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漕运图卷》,描绘一千多公里的运河全貌
礼貌的小蝌蚪
2024年06月18日 17:20:10
只看楼主

来源:中国大运河

|

作者:每日新报

  在天津博物馆,一幅长逾7米的国宝在静静堆叠历史的厚度。作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清乾隆《漕运图卷》细细描绘了中国大运河的全貌,展现出一千多公里的繁华漕运,筑造起 一段盛大的历史路线。   三岔河口 天津博物馆研究员陈克介绍:“清代漕粮主要依靠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运输,漕运被视为经济命脉。当时为了方便他们详细了解大运河水利工程状况,画师要绘制舆图呈送御览,这幅漕运长卷,因此应运而生。从这幅清乾隆《漕运图卷》,观众能看到清代大运河贯穿南北的漕运景象。”

 

在天津博物馆,一幅长逾7米的国宝在静静堆叠历史的厚度。作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清乾隆《漕运图卷》细细描绘了中国大运河的全貌,展现出一千多公里的繁华漕运,筑造起 一段盛大的历史路线。

  三岔河口

天津博物馆研究员陈克介绍:“清代漕粮主要依靠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运输,漕运被视为经济命脉。当时为了方便他们详细了解大运河水利工程状况,画师要绘制舆图呈送御览,这幅漕运长卷,因此应运而生。从这幅清乾隆《漕运图卷》,观众能看到清代大运河贯穿南北的漕运景象。”

 清乾隆《漕运图卷》局部

该图采用了平立面结合的鸟瞰式形象画法,将运河沿途的城市、山脉、河流、湖泊、闸坝、桥梁、村庄等地理景致精美地呈现在图上,连不同的水流都以多种颜色做区分,这种作画方式在漕运图中较为罕见。此外,画卷上的山川部分采用了石青、石绿等鲜艳的矿物质颜料绘制,在当时这些颜料都是十分昂贵的。

《漕运图卷》上,在运河两岸的村庄和城镇的中间有大量小楷文字,这些文字写明了城镇之间的里程数,因此可以通过这些判断两个城镇中间具体的航行时间,对于了解当时的城镇距离,以及航道信息均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

清乾隆《漕运图卷》真实反映了乾隆早期的河渠水利工程、漕运水道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信息量之大,让专家们对于它的研究一直都未间断。

“国宝里的大运河”全媒体报道由现代快报发起,联动北京广播电视台、每日新报、河北日报、齐鲁晚报、大河网、大皖新闻、都市快报等大运河沿线八省市主流媒体共同推出。中国大运河平台开设专题全程推出精彩报道。

每日新报记者 王轶斐 单炜炜/文 赵睿/摄、后期
编辑 | 张文颖 宋经纬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