧重。
一.内容提要
这节课我们要讲解第一章第一节价格原理和第二节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
二.重点.难点
价格的基本原理、工程造价的有关概念。
三.内容讲解
大纲要求:
(一)熟悉价值、价格的概念和支配价格运动的规律;
(二)熟悉工程造价的有关基本概念;
第一章 工程造价管理概论
本章考核知识点有:
(1)熟悉价值、价格的概念和支配价格运动的规律。
(2)熟悉工程造价的有关基本概念。
(3)掌握工程造价的有关基本概念。
(4)熟悉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5)熟悉工程造价咨询及其管理制度。
本章属于新大纲的增加部分,2004年占8题,共10分。2005年的考核重点有:
(1)掌握价值、价格的概念和价格的作用、价格的构成。
(2)掌握工程造价的概念、特点、作用和计价特征。
(3)掌握工程管理造价的基本内容,国外造价管理的特点。
(4)掌握造价工程师执业的素质要求、技能结构和执业。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功能、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资质等级、标准及执业范围。
第一节 价 格 原 理
一、价格的形成
价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商品价值。
(一)价值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因此,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商品价值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商品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二是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所创造出的价值。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又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价值。
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在价格中表现为物质资料耗费的货币支出;劳动者创造的补偿劳动力的价值V,表现为价格中的劳动报酬货币支出;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m,在价格中表现为盈利。前两部分货币支出形成商品价格中的成本。由此可见,价格形成的基础是价值。
例:商品的价值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构成,其中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商品价格中表现为( )。
A.劳动报酬货币支出
B.企业所获取的利润
C.劳动报酬货币支出和赢利
D.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答案:C
(二)价格形成中的成本
1、成本的经济性质
成本是指商品在生产和流通中所消耗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它属补偿价值的性质,是商品价值中C和V的货币表现。生产领域的成本称为生产成本,流通领域的成本称为流通成本。
价格形成中的成本不同于个别成本。价格形成中的成本是社会平均成本,但企业的个别成本确系形成社会成本的基础。社会成本是反映企业必要的物质消耗支出和工资报酬支出,是各个企业成本开支的加权平均数。企业只能以社会成本作为商品定价的基本依据,以社会成本作为衡量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
2、成本在价格形成中的地位
成本在价格形成中的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是价格形成中的最重要的因素。
(2)成本是价格最低的经济界限。
(3)成本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价格。
3、价格形成中的成本是正常成本
正常成本是指反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消耗的成本,也即商品价值中的C和V的货币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正常成本是指新产品正式投产成本,或是新老产品在生产能力正常、效率正常条件下的成本。非正常因素形成的企业成本开支属非正常成本。非正常成本一般是指:新产品试制成本,小批量生产成本,其他非正常因素形成的成本。在价格形成中不能考虑非正常成本的影响。
(三)价格形成中的盈利
价格形成中的盈利是价值构成中的m的货币表现,它由企业利润和税金两部分组成。
(四)影响价格形成的其他因素
价格的形成除取决于其价值基础之外,还受到供求和币值等因素的影响。
1、供求对价格形成的影响
商品供求状况对价格形成的影响,是通过价格波动对生产的调节来实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种含义是商品的社会需要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市场供求状况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总产品中的分配是否和社会需要相一致。从短时期看,供求决定价格;而从长时期看,则是价格通过对生产的调节决定供求,使供求趋于平衡。
2、币值对价格形成的影响
价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价值,这就决定影响价格变动的内在因素有二:一是商品的价值量,二是货币的价值量。在币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值量增加,必然导致价格的上升;反之价格就会下降。在价值量不变的条件下,货币的价值量增加,价格就会下降;反之价格则会上升。因此,币值稳定,价格也会稳定。
除币值和供求对价格的形成产生影响之外,土地的级差收益和汇率等也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商品价格的形成产生影响,甚至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价格的形成。
二、价格的职能
所谓价格职能,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在国民经济中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就其生成机制来看,商品价格职能可分为基本职能和派生职能两部分。
(一)价格的基本职能
1、表价职能
价格的最基本职能就是表现商品价值的职能。表价职能是价格本质的反映表价职能虽然是在商品交换中通过货币媒介产生的,但价格执行表价职能既在商品交换中,又不在商品交换中。表价职能在商品交换中,使价格成为交换双方完成经济行为的主要条件,也可以衡量商品交换经济效果和功能要求的满足程度。在非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价格的表价职能则主要是向市场主体传递信息,是提供他们进行市场行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2、调节职能
如果说价格的表价职能是价格本质的反映,那么,价格的调节职能就是价格本质的要求,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
所谓价格的调节职能,是指它在商品交换中承担着经济调节者的职能。一方面,它使生产者确切地而不是模糊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了解了自己商品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别;了解了商品价值实现的程度,也即商品在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另一方面,价格的调节职能对消费者而言,既能刺激需求,也能抑制需求。
(二)商品价格的派生职能
商品价格的派生职能是从上述两项基本职能派生出来的,它包括价格的核算职能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职能。
1、核算职能
价格的核算职能是以表价职能为基础的。
2、分配职能
价格的分配职能是由价格的表价职能和调节职能所派生的。
12楼
(二)单一方案——独立型方案评价
对方案自身的经济性的检验叫作“绝对经济效果检验”,如果方案通过了绝对经济效果检验,就认为方案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是值得投资的。否则,应予拒绝。
对于独立方案而言,不论采用哪种经济效果指标,其评价结论都是一致的。
(三)互斥型方案评价
互斥方案经济效果评价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考察各个方案自身的经济效果,即进行绝对(经济)效果检验;二是考察方案的相对最优性,称为相对(经济)效果检验。
1、静态评价方法
互斥方案静态分析常用增量投资收益率、增量投资回收期、年折算费用、综合总费用等评价方法进行相对经济效果的评价。
(1)增量投资收益率。
增量投资所带来的经营成本上的节约与增量投资之比就叫增量投资收益率。
对比方案年经营费之差,也可用年净收益之差表示。当相对比的两个方案生产率相同时,即年收入相同时,它们年经营费的节约额,实质上就是它们年净收益额之差。
增量投资收益率R(2-1)为:
R(2-1)=(C1-C2)/(I2-I1)=(A2-A1)/(I2-I1)
如果计算出来的增量投资收益率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此时,投资大的方案就是可行的,反之,投资小的方案为优选方案。
(2)增量投资回收期。增量投资回收期,就是用经营成本的节约或增量净收益来补偿增量投资的年限。
对互斥方案采用增量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增量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时,投资大的方案为优选方案;反之,投资小的方案为优选方案。
(3)年折算费用。运用年折算费用法,只需计算各方案的年折算费用,即将投资额用基准投资回收期分摊到各年,再与各年的年经营成本相加。
在多方案比较时,可以方案的年折算费用大小作为评价准则,选择年折算费用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年折算费用法计算简便,评价准则直观、明确,故适用于多方案的评价。
(4)综合总费用。方案的综合总费用即为方案的投资与基准投资回收期内年经营成本的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Sj=Ij+Pc×Dj
方案的综合总费用即为基准投资回收期内年折算费用的总和。
综合总费用法是一种既考虑了劳动占用,又考虑了劳动消耗的评价方法。在方案评选时,综合总费用为最小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2、动态评价方法
(1)计算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对于计算期相同的互斥方案,常用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净现值(NPV)。对互斥方案评价,首先剔除NPV<0的方案,即进行方案的绝对效果检验;然后对所有NPV>0的方案比较其净现值,选择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在工程经济分析中,如果方案所产生的效益相同(或基本相同),但效益无法或很难用货币直接计量时,对互斥方案的比较常用费用现值PW替代净现值进行评价。为此,首先计算各备选方案的费用现值PW,然后进行对比,以费用现值较低的方案为最佳。
2)增量内部收益率(△IRR)。
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IRR是两个方案各年净现金流量的差额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应用△IRR法评价互斥方案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计算各备选方案的IRRj,分别与基准收益率ic比较。IRRj小于ic的方案,即予淘汰;
②将IRRj≥ic的方案按初始投资额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③按初始投资额由小到大依次计算相邻两个方案的增量内部收益率△IRR,若△IRR>ic,则说明初始投资大的方案优于初始投资小的方案,保留投资大的方案;反之,若△IRR<ic ,则保留投资小的方案。直至全部方案比较完毕,保留的方案就是最优方案。
3)净年值(NAV)。在互斥方案评价时,只须按方案的净年值的大小直接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最优可行方案。在具体应用净年值评价互斥方案时常分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当给出“+”、“-” 现金流量时,分别计算各方案的等额年值。凡等额年值小于0的方案,先行淘汰,在余下方案中,选择等额年值大者为优。若各方案的等额年值均为“-” 时,择其绝对值小者为优。
第二种情况,当只给出“-” 的现金流量时,即只给出投资和年经营成本或作业成本时,计算的等额年值也为“-” 值,此时,择其绝对值小者的方案为优。这种情况就是通常所说的年费用(AC)。
当项目所产生的效益无法或很难用货币直接计量,即得不到项目具体现金流量的情况时,可以用年费用(AC)比较法替代净年值(NAV)进行评价。即通过计算各备选方案的等额年费用(AC),然后进行对比,以年费用(AC)较低的为最佳方案。
(2)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
l)净年值(NAV)。
通过分别计算各备选方案净现金流量的等额年值(NAV)并进行比较,以NAV ≥ 0且NAV最大者为最优方案。
2)净现值(NPV)。
常用的比较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和研究期法。
①最小公倍数法(又称方案重复法)。最小公倍数法是以各备选方案计算期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比选方案的共同计算期,并假设各个方案均在这样一个共同的计算期内重复进行。对各方案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进行重复计算,得出各个方案在共同的计算期内的净现值,以净现值较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②研究期法。以相同时间来研究不同期限的方案就称为研究期法。
研究期的确定一般以互斤方案中年限最短或最长方案的计算期作为互斥方案评价的共同研究期。通过比较各个方案在共同研究期内的净现值来对方案进行比选,以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计算期比共同研究期长的方案,要对其在共同研究期以后的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合理的估算,以免影响结论的正确性。
③无限计算期法。如果评价方案的最小公倍数计算期很大,为简化计算,则可以计算期为无穷大计算NPV,NPV最大者为最优方案。
3)增量内部收益率(△IRR)。用增量内部收益率进行寿命不等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时,需要首先对各备选方案进行绝对效果检验。对于通过绝对效果检验(NPV、NAV大于或等于零,IRR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的方案,再用计算增量内部收益率的方法进行比选。
(四)其他多方案评价
其他多方案评价,包括互补型、现金流量相关型、组合—互斥型和混合相关型等类型的方案评价。
1、互补型方案经济效果评价
经济上互补而又对称的方案可以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综合体”来考虑。
2、现金流量相关型方案经济效果评价
对现金流量相关型方案,首先确定方案之间的相关性,对其现金流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作出准确的估计。对现金流量之间具有正影响的方案,等同于独立方案看待;对相互之间具有负影响的方案,等同于互斥方案看待。然后根据方案之间的关系,把方案组合成互斥的组合方案,然后按照互斥方案的评价方法对组合方案进行比选。
回复
13楼
第五讲 设备更新及不确定性分析
一.内容提要
这节课主要介绍第二章第三节设备更新方案比选和第四节不确定性分析。
二.重点.难点
1、设备更新方案比较的特点和原则、设备的经济寿命、更新方案的比较、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比较。
2、盈亏平衡分析的原理,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和经济含义,敏感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概率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三.内容讲解
大纲要求
熟悉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第三节 设备更新方案比选
一、设备更新方案比选的原则
(一)设备更新的概念
设备更新是对在用设备的整体更换,也就是用原型新设备或结构更加合理、技术更加完善、性能和生产效率更高、比较经济的新设备,来更换已经陈旧、在技术上不能继续使用或在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设备。就实物形态而言,设备更新是用新的设备替换陈旧落后的设备;就价值形态而言,设备更新是设备在运动中消耗掉的价值的重新补偿。设备更新是消除设备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重要手段,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尽快地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设备更新决策问题,就其本质来说,可分为原型更新和新型更新。
原型设备更新是简单更新,就是用结构相同的新设备去更换有形磨损严重而不能继续使用的旧设备。
新型设备更新是以结构更先进、技术更完善、效率更高、性能更好、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更少的新型设备来替换那些技术上陈旧、在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设备。
(二)设备更新方案比选的原则
在设备更新方案比选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不考虑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就是过去已支付的靠今后决策无法回收的金额。在进行方案比选时,原设备的价值应按目前实际价值计算,而不考虑其沉没成本。
2、不要简单地按照新、旧设备方案的直接现金流量进行比较
3、逐年滚动比较
该原则意指在确定最佳更新时机时,应首先计算现有设备的剩余经济寿命和新设备的经济寿命,然后利用逐年滚动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二、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
(一)设备的寿命
现代设备的寿命,不仅要考虑自然寿命,而且还要考虑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1、设备的自然寿命
设备的自然寿命,又称物质寿命。它是指设备从投人使用开始,直到因物质磨损而不能继续使用、报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它主要是由设备的有形磨损所决定的。
2、设备的技术寿命
设备的技术寿命,又称有效寿命。它是指从设备开始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延续的时间,也即是指设备在市场上维持其价值的时期。技术寿命主要是由设备的无形磨损所决定的,它一般比自然寿命要短。科学技术进步越快,技术寿命越短。
3、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的经济寿命,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具体言之,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团继续使用经济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它是由维护费用的提高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决定的。设备的经济寿命就是从经济观点(即成本观点或收益观点)确定的设备更新的最佳时刻。
(二)设备的经济寿命估算
确定设备经济寿命的方法可以分为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两种。
1、静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
静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就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计算设备年平均成本。使设备年平均成本为最小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
2、动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
动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就是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情况下计算设备的净年值NAV或年成本AC,通过比较年平均效益或年平均费用来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
(三)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
由于新设备方案与旧设备方案的寿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等的,各方案在各自的计算期内的净现值不具有可比性。因此,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主要应用的仍然是净年值或年成本。
三、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比选
(一)设备租赁的概念
设备租赁是指设备使用者(承租人)按照合同规定,按期向设备所有者(出租人)支付一定费用而取得设备使用权的一种经济活动。设备租赁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1)融资租赁。即租赁双方承担确定时期的租让和付费义务,而不得任意中止和取消租约。贵重的设备(如车皮、重型机械设备等)宜采用这种方式。
回复
14楼
(2)经营租赁。即租赁双方的任何一方可以随时以一定方式在通知对方后的规定期限内取消或中止租约。临时使用的设备(如车辆、仪器等)通常采用这种方式。
对于承租人来说,设备租赁与设备购买相比的优越性在于:
1)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既可用较少资金获得生产急需的设备,也可以引进先进设备,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2)可享受设备试用的优惠,加快设备更新,减少或避免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风险;
3)可以保持资金的流动状态,防止呆滞,也不会使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恶化;
4)保值,既不受通货膨胀也不受利率波动的影响;
5)手续简便,设备进货速度快;
6)设备租金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能享受税上的利益。
其不足之处则在于:
1)在租赁期间承租人对租用设备无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故承租人无权随意对设备进行改造,不能处置设备,也不能用于担保、抵押贷款;
2)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所交的租金总额一般比直接购置设备的费用要高,即资金成本较高;
3)长年支付租金,形成长期负债;
4)租赁合同规定严格,毁约要赔偿损失,罚款较多等。
(二)影响设备租赁或购买的主要因素
企业在决定进行设备投资之前,必须详细地分析项目寿命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情况,确定以何种方式投资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为此,需要首先考虑以下因素:
(1)项目的寿命期或设备的经济寿命。
(2)租赁设备需要付出租金,租金的支付方式包括租赁期起算日、支付日期、支付币种和支付方法等内容,它对租金额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借款需要按期付息、到期还本;分期购买需要按期支付利息和部分本金。
(3)当企业需要融通资金取得设备时,究竟是向金融机构借款,还是通过融资租赁取得资金,或是采取发行企业股票或债券来融资最简便省时。
(4)企业的经营费用减少与折旧费和利息减少的关系,租赁的节税优惠等。
(5)企业是需要长期占有设备,还是只希望短期需要这种设备。
(三)设备租赁与购置分析
1、设备租赁与购置分析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和技术状况,提出设备更新的投资建议;
第二步:拟定若干设备投资、更新方案,包括:①购置(包括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购买);②租赁。
第三步:定性分析筛选方案,包括:①分析企业财务能力。②分析设备技术风险、使用维修特点。
第四步,定量分析并优选方案。
2、设备租赁与购置的经济比选方法
(1) 设备租赁的净现金流量。采用设备租赁的方案,没有资金恢复费用,租赁费可以直接进入成本,其净现金流量为:
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租赁费用-税率×(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租赁费用)
其中,租赁费用主要包括:
1)租赁保证金。保证金一般是合同金额的5%,或是某一基期数的金额(如一个月的租金额)。
2)租金。
3)担保费。
对于租金的计算主要有附加率法和年金法。
(2)购买设备的净现金流量。与租赁相同条件下的购买设备方案的净现金流量为:
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成本-设备购置费-税率×(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折旧)
(3)设备租赁与购置的经济比选。对于承租人来说,关键的问题是决定租赁还是购买设备。而设备租赁与购置的经济比选也是一个互斥方案的选优问题。设备寿命相同时,一般可以采用净现值法;设备寿命不同时,可以采用年值法。无论采用净现值法还是年值法,均以收益效果较大或成本较少的方案为宜。
第四节 不确定性分析
一、不确定性分析及其作用
(一)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产生不确定性或风险的主要原因如下:
(1)项目数据的统计偏差
(2)通货膨胀
(3)技术进步
(4)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
(5)其他外部影响因素
如政府政策的变化,新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等,均会对项目的经济效果产生一定的甚至是难以预料的影响。
(二)不确定性分析的概念
不确定性的直接后果是使方案经济效果的实际值与评价值相偏离,从而按评价值作出的经济决策带有风险。为了分析不确定因素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应根据拟建项目的具体情况,分析各种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或者测算数据误差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以估计项目可能承担不确定性的风险及其承受能力,确定项目在经济上的可靠性。
这里所说的不确定性分析包含了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两项内容,严格来讲,两者是有差异的。其区别就在于一个是不知道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或不知道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由此产生的问题称为不确定性问题;另一个是知道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概率,由此产生的问题称为风险问题。
(三)不确定性分析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效果的影响,提高项目的风险防范能力,进而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除对项目进行确定性分析以外,还很有必要对项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四)不确定性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常用的不确定分析方法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
一般来讲,盈亏平衡分析只适用于项目的财务评价,而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则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二、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是在一定市场、生产能力及经营管理条件下,通过对产品产量、成本、利润相互关系的分析,判断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适应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故亦称为量本利分析。
(一)基本的损益方程式
量本利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成本和产品数量的关系为基础,它们通常被称为成本性态研究。所谓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对产量的依存关系。在这里,产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水平的标志量。当产量变化以后,各项成本有不同的性态,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固定成本是不受产量影响的成本。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增长而成正比例增长的成本。混合成本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其分解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这样,全部成本都可以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在一定期间把成本分解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后,再把收入和利润加过来,成本、数量和利润的关系就可以统一于一个数学模型。这个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为:
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税金
回复
15楼
(二)盈亏平衡分析
所谓盈亏平衡分析,就是将产量或销售量作为不确定因素,通过计算企业或项目的盈亏平衡点的产量(销售量),据此分析观察项目可以承受多少风险而不致发生亏损。根据生产成本及销售收人与产量(或销售量)之间是否呈线性关系,盈亏平衡分析又可进一步分为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通常只要求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
(1)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2)生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从而使总生产成本成为生产量的线性函数;
(3)生产量变化,销售单价不变,从而使销售收人成为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4)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
1、用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BEP(Q)
BEP(Q)=年固定总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增值税)
2、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
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是指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占企业正常销售量的比重。所谓正常销售量,是指正常市场和正常开工情况下,企业的销售数量也可以用销售金额来表示。
BEP(%)=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
进行项目评价时,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常常根据正常年份的产品产量或销售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产品价格和销售税金等数据来计算。即:
BEP(Q)=年固定总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及附加-年增值税)
3、用销售额表示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额BEP(S)
单一产品企业在现代经济中只占少数,大部分企业产销多种产品。多品种企业可以使用销售额来表示盈亏临界点。
BEP(S)=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年固定总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增值税)
此公式既可用于单品种企业,也可用于多品种企业。
4、用销售单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P)
如果按设计生产能力进行生产和销售,BEP还可以由盈亏平衡点价格BEP(P)来表达,即:
BEP(P)=年固定总成本/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增值税
盈亏平衡点反映了项目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越低,达到此点的盈亏平衡产量和收益或成本也就越少,项目投产后的盈利的可能性越大,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强。
三、敏感性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的概念
投资项目评价中的敏感性分析,是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预测项目主要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项目评价指标(如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确定评价指标对该因素的敏感程度和项目对其变化的承受能力。
敏感性分析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两种。
(二)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分析指标
如果主要分析方案状态和参数变化对方案投资回收快慢的影响,则可选用投资回收期作为分析指标;如果主要分析产品价格波动对方案超额净收益的影响,则可选用净现值作为分析指标;如果主要分析投资大小对方案资金回收能力的影响,则可选用内部收益率指标等。
如果在机会研究阶段,可选用静态的评价指标,常采用的指标是投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如果在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已进入了可行性研究的实质性阶段,经济分析指标则需选用动态的评价指标,常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通常还辅之以投资回收期。
2、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
3、分析每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分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
4、确定敏感性因素
根据分析问题的目的不同,一般可通过两种方法来确定敏感性因素。
(1)相对测定法。即设定要分析的因素均从确定性经济分析中所采用的数值开始变动,且各因素每次变动的幅度(增或减的百分数)相同,比较在同一变动幅度下各因素的变动对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据此判断方案经济评价指标对各因素变动的敏感程度。反映敏感程度的指标是敏感系数(又称灵敏度),是衡量变量因素敏感程度的一个指标。
(2)绝对测定法。即假定要分析的因素均向只对经济评价指标产生不利影响的方向变动,井设该因素达到可能的最差值,然后计算在此条件下的经济评价指标,如果计算出的经济评价指标已超过了项目可行的临界值,从而改变了项目的可行性,则表明该因素是敏感因素。
5、方案选择
如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对不同的投资项目(或某一项目的不同方案)进行选择,一般应选择敏感程度小、承受风险能力强、可靠性大的项目或方案。
四、概率分析
(一)概率分析及其步骤
概率分析又称风险分析,是利用概率来研究和预测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概率分析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1)选定一个或几个评价指标。通常是将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作为评价指标。
(2)选定需要进行概率分析的不确定因素。
(3)预测不确定因素变化的取值范围及概率分布。
(4)根据测定的风险因素取值和概率分布,计算评价指标的相应取值和概率分布。
(5)计算评价指标的期望值和项目可接受的概率。
(6)分析计算结果,判断其可接受性,研究减轻和控制不利影响的措施。
(二)净现值的期望值
所谓随机变量就是这样一类变量,我们能够知道其所有可能的取值范围,也知道它取各种值的可能性,但却不能肯定它最后确切的取值。
期望值是在大量重复事件中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值,换句话说,是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各种可能取值出现的概率。
(三)决策树法
决策树法特别适用于多阶段决策分析。
决策树一般由决策点、机会点、方案枝、概率枝等组成,其绘制方法如下:
首先确定决策点,决策点一般用“口”表示;然后从决策点引出若干条直线,代表各个备选方案,这些直线称为方案枝;方案枝后面连接一个“O”,称为机会点;从机会点画出的各条直线,称为概率枝,代表将来的不同状态,概率枝后面的数值代表不同方案在不同状态下可获得的收益值。为了便于计算,对决策树中的“口”(决策点)和“O” (机会点)均进行编号。编号的顺序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回复
16楼
第六讲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一.内容提要
这节课主要介绍第二章第五节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二.重点.难点
熟悉生命周期成本的构成、分析方法、步骤及作用。
三.内容讲解
大纲要求
熟悉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第五节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
(一)工程寿命周期
工程寿命周期是指工程产品从研究开发、设计、建造、使用直到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影响工程寿命周期的因素比较多,一般可归纳为:
1、物理磨损
物理磨损是指工程产品在闲置或者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性磨损。主要表现在工程产品外观以及内部结构的逐渐破损。
2、经济磨损
随着工程产品使用年限的增加或者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继续使用该产品将在经济上变得不合理。这种由合理变为不合理的过程就是一种经济磨损的过程。
3、功能和技术磨损
一方面,随着工程产品使用年限的增加或者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原有工程产品变得无法发挥其功能或者无法满足业主对其功能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社会上出现了技术更先进、生产效率更高、原材料及能源耗费更少的工程产品(如空调、照明、电梯……),使得原有工程产品在技术上显得落后。为了降低经营费用或者提高效率,而放弃或重置原有工程产品。
4、社会和法律磨损
由于人们非经济性的需求欲望变化引起的工程产品的磨损。
(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
在工程寿命周期成本(LCC,Life cycle cost)中,不仅包括资金意义上的成本,还包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
l、工程寿命周期资金成本
工程寿命周期资金成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济成本、财务成本,它是指工程项目从项目构思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直至工程寿命终结全过程所发生的一切可直接体现为资金耗费的投入的总和,包括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建设成本是指建筑产品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为止所投人的全部成本费用。使用成本则是指建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各种能耗成本、维护成本和管理成本等。从其性质上说,这种投入可以是资金的直接投入,也包括资源性投入,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从其投人时间上说,可以是一次性投入,如建设成本;也可以是分批、连续投入,如使用成本。
2、工程寿命周期环境成本
工程寿命周期环境成本是指工程产品系列在其全寿命周期内对于环境的潜在和显在的不利影响。工程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前者体现为某种形式的收益,后者则体现为某种形式的成本。
3、工程寿命周期社会成本
工程寿命周期社会成本是指工程产品在从项目构思、产品建成投人使用直至报废不堪再用全过程中对社会的不利影响。与环境成本一样,工程建设及工程产品对于社会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三)工程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
工程寿命周期成本是工程设计、开发、建造、使用、维修和报废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也即该项工程在其确定的寿命周期内或在预定的有效期内所需支付的研究开发费、制造安装费、运行维修费、报废回收费等费用的总和。在一般情况下,运营及维护成本往往大于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入。因此,在分析寿命周期成本时,首先要明确寿命周期成本所包括的费用项目,也就是必须列出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体系。
二、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一)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概念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又称为寿命周期成本评价,它是指为了从各可行方案中筛选出最佳方案以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而对项目方案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或者活动。换言之,“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是为了使用户所用的系统具有经济寿命周期成本,在系统的开发阶段将寿命周期成本作为设计的参数,而对系统进行彻底的分析比较后作出决策的方法”。
(二)寿命周期成本的评价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从追求寿命周期成本最低的立场出发,首先是确定寿命周期成本的各要素,把各要素的成本降低到普通水平;其次是将设置费和维持费两者进行权衡,以便确定研究的侧重点从而使总费用更为经济;第三,再从寿命周期成本和系统效率的关系这个角度进行研究。此外,由于寿命周期成本是在长时期内发生的,对费用发生的时间顺序必须加以掌握。
常用的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有费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费用法、权衡分析法等。
1、费用效率(CE)法
费用效率(CE)是指工程系统效率(SE)与工程寿命周期成本(LCC)的比值。其计算式如下:
费用效率(CE)=系统效率(SE)/寿命周期费用(LCC)=系统效率(SE)/设置费(IC)+维持费(SC)
(1)系统效率
系统效率是投入寿命周期成本后所取得的效果或者说明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的指标。如以寿命周期成本为输入,则系统效率为输出。通常,系统的输出为经济效益、价值、效率(效果)等。
(2)寿命周期成本
寿命周期成本为设置费和维持费的合计额,也就是系统在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
对于寿命周期成本的估算,必须尽可能地在系统开发的初期进行。
估算寿命周期成本时,可先粗分为设置费和维持费。至于如何进一步分别对设置费和维持费进行估算,则要根据估算时所处的阶段,以及设计内容的明确程度来决定。
费用估算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
l)费用模型估算法。费用模型是指汇总各项实际资料后用某种统计方法分析求得的数学模型,它是针对所需计算的费用(因变量),运用对其起作用的要因(自变量)经简化归纳而成的数学表达式。
2)参数估算法。这种方法在研制设计阶段运用。该方法将系统分解为各个子系统和组成部分,运用过去的资料制定出物理的、性能的、费用的适当参数逐个分别进行估算,将结果累计起来便可求出总估算额。所用的参数有时间、重量、性能、费用等。
3)类比估算法。这种方法在开发研究的初期阶段运用。通常在费用模型法和参数估算法不能采用时才采用,但实际上它是应用得最广泛的方法。
4)费用项目分别估算法。
在系统效率SE和寿命周期成本LCC之间进行权衡时,可以采用以下的有效手段:
l)通过增加设置费使系统的能力增大(例如,增加产量)。
2)通过增加设置费使产品精度提高,从而有可能提高产品的售价。
3)通过增加设置费提高材料的周转速度,使生产成本降低。
4)通过增加设置费,使产品的使用性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例如,使用简便,舒适性提高,容易掌握,具有多种用途等),可使售价和销售量得以提高。
2、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费用法
所谓固定费用法,是将费用值固定下来,然后选出能得到最佳效率的方案。反之,固定效率法是将效率值固定下来,然后选取能达到这个效率而费用最低的方案。
3、权衡分析法
权衡分析是对性质完全相反的两个要素作适当的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总体的经济性。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的重要特点是进行有效的权衡分析。通过有效的权衡分析,可使系统的任务能较好地完成,既保证了系统的性能,又可使有限的资源(人、财、物)得到有效地利用。
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中,权衡分析的对象包括以下五种情况:①设置费与维持费的权衡分析;②设置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③维持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④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的权衡分析;⑤从开发到系统设置完成这段时间与设置费的权衡分析。
回复
17楼
(l)设置费与维持费的权衡分析。
为了提高费用效率,该机加工产品生产线还可以采用以下各种有效的手段:
l)改善原设计材质,使维修频度降低。
2)支出适当的后勤支援费,改善作业环境,减少维修作业。
3)制定防震、防尘、冷却等对策,提高可靠性。
4)进行维修性设计。
5)置备备用的配套件、部件和整机,设置迂回的工艺路线,使可维修性得以提高。
6)进行节省劳力的设计,使操作人员的费用减少。
7)进行节能设计,节省运行所需的动力费用。
8)进行防止操作和维修失误的设计。
(2)设置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
1)进行充分的研制,使制造费降低。
2)将预知维修系统装人机内,减少备件的购置量。
3)购买专利的使用权,从而减少设计、试制、制造、试验费用。
4)采用整体结构,减少安装费。
(3)维持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
1) 采用计划预修,减少停机损失。
2)对操作人员进行充分培训,由于操作人员能自己进行维修,可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务费。
3)反复地完成具有相同功能的行为,其产生效果的体现形式便是缩短时间,减少用料,最终表现为费用减少。
(4)系统效率与寿命周期费用之间的权衡
在系统效率SE和寿命周期成本LCC之间进行权衡时,可以采用以下的有效手段:
l)通过增加设置费使系统的能力增大(例如,增加产量)。
2)通过增加设置费使产品精度提高,从而有可能提高产品的售价。
3)通过增加设置费提高材料的周转速度,使生产成本降低。
4)通过增加设置费,使产品的使用性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例如,使用简便,舒适性提高,容易掌握,具有多种用途等),可使售价和销售量得以提高。
(三)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的一般步骤
寿命周期成本评价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明确系统(对象)的任务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在于了解评价工程的基本情况,比如业主的目的或意图、业主的资金能力,明确业主对于工程产品的功能要求,特征、进度、成本、质量等总体要求等。
2、资料收集
(1)资料的搜集方法。
(2)资料的种类和内容。资料的种类与内容会随着系统的类型和资料的利用目的不同而不同。在评价寿命周期成本时通常需要的资料有:①市场分析资料(包括人力、物资、能源等价格);②用户的使用资料(包括历史数据、成本数据);③设计资料(包括各种成本之间存在的关系及其对寿命周期成本的影响);④可靠性、维修性资料;⑤制造、安装、试运行资料;⑥后勤支援资料;⑦费用计算用资料(如折现率、通货膨胀率等);⑧价值分析和降低费用的资料;⑨系统的计划和进度管理关系的资料。
(3)资料的分析和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应进行分析、归类,建立费用数据库,以便有效地加以利用。资料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l)开发新的系统。
2)修改现有系统的设计,修订维修方式,估计补充部件的产量等。
3)合理估算寿命周期成本。
3、方案创造
4、明确系统的评价要素及其定量化方法
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最终要根据系统的效率(有效度)和费用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5、方案评价
方案评价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评价方案的“粗筛选”。
(2)对经过“粗筛选” 剩下的方案进行有效度和费用的详细估算。
(3)用固定费用法和固定效率法进行试评。
(4)从效率和费用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选出最佳方案。
l)如果系统的效率和费用两个方面都是最优的,当然应选取该方案。
2)如果系统的效率相同,费用也没有大的差别,则需要通过分析定性因素来择优选用。
3)如果不存在各方面都是优秀的方案,则在最终决定哪个方案最佳时,应以与系统预期功能关系大的因素为依据。
6、编制评价报告
寿命周期成本评价的最终结果是提出的评价报告书。
(四)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和传统的投资计算法之间的比较
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系统的寿命周期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在不考虑技术细节问题的基础上,同过去传统的概念和工作方法相比,寿命周期评价法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①当选择系统时,不仅考虑设置费,还要研究所有的费用。
②在系统开发的初期就考虑寿命周期成本。
③进行“费用设计”,像系统的性能、精度、重量、容积、可靠性、维修性等技术规定一样,将寿命周期成本也作为系统开发的主要因素。
④透彻地进行设置费和维持费之间的权衡,系统效率和寿命周期成本之间的权衡,以及开发、设置所需的时间和寿命周期成本之间的权衡。
1、费用效率CE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如果CE公式的分子为一定值,可认为寿命周期成本越低越好。从这方面来看,CE公式和传统的成本法比较有着相同的基点。
2、回收期法的比较
回收期法同样可以进行寿命周期成本评价。但需注意的是,过去所用的投资回收期计算方法,是按用多少年能够回收投资额(即设置费)来考虑的。现在考虑的是多少年能够回收寿命周期成本总额,而寿命周期成本总额是由设置费和维持费所构成的。
(五)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1、假定项目方案有确定的寿命周期
2、由于在项目寿命周期早期进行评价,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3、进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高成本使得其未必适用于所有的项目
4、高敏感性使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受到影响
三、寿命周期成本评价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工程产品的功能在决策及设计阶段就基本确定,其寿命周期成本受影响最大的阶段也在决策及设计阶段。因此,决策及设计阶段也就成为工程产品成本可能节约和潜力最大的阶段,是工程产品成本控制的重点阶段。为此,做好决策及设计阶段的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寿命周期成本评价的实际应用还会给人们带来观念上的变化:
(1)建立系统效率的观念。
(2)建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观念。
(3)建立能量效率的观念。
(4)树立“追求系统经济性” 的基本思想。
四、运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的注意事项
1、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运用的前提
为了有效地运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要有以下三项重要前提:
①被评价的各项可供选择的方案所要达到的目标应是一致的;
②有数个被认为是与目标相符的方案;
③系统的利益、效率和费用等均可进行评价。
2、确切地表达系统目标
为了进行有意义的评价,必须明确作为系统目标所应满足的目的。
3、使利益和费用明确化
4、对耐用年限的处理
5、将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引用到评价计算之中
6、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1)确定哪些费用项目需要考虑通货膨胀,是作出决策时的重要问题。
(2)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中,开始对整个寿命周期的费用和系统效率都按当时的单价进行估算,称为开始年度价格(或不变价格)估算。之后,再计及必要的通货膨胀,按年度算出寿命周期成本值。
(3)作为膨胀率可使用物价指数。
(4)在系统的全寿命周期内,膨胀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正确的方法是逐年估算,但这样做会相当困难,因此,可以在一定的期间采用相同的膨胀率。
(5)假如考虑的对象是一个大系统,从开始规划到投入运行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以何时为通货膨胀的开始年度要充分加以考虑。
(6)通货膨胀率是一项具有最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最好进行敏感性分析。
7、树立寿命周期成本评价的意识
为了使寿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和具体计算得到重视,并在日常的决策中充分加以运用,需要有意识地予以推广。为此,应该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1)决策者的关心。
(2)形成核心。
(3)各部门负责人的设置。
(4)建立合理的寿命周期成本评价系统,并用以指导工作。
(5)提供资料的组织和系统。
回复
18楼
好东西,我太需要了
回复
19楼
好好,太好了!
回复
20楼
集中营
WORD版
回复
21楼
好好,太好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