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牙河、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水清岸绿,风光旖旎。记者 孙立伟 摄 一条河,穿越古今,纵贯南北,奔流不息。
子牙河、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水清岸绿,风光旖旎。记者 孙立伟 摄
一条河,穿越古今,纵贯南北,奔流不息。
编辑 | 张宁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大运河文化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天津,这座“运河载来的城市”,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大运河天津段北起武清区木厂闸,南至静海区九宣闸,全长182.6公里,流经静海、西青、南开、红桥、河北、北辰、武清7个区。其中,71公里长的南、北运河三岔口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天津段是见证漕粮河海联运历史和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在大运河历史和文化脉络中占据特殊重要地位。
2019年,国家层面出台《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2021年,出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天津市强化顶层设计,因地制宜、统筹推进,构建起“2+4+N”规划体系,“2”即《天津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天津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4”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4个专项规划,“N”即多个重点事项规划,努力把大运河天津段建设成为绚丽的文化带、绿色的生态带和缤纷的旅游带。
6月22日即将迎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值得铭记的时刻,一条汇聚南北、涵养津沽文脉的“文化河”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二楼,陈列着一艘12米长的明代沉船,无声讲述着昔日运河上“连樯集万艘”的繁荣景象。
“张湾明代沉船群是天津考古史上首次科学发掘的大运河沉船。馆内展出的是当时发掘出的2号沉船,同时还发掘出土了元、明、清时期不同质地文物及标本600余件,清晰地反映出文献记载中北运河的始建与使用的历史过程。”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展陈教育部助理馆员秦晓禾说。
近年来,天津大运河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在不断地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呈现出运河与这座城市相生相依的肌理,为保护、阐释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提供了考古实证。
在武清区河西务镇东西仓村,枕水而居、傍水生活的村民与大运河有着难以道尽的不解之缘。村口南侧,大运河十四仓遗址纪念碑赫然而立;广袤田野里,埋藏着“天下粮仓”百年岁月里的辉煌记忆。
依文献记载,十四仓遗址及其所处的河西务地区在元代设有漕运管理机构,也是元大都(今北京)外围最大的漕运仓储基地,共设有粮仓十四座。
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部李斌说:“我们通过阶段性野外考古工作,发现以东西仓村、蔡庄村和南仓村及周边区域为重心的遗迹集中分布区有3处,包括居住址、仓储、窑址等不同类型遗迹431处,调查采集元至清代各类不同质地文物标本100多件。此次考古工作,实证了元代河西务十四仓遗址是以大运河为依托,由各类相互关联遗迹构成的大型国家漕运仓储系统,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提供了考古支撑。”
近年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运河城市考古、运河仓储遗址考古、运河沉船考古、运河乡土墓葬考古、运河官窑遗址考古等方面相继取得系列新发现。“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和推进包括十四仓遗址在内的系列大运河考古工作,为解读中国大运河文化,阐释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和内涵作出考古贡献。”该中心负责人白俊峰说。
斗转星移,大运河进入了新的时空隧道。如何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古为今用,成为城市发展建设中必须面对的课题。
2017年,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对地铁4号线东南角车站建设项目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了宝藏——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为了保护好文化遗产,随后4年间,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后进行了3次考古发掘,市文物局多次组织召开专家现场咨询论证会。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发现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津城市考古的最重要发现。天津城市从金、元时起,因大运河而兴,天津卫故城遗址是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和基础,应实施原址原状保护和有效展示利用。
“我们既要满足地下文物保护需要,又要保证民生工程建设。”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克服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等困难,打造地铁4号线南段东南角站文物展厅。
在地铁建设中进行地下城墙遗址原址原位的保护与展示,在全国尚属首例。“当行人穿梭在现代化的地铁站台,能一眼看到这座城市600多年前的模样,瞬间穿越了,这将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体验!”天津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师李珂兴奋地介绍。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座“穿越古今”的文物展厅正在紧张地建设中,它为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双赢,增加了新的注解。
千载悠悠水,流淌古与今。运河沿线留存至今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大运河天津段拥有河道、水工设施、古建筑、古遗址、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我市大运河沿线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
我市根据大运河文化影响力,以大运河天津段现有和历史上最近使用的主河道为基础,统筹考虑遗产资源分布,合理划分大运河天津段的保护区、核心区和辐射区。大运河河道两岸各2000米内的核心区范围划定为核心监控区。
作家冯骥才在谈到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时说:“随着历史变迁,大运河的风光发生了很多变化,有些河段还在使用,有些河段已成遗迹。但是历史的大鸟飞走后,留下了很多美丽的羽毛。这些羽毛就是大运河的遗址遗迹,不容丢失。如果丢失了,就没法证实这只大鸟曾经飞过,所以我们必须把每片羽毛都保留好。”
运河汩汩,桃花灼灼。大运河不仅载来了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也让天津成为人文思想荟萃、引领风气之先的文化高地。中国近代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北洋大学堂就在这里诞生。
北洋大学堂旧址位于北运河畔桃花园至北洋园西侧,今天,在河北工业大学校内,现存两座教学楼和一座团城旧址。南大楼、北大楼的建筑风格融合了现代主义、古典主义、装饰主义,体现了20世纪30年代天津地区受到新建筑运动的影响,是研究当时建筑艺术的实物样本。团城整体为院落布局,东西两组平房建筑围成一个庭院,因其类似于一个小型城堡而得名。由于团城紧邻北运河,这里还曾作为北洋大学的自来水处理厂。
2019年,北洋大学堂旧址修缮工程启动,对南大楼、北大楼、团城及校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维修,恢复了原始面貌,完善了使用功能,增加了安全设施,延续了旧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旧址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在红桥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田立锋看来,学府、运河、桃柳堤、西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在桃柳堤种植桃柳,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植桃柳与栽培人才相结合,互为隐喻。所以无论时过多久,学子在感念母校的同时必然想到北运河与桃柳堤。”
“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时至今日,这首北洋校歌和北洋大学堂旧址虽历经百年风雨,但“兴学强国”的初心始终不变,青年人爱国奉献的精神代代传承。
近年,我市组织修缮了北洋大学堂旧址、文庙、广东会馆、西站主楼、独流木桥等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还在持续推进对天后宫宫门的修缮工程。
漫步运河两岸,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不再是沉睡的记忆,在科学保护中被注入了新的生命能量。这些有形的物质遗产在无形的历史积淀中赓续城市文脉,向人们生动地展示运河在这片沃土孕育的古今凝练的津沽文化、开放多元的河海文化、南北交融的民俗文化、中西荟萃的城市文化。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南北贯通的便利航运带来了众多能工巧匠,许多熠熠生辉的非凡技艺在天津诞生。据统计,大运河天津段流经区共有16项国家级、153项市级、298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大运河孕育了千年古镇杨柳青,运河水也浇灌出一朵艺术之花——杨柳青木版年画。明永乐年间,随着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和天津漕运的兴起,杨柳青成为南北商品交易的重要集散地,加之周边盛产杜梨木,非常适宜雕刻,杨柳青木版年画随之兴起,鼎盛时期呈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
杨柳青木版年画在保护传承中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2022年,天津杨柳青画社启动“老版复生”工程。画社副社长杨文说:“‘老版复生’工程是将社藏古版进行符合市场消费规律的研发,按照复制、创作、生产、设计等工种类别,分类进行艺术人才培养。在学习借鉴前人经验的过程中,不同工种互学互鉴,形成合力,攻克工艺难题,建立艺术评价标准,不断衍生出新的工艺。”
大运河不仅滋养了沿岸的千家万户,也孕育了古老而常新的中国智慧。
运河畔的泥土细腻且杂质少,是制作泥塑的上好材料。心灵手巧的手工艺人就地取材,“抟土拈来自有神”的泥人张彩塑由此诞生。历经百年传承,“泥人张”以造型写实、彩绘生动细腻闻名,是中国彩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记者走进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一组组作品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随着这段“中国梦娃”公益广告语的流行,取材于工作室的彩塑作品“梦娃”形象也红遍大江南北;作品《步步“灯”高》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以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主题展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延续和再生;作品《百年觉悟》再现了革命先辈“恰同学少年”的意气风发,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
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主任于波说:“近年来,工作室不断推出新人新作,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要为擦亮津味、津派文化品牌,讲好天津故事而努力。”
运河是水脉,亦是文化,还是人生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舌尖味道。
运河水润泽了静海区陈官屯的土地,也让这里获得了“蔬菜之乡”的美誉。纪执来自幼生活在陈官屯镇纪家庄村,在他看来,大运河不只是一条河,还是田地里一片绿油油的青麻叶大白菜,是“四六瓣”红皮大蒜一口咬下去满嘴的辛辣脆爽,更是老味冬菜炒鸡蛋、煮馄饨时散发出的阵阵香气。
作为市级非遗项目陈官屯冬菜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纪执来坚持几代人流传下来的传统冬菜制作技艺,全部采用人工切菜、晾晒、腌制和装坛,在制作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和经验的要求近乎苛刻。经年流转的传统技艺封存了独特的“运河味道”,也让陈家屯冬菜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让更多人看到、了解、喜爱非遗,让非遗走进人们的生活。自2015年开始,西青区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每两年举办一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来自京、津、冀、鲁、豫、皖、苏、浙8省(市)的非遗项目齐聚杨柳青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大运河非遗文化保护成果。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大运河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和阐释,不断提高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展示水平和传承活力。
大运河悠然流过千载,串联起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形态万千的民风民俗。昔日的运河为津沽大地载来了物产通达、百业兴盛,也积淀了南北交融、文化荟萃的厚重。今天,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正生机澎湃,不断丰富运河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文化记忆,继续书写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