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十一五”蓝图绘就 来自黄河网络
ynan_jiang
ynan_jiang Lv.4
2006年02月21日 08:53:49
只看楼主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这5年同时也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黄河上将会发生哪些事?治黄的预期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这些都是各界关注的问题。记者从1月11日闭幕的全河工作会议上获悉,黄委已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并号召全河职工,面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中各种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必须理清思路,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全面做好“十一五”时期各项重点治黄工作。  黄委明确了“十一五”时期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七大主要发展目标。①初步建成黄河下游防洪减淤体系,基本完成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塑造并稳定中水河槽,过流能力达到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基本控制游荡性河道河势,确保防御花园口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堤防不决口。②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体制,积极支持流域及相关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范行业间水权转换,进一步优化黄河水资源配置,使汛期输沙用水和非汛期河道基流基本得到保障,确保黄河不断流。③本着“先粗后细”的原则,集中治理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加强监测与监督,有效控制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力争“十一五”末进入黄河的泥沙在现有水平上再减少2亿吨。④加强水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排污入河许可等水资源保护制度,提升对污染物输移扩散的预测预报水平与能力,进一步完善建立应对突发性水污染的快速反应机制,千方百计遏制黄河水质恶化的趋势。⑤完善“三条黄河”科学决策场。着重对“原型黄河”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分析,“数字黄河”数学模拟系统建设、“模型黄河”实体模拟技术研制。借助“三条黄河”互动机制,力求在游荡性河床演变、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以及河口演变规律研究等方面获得新的突破。⑥营造一种尊重人才、尊重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建立一种让一切有志于黄河治理事业的人们愿意干事业、顺利干事业并且能够干成事业的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搭设舞台,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治黄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的治黄队伍。⑦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不断改善职工生活和生产条件。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这5年同时也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黄河上将会发生哪些事?治黄的预期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这些都是各界关注的问题。记者从1月11日闭幕的全河工作会议上获悉,黄委已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并号召全河职工,面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中各种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必须理清思路,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全面做好“十一五”时期各项重点治黄工作。

  黄委明确了“十一五”时期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七大主要发展目标。①初步建成黄河下游防洪减淤体系,基本完成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塑造并稳定中水河槽,过流能力达到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基本控制游荡性河道河势,确保防御花园口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堤防不决口。②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体制,积极支持流域及相关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范行业间水权转换,进一步优化黄河水资源配置,使汛期输沙用水和非汛期河道基流基本得到保障,确保黄河不断流。③本着“先粗后细”的原则,集中治理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加强监测与监督,有效控制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力争“十一五”末进入黄河的泥沙在现有水平上再减少2亿吨。④加强水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排污入河许可等水资源保护制度,提升对污染物输移扩散的预测预报水平与能力,进一步完善建立应对突发性水污染的快速反应机制,千方百计遏制黄河水质恶化的趋势。⑤完善“三条黄河”科学决策场。着重对“原型黄河”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分析,“数字黄河”数学模拟系统建设、“模型黄河”实体模拟技术研制。借助“三条黄河”互动机制,力求在游荡性河床演变、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以及河口演变规律研究等方面获得新的突破。⑥营造一种尊重人才、尊重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建立一种让一切有志于黄河治理事业的人们愿意干事业、顺利干事业并且能够干成事业的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搭设舞台,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治黄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的治黄队伍。⑦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不断改善职工生活和生产条件。

  为实现七大主要发展目标,黄委部署了“十一五”时期的八项重点工作。①黄河下游按照“稳定主槽、调水调沙,宽河固堤、政策补偿”的河道治理方略,推进防洪工程建设。续建完成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工程,加强游荡性河道河势演变规律的研究,完善陶城铺以上宽河道整治工程,同时进行调水调沙,恢复并维持中水河槽。开展滩区综合治理,努力建立政策补偿机制。加大东平湖蓄滞洪区建设力度,加大河口综合治理研究力度。进行黄河干流宁蒙河段、禹门口至潼关、潼关至三门峡等河段治理,积极实施渭河下游治理规划。继续大力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②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确保黄河不断流。积极推进《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条例》的出台,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实施流域与区域相结合以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用水管理,逐步形成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水权制度,大力开展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研究工作,继续加强“数字水调”系统建设。积极推进黑河控制性骨干工程建设。巩固提高黑河水量调度和治理成果,确保黑河水量调度任务完成。③继续构筑黄河粗泥沙处理的三道防线。加快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对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集中力量,规模治理,最大限度地拦截粗泥沙。同时,深入开展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积极实施小北干流放淤工程,研究“小花间”及黄河下游滩区及低洼地实施引洪放淤的可行性,继续进行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研究。④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古贤水利枢纽、河口村水库等前期工作步伐,积极推进以黄河干流七大控制性水利枢纽为主体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其联合调度运行机制的研究,努力实现其“1+1>2”的运行效果。⑤强力推进黄河水资源保护工作。建设黄河主要断面、取水口、排污口和支流入黄口水质监测网络,继续在省界断面和重点河段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初步形成现代化的水质和水生态监测体系。完成污染物输移扩散数学模拟系统建设,完善和强化水污染事件快速反应机制,推进受损水生态系统的修复试点工作。⑥进一步完善“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对黄河自然规律的认识。搭建支持资源共享、应用集成的应用服务平台,建成小花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和防汛业务流程的耦合系统。建成河口模型,加快黄土高原模型等“模型黄河”建设进度。⑦加强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⑧大力发展水电开发、供水、建筑施工、勘察设计、土地开发等黄河优势经济,逐步建立具有黄河特点的国有水利经营性资产的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改善基层单位的工作条件,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治黄队伍提供保障。

----------------------------------------------------------------------------------------大家讨论啊!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