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基础与基础工程 4.1沉降变形对上部建筑的影响 4.2桩身质量(地基处理强度)不符合要求 5 地下防水工程 5.1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 5.2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 5.3水泥砂浆防水层 5.4卷材防水层 6 砌体工程 6.1砌体裂缝 6.2砌筑砂浆饱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6.3砌体标高、轴线等几何偏差 7 混凝土结构工程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基础与基础工程
4.1沉降变形对上部建筑的影响 4.2桩身质量(地基处理强度)不符合要求
5 地下防水工程
5.1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
5.2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水
5.3水泥砂浆防水层 5.4卷材防水层
6 砌体工程
6.1砌体裂缝
6.2砌筑砂浆饱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6.3砌体标高、轴线等几何偏差
7 混凝土结构工程
7.1混凝土结构裂缝
7.2混凝土保护层偏差
7.3混凝土构件的轴线、标高等几何尺寸偏差
8 楼地面工程
8.1楼水泥地面起砂、空鼓、裂缝
8.2楼梯踏步阳角开裂或脱落、尺寸不统一
8.3厨、卫间楼地面渗漏水 做好管道吊模
8.4底层地面渗漏水
9 装饰装修工程
9.1外墙空鼓、开裂、渗漏
9.2顶棚裂缝、脱落
9.3门窗变形、渗漏、脱落 、外框和内扇密封条
9.4栏杆高度不够105CM、间距过大不超过11CM、连接固定不牢、耐久性差
9.5玻璃安全度不够 五性测试报告
10 屋面工程防水保温蓄水试验
10.1找平层起砂、起皮
10.2屋面防水层渗漏
11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11.1给排水及采暖管道系统渗漏
11.2消防隐患 系统环路供水
11.3管道及支吊架锈蚀
11.4卫生器具不牢固和渗漏
11.5 排水系统水封破坏、排水不畅 高度不小于5CM
11.6 保温绝热不严密,管道结露滴水
11.7 采暖效果差
12 电气工程
12.1防雷、等电位联结不可靠接地故障保护不安全 综合接地电阻不小于1欧姆
12.2电导管引起墙面、楼地面裂缝,电导管线槽及导线损坏
12.3电气产品无安全保证,电气线路连接不可靠 绝缘电阻不小于0.5兆欧姆12.4 照明系统未进行全负荷试验 民用建筑不小于8小时 公共室外照明不小于24小时
13 通风与排烟工程
13.1透光试验风管系统泄漏、系统风量和风口风量偏差大
14 电梯工程
14.1电梯双电源供电 照明灯具间距不大于7米 电梯导轨码架和地坎焊接不饱满
14.2 电控操作和功能安全保护不可靠
15 智能建筑工程
CCTV系统广播音响系统 周界报警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可视对讲系统 燃气水表电表抄表系统通讯电视系统
15.1系统故障,接地保护不可靠
15.2系统功能可靠性差,调试和检验偏差大
16 建筑节能
16.1外墙外保温裂缝、保温效果差
16.2外窗隔热性能达不到要求
17 质量控制专项验收
17.1工程资料
17.2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专项验收附录
A 临空栏杆玻璃抗冲击性能检验方法附录
B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设计专项审查表附录
C 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专项验收记录表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11.1 给水排水及采暖管道系统渗漏
11.1.1 设计
1 室内给水、热水及采暖系统采用工程塑料管量,其明敷和非直埋敷设的管道,应明确伸缩补偿装置及支承的结构型式、设置数量和座标位置。伸缩节应安装在管件汇流处
2 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应注明管材、部件的温度特性参数、连接方式焊接压接法兰 卡箍粘接及规格。
3 采暖、给水及供应系统必须明确工作压力,排水系统应明确试验类别。强度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 密封试验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15倍
4 热水、采暖系统的供回水干管宜选用热镀锌钢管等金属材料。
11.1.2 材料
1 生活给水系统的管材、管件接口填充材料及胶粘剂,必须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2 给水、排水及采暖管道的管材、管件产品质保书上的规格、品牌、生产日期等内容与进场实物上的标注必须一致。
3 管材、管件进场后,应按照产品标准的要求对其外观。管径、壁厚、配合公差进行现场检验,塑料排水管道与室外塑料雨水管道用材区别检查、验收;同时,按照同品牌、同批次不少于二个规格的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 用于管道熔接连接的工艺参数(熔接温度、溶接时间)、施工方法及施工环境条件应能够满足管道工艺特性的要求。
5 同品牌。同批次进场的阀门应对其强度和严密性能进行抽样检验,抽样数量为同批次进场总数的10%,且每一个批次不少于2只。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检验,有异议时,应见证取样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复试。
11.1.3 施工
1 给水管道系统施工时,应复核冷、热水管道的压力等级和类别;不同种类的塑料管道不得混装,安装时,管道标记应朝向易观察的方向。
2 引入室内的埋地管其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当地冻土线深度的要求。管沟开挖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硬物体,塑料管道垫层和覆土层应采用细砂土。
3 给排水管道穿越基础预留洞时,给水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不小于100mm;排水排出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50mm。
4 室内给水系统管道宜采用明敷方式,不得在混凝土结构层内敷设。确需暗敷时,直埋在地坪面层内及墙体内的管道,不得有机械式连接管件;塑料采暖管暗敷不应有接头。
5 管道暗敷设时,管道固定应牢固,楼地面应有防裂措施,墙体管道保护层宜采用不小于墙体强度的材料填补密实,管道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mm,在墙表面或地表面上应标明暗管的位置和走向,管道经过处严禁局部重压或尖锐物体冲击。
6 当给水排水管道穿过楼板(墙)、地下室等有严格防水要求的部位时,其防水套管的材质、形式及所用填充材料应在施工方案中明确。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顶部必须高出装饰地面20mm,卫生间或潮湿场所的套管顶部必须高出装饰地面50mm,套管与管道间环缝间隙宜控制在10-15mm之间,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采用阻燃和防水柔性材料封堵密实。
7 管道在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时,管道系统应采取如下措施:
1)在结构缝处应采用柔性连接。
2)管道或保温层的外壳上、下部均应留有不小于150mm可位移的净空。
3)在位移方向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水平补偿装置。
8 水平和垂直敷设的塑料打消管道伸缩节的设置位置、型式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顶层烹排水立管必须安装伸缩节,管道出屋面处应设固定支架。塑料排水管伸缩节预留间隙可控制为:夏季,5-10mm;冬季,15-20mm。
9 塑料雨水管道系统伸缩节应参照室内排水系统伸缩节设置要求设置。
10 埋地及所有可能隐蔽的排水管道,应在隐蔽或交付前做灌水试验并合格。
11.2 消防隐患
11.2.1 材料防火套管、阻火圈本体应标有规格、型号、耐火等级和品牌,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必须齐全有效。
11.2.2 施工
1 消灭栓箱的施工图设置座标位置,施工时不得随意改变,确需调整,应经消防部门认可。
2 消火栓箱中栓口位置应确保接驳顺利。
3 管道井或穿墙洞应按消防规范的规定进行封堵。
11.3 管道及支吊架锈蚀
11.3.1 施工
1 镀锌钢管当采用法兰连接时,镀锌钢管与法兰的焊接处应进行二次镀锌。室内直埋给水管道(塑料管道和复合管道除外)应做防腐处理。
2 室外金属支吊架宜采用热镀锌或经设计认可的有效防腐措施;室内明装钢支吊架应除锈,且刷二度防锈漆和二度面漆。
11.4 卫生器具不牢固和渗漏
11.4.1 施工
1 卫生器具与相关配件必须匹配成套,安装时,应采用预埋螺栓或膨胀螺栓固定,陶瓷器具与紧固件之间必须设置弹性隔离垫。卫生器具在轻质隔墙上固定时,应预先设置固定件并标明位置。
2 卫生器具安装接口填充料必须选用可白发拆性防水材料,安装结束后,应做盛水和通水试验。
3 带有溢流口的卫生器具安装时,排水栓溢流口应对准卫生器具的溢流口,镶接后排水栓的上端面应低于卫生器具的底部。
11.5 排水系统水封破坏,排水不畅
11.5.1 设计
1 室内的排水系统在受水口处,应注明水封的位置和选用的水封部件类型。
2 屋顶水箱溢流管和疏水管应设置空气隔断和防止污染的措施,并不得与排水管及雨水管相连。 11.5.2 材料地漏和管道S弯、P弯等起水封作用的管道配件,必须满足相关产品标准要求。
11.5.3 施工
1 排水管道应确保系统每一个受水口的水封高度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当地漏水封高度不能满足50mm时,应设置管道水封,并禁止在一个排水点上设置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水封装置。洗面盆排水管水封宜设置在本层内。
2 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严禁封闭透气口。
3 地漏安装应平整、牢固,低于排水地面5-10mm,地漏周边地面应以1%的坡度坡向地漏,且地漏周边应防水严密,不得渗漏。
11.6 保温(绝热)不严密,管道露滴水
11.6.1 设计
1 给排水管道系统当敷设在可能出现结露场所时,应明确防结露的措施。
2 室外明敷管道保温(绝热)应明确防雨、防晒的措施,湿润区域的管道(绝热)应明确防潮措施。
3 应明确保温(绝热)材料的材质、规格、密度、厚度以及耐火等级。并且能够满足环境卫生的要求。
11.6.2 材料
1 各类保温(绝热)材料耐火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料在进场后应对其材质、规格、密度和厚度以及阻燃性能进行抽检,同品牌、同批次抽检不得濒于个规格,有异议时,应见证取样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复试。
2 保温(绝热)管(板)的胶粘剂、封裹材料的阻燃和防潮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封闭保温(绝热)管材(板材)的胶带或粘胶应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
11.6.3 施工
1 保温(绝热)管(板)的结合处不得出现裂缝、空隙等缺陷,管道保温(绝热)材料在过支架的洞口等处,应连续并结合紧密。阀门和其他部件应根据部件的形状选用专用保温(绝热)管壳,确保阀门、部件与保温(绝热)管壳能够结合紧密。
2 室外管道保温必须防水性能良好,搭接应顺水,防潮层的叠合不得少于35mm。
11.7 采暖效果差
11.7.1 设计
1 应明确不同采暖区域的设计温度。
2 住宅工程内的热水采暖系统宜采用共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分户独立系统入户装置应包括供回水锁闭调节阀、户用热量表,热量表前应设过滤器。
3 共用立管和分户独立系统入户装置应设在公共部位。
11.7.2 施工
1 采暖水平管与其他管道交叉时,其他管道应避让采暖管道,当采暖管道被迫上下绕行时,应在绕行高点安装排气阀。水平管变径时应采用顶平异径管。
2 采暖系统安装结束、系统联运后,必须进行采暖区域内的温度场测定。
12 电气工程
12.1 防雷、等电位联结不可靠,接地故障保护不安全
12.1.1 设计
1 住宅电气工程接地故障保护应采用TN-C-S、TN-S或TT接地保护形式。在各区域电源进线处应设置总等电位联结,各区域的总管等电位联结装置宜通过建筑物地下结构内设置的等电位联结装置(带)连接,并作用于全建筑物。
2 设有洗浴设备的卫生间应预设局部等电位联结板(盒)做局部等电位联结,并应在设计平面图中标明所有外露、外部可导电部分与其联结。
3 在卫生间0-2防护区域内,不应有与洗浴设备无关的配电线路敷设,防护区域的墙上不应装设与配电箱等无关的用电设施。
4 有裸露金属部分的灯具距地面高度低于2.4m时,应设置(PE)线保护。
5 设有地下人防有居住建筑,各防护区域内电源系统至少保证一路独立;当电源线路穿越其他防护单元时应有防护措施。
12.1.2 材料
1 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宜采用厚度不小于4mm的铜质材料,当铜质材料与钢质材料连接时,应有防止电化学腐蚀措施。
2 当设计无要求时,防雷及接地装置中所使用材料应采用经热浸镀锌处理的钢材。
12.1.3 施工
1 防雷、接地网(带)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坐标位置和数量进行施工,焊缝应饱满,搭接长度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2 房屋内的等电位联结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到位,设有洗浴设备的卫生间内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装置,保护(PE)线与本保护区内的等电位联结箱(板)连接可靠。
3 金属电线桥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属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等电位联结线连接可靠。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二处与接地(PE)或等电位联结装置相连接;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铜芯连接线,其最小允许截面积不小于4mm2;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不跨接连接线,但连接板两端不应小于二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金属桥架(线槽)不应作为设备接地(PE)的连接导体。
4 在金属导管的连接处,管线与配电箱体、接线盒、开关盒及插座盒的连接处应连接可靠。可挠柔性导管和金属导管不得作为保护线(PE)的连接导体。
12.2 电导管引起墙面、楼地面裂缝,电导管线槽及导线损坏
12.2.1 材料埋设在墙内或混凝土结构内的电导管应选用中型及中型以上的绝缘导管;金属导管宜选用镀锌管材。
12.2.2 施工
1 严禁在混凝土楼板中敷设管径在于板厚1/3的电导管,对管径大于40mm的电导管在混凝土楼板中敷设时应加强措施,严禁管径大于25mm的电导管在找平层中敷设。混凝土板内电导管应敷设在上下层钢筋之间,成排敷设的管距不得小于20mm,如果电导管上方无上层钢筋布置应参照土建要求采取加强措施。
2 墙体内暗敷电导管时,严禁在承重墙上开长度大于300mm的水平槽;墙体内集中布置电导管和大管径电导管的部位应用混凝土浇筑,保护层厚度应大于15mm。
3 电导管和线槽在穿过建筑物结构的伸缩缝、抗震缝和沉降缝时应设置补偿装置。
12.3 电气产品无安全保证,电气线路连接不可靠
12.3.1 材料
1 进场的开关、插座、配电箱(柜、盘)、电缆(线)、照明灯具等电气产品必须具有3C标记,随带技术文件必须合格、齐全有效。电气产品进场应按规范要求验收。对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有开关、插座、配电箱以及电缆(线)应见证取样,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电气和机械性能复试。
2 安装高度低于1.8m的电源插座必须选用防护型插座,卫生间和阳台的电源插座应采用防溅型 ,洗衣机、电热水器的电源插座应带开关。
12.3.2 施工
1 芯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截面积在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2)截面积在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3)截面积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座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多股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端部拧紧搪锡。
4)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根电线;不同截面的导线采取续端子后方可压在同一端子与电气器具连接。
5)接线应牢固并不得损伤线芯。导线的线径大于端子孔径时,应选用接续端子与电气器具连接。
2 配电箱(柜、盘)内应分别设置中性(N)和保护(PE)线汇流排,汇流排的孔径和数量必须满足N线和PE线径汇流排配出的需要,严禁导管在管、箱(盒)内分离或并接。配电箱(柜、盘)内回路功能标识齐全准确。
3 同一回路电源插座间的接地保护线(PE)不得串连连接。插座处连接应采用如下措施:
1)“T”型或并线绞接搪锡后引出单根线插入接线孔中固定。
2)选用质量可靠的压接帽压接连接。
12.4 照明系统未进行全负荷试验照明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必须不小于8h,所有照明灯具均应开启,且每2h记录运行状况1次,连续试运行时段内无故障。
13 通风与排烟工程
13.1 风管系统泄漏、系统风量和风口风量偏差大
13.1.1 设计
1 通风与排烟系统设计应明确系统设计总风量,每个送风口的送风量和回风量,风管系统应做阻力平衡计算。
2 排烟系统应明确每个系统开启风口的数量和每个排风口的排烟量。
13.1.2 施工
1 风管法兰结合应紧密,翻边一致,风管的密封应以板材连接的密封为主,密封胶的性能应适合使用环境的要求,密封面宜设在风管的正压侧。
3 风管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漏风量(漏光)检验。
13.1.3 风管系统调试通风与排烟工程竣工验收前,应由有通风空调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应进行调试,直至合格。
14 电梯工程
14.1 电梯导轨码架和地坎焊接不饱满
14.1.1 施工
1 高强度螺栓埋设深度应符合要求,张拉牢固可靠,锚固应符合要求。
2 门固定采用焊接时严禁使用点焊固定,搭接焊长度应符合要求。
14.2 电控操作和功能安全保护不可靠
14.2.1 施工
1 电梯接地干线宜从接地体单独引出,机房内所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物体应单独与总接地排连接。
2 所有电气设备及导管、线槽的外露、外部可导电的部分必须与保护(PE)线可靠连接。接地支线应分别直接接至地干线,不得串联连接后再接地。绝缘导线作为保护接地时必须采用黄绿相间双色线。
3 型钢应防腐处理并做接地,配电柜(箱)接线整齐,箱愉无接头,导线连接应按电气要求进行。回路功能标识齐全准确。
4 电缆头应密封处理,电缆按要求挂标志牌,控制电缆宜与电力电缆分开敷设。
5 层门强迫关门装置必须动作正常,层门锁钩必须动作灵活,在证实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之前,锁紧元件的最小啮合长度为7mm。
6 动力电路、控制电路、安全电路必须配有负载匹配的短路保护装置;动力电路必须有过载保护装置。
15 智能建筑工程
15.1 系统故障,接地保护不可靠
15.2.1 设计
1 电源线与智能化布线系统线缆应分隔布放,明确智化线缆与电源线、其他管线之间的距离。
2 应明确各系统技术参数、使用功能、检测方法。
15.2.2 材料
1 家庭多媒体信息箱、语音、数据、有线电视的线缆、信息面板等合格证明文件,应齐全、有效,应对同批次、同牌号的家庭多媒体信息箱以及线缆进行进场检验。
2 进场的缆线应在同品牌、同批次和规格的任意三盘中各抽100m,见证取样后送有资质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5.2.3 施工
1 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
2 智能化布线系统线缆之间及其他管线之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导线连接应按智能电气要求进行,线路分色符合规范。接线模块、线缆标志清楚,编号易于识别。机房内系统框图、模块、线缆标号齐全、清楚。
15.2.4 系统检测
1 检测单位应有相应的检测资质。
2 系统检测项目及内容应符合验收规范的要求,检测前应编制相应检测方案,经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实施。 3 系统调试、检验、评测和验收应在试运行周期结束后进行。
15.2.5 验收交付各系统功能、操作指南及安全事项等基本信息应载入《住宅使用说明书》。
16 建筑节能
16.1 外墙外保温裂缝、保温效果差
16.1.1 设计
1 设计应采用成熟的外墙外保温系统。
2 外保温工程的密封与防水必须有构造设计图和节点详图。
3 基层墙体上应设置一道防水砂浆。
4 抗裂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mm,也不宜大于6mm。
5 保护层外侧宜再设置一道掺有抗裂纤维的防水砂浆。
6 优先选用弹性涂料饰面层;饰面层不宜选用粘贴面砖,当必须选用饰面砖,应按规定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6.1.2 材料保温材料应按国家有关标准和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程》的要求对材料进行复验。
16.1.3 施工
1 外墙外保温应按设计要求施工。采用松散材料施工时,应严格控制配合比,确保保温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板块保温材料时,应按设计或相应图集设置固定点,并应保证设计厚度。
2 凹出外墙面的各类管线及设备的安装必须采用预埋件直接固定在基层墙体上,预留洞口必须埋设套管并与装饰面齐平。严禁在饰面完成的外保温墙面上开孔或钉钉。
3 外墙预埋件或预埋套管周围应逐层进行防水处理。
4 外保温抗裂保护层采用玻纤网时,应在保温层表面先批刮1-2遍聚合物浆,再铺贴玻纤网,应使玻纤网居于抗裂保护层中部。
5 保温层与面层应粘结牢固,严禁空鼓、裂缝。
6 墙体热桥部位应单独进行处理,严禁与墙体混同施工,而降低热桥位置传热阻值。
7 外墙面砖作为保温系统面层时,应进行粘贴强度检测。检测断缝应从饰面砖表面切割至基体或加强层表面,深度一致。
16.2 外窗隔热性能达不到要求
16.2.1 外墙窗的玻璃宜采用中空玻璃。
16.2.2 外墙金属窗应有隔断热桥的措施。
17 质量通病控制专项验收
17.1 工程资料
17.1.1 使用敛统一规定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或《建筑工程质量评价验收系统》软件。
17.1.2 质量通病控制专项验收资料一并纳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17.2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专项验收
17.2.1 设计图纸审查机构对设计文件按附录B进行专项审查。
17.2.2 施工质量通病控制应按检验批、地基基础与主体结构工程、竣工验收进行专项验收,验收程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企业工程质量检查员、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在检验批验收时,应按本标准对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并在检验批验收记录的签字栏中,作出是否对质量通病进行控制的验收记录。
2 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竣工工程验收时,应对质量通病控制进行专项验收,并按附录C的验收表格填写验收记录。
3 未执行本标准或不按本标准规定进行验收的,工程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
条号 通病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1 渗漏 外墙
1.1当外墙采用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等新型墙体材料时,应按DBJ15-9-97要求全面挂金属网。
1.2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按图1.1a和图1.1b所示设置钢筋混凝土抗裂柱。
1.2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按图1.1a和图1.1b所示设置钢筋混凝土抗裂柱。
图1.1a
图1.1b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1 渗漏 外墙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1 渗漏 外墙
1.3当外墙设置通长窗时,窗下应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配筋见图1.2;压顶下应设置抗裂柱,间距不大于3m,抗裂柱内配不小于4ф12纵筋及
ф6@200箍筋;压顶和抗裂柱纵筋搭接、锚固长度不小于500mm。拉结筋设置应符合抗震要求。
图1.2
图1.2
1.4混凝土结构在找平层施工前应凿毛或甩浆,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在找平层施工前应充分淋水湿润。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1 渗漏 外墙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1 渗漏 外墙
1.5外墙从基体表面开始至饰面层应留分隔缝,间隔宜为3×3m,可预留或后切,金属网、找平层、防水层、饰面层应在相同位置留缝,缝宽不宜大于10mm,也不宜小于5mm,切缝后宜采用空气压缩机具吹除缝内粉沫,嵌填高弹性耐侯胶。
1.6找平层水泥砂浆宜掺防水剂、抗裂剂、减水剂等外加剂。
1.7找平层每层抹灰厚度不大于10mm,抹灰厚度≥35mm时应有挂网等防裂防空鼓措施。
1.8防水层宜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1.9当建筑长度超过规范设缝要求(以下简称超长建筑)时,设计及施工应制订专门的抗裂措施,外墙面宜采用高弹性涂料。
2 漏裂 屋面
1.6找平层水泥砂浆宜掺防水剂、抗裂剂、减水剂等外加剂。
1.7找平层每层抹灰厚度不大于10mm,抹灰厚度≥35mm时应有挂网等防裂防空鼓措施。
1.8防水层宜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1.9当建筑长度超过规范设缝要求(以下简称超长建筑)时,设计及施工应制订专门的抗裂措施,外墙面宜采用高弹性涂料。
2 漏裂 屋面
2.1砌体女儿墙,砌体强度等级应大于Mu10,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10,应按图1.1a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按图1.2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压顶。
2.2天沟或女儿墙应按DBJ15-19-97规定留设溢水孔。
2.3屋面工程宜采用图2.1防水保温隔热构造;宜采用现场发泡的硬泡聚氨酯、聚苯乙烯板等导热系数λ≤0.05w/(m.k)的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不宜采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等水溶性保温隔热材料;架空隔热层净高宜大于180mm,屋面宽度大于10m时应设通风层脊;架空层至女儿墙边宽度不小于250mm,也不大于300mm;当未设保温层时,架空隔热层仅适用于长度不大于35m的建筑;当建筑长度超过规范设缝要求时应增强屋面保温隔热功能,不得采用无保温隔热设施、或未设保温层且架空层净高小于180mm的屋面构造。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2 漏裂 屋面
图2.1无架空隔热层屋面泛水收口及分隔缝做法 图2.2设架空隔热层屋面泛水收口及分隔缝做法
注:
(1)①高弹性防水油膏嵌缝10×20;②泛水收口处设金属网;③固定金属网螺丝(或铁钉)@500;④砌体女儿墙与砼交接处设金属网;⑤女儿墙内侧及压顶每隔3m设10mm分隔缝,嵌填密封材料;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2 漏裂 屋面 (2)图2.1中,当采用现场发泡的硬泡聚氨酯时,其面上可不做找平层和柔性防水层;
(3)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时,内配ф4@100双向钢筋网,钢筋在分隔缝处切断。
3 积水及渗漏
2.2天沟或女儿墙应按DBJ15-19-97规定留设溢水孔。
2.3屋面工程宜采用图2.1防水保温隔热构造;宜采用现场发泡的硬泡聚氨酯、聚苯乙烯板等导热系数λ≤0.05w/(m.k)的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不宜采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等水溶性保温隔热材料;架空隔热层净高宜大于180mm,屋面宽度大于10m时应设通风层脊;架空层至女儿墙边宽度不小于250mm,也不大于300mm;当未设保温层时,架空隔热层仅适用于长度不大于35m的建筑;当建筑长度超过规范设缝要求时应增强屋面保温隔热功能,不得采用无保温隔热设施、或未设保温层且架空层净高小于180mm的屋面构造。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2 漏裂 屋面
图2.1无架空隔热层屋面泛水收口及分隔缝做法 图2.2设架空隔热层屋面泛水收口及分隔缝做法
注:
(1)①高弹性防水油膏嵌缝10×20;②泛水收口处设金属网;③固定金属网螺丝(或铁钉)@500;④砌体女儿墙与砼交接处设金属网;⑤女儿墙内侧及压顶每隔3m设10mm分隔缝,嵌填密封材料;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2 漏裂 屋面 (2)图2.1中,当采用现场发泡的硬泡聚氨酯时,其面上可不做找平层和柔性防水层;
(3)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时,内配ф4@100双向钢筋网,钢筋在分隔缝处切断。
3 积水及渗漏
排水口 屋面、露台地漏汇水区直径宜≥500mm,坡度宜≥5%,如图3.1和图3.2所示:
图3.1 图3.2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4 渗漏 门窗
4.1推拉窗扇应设限位装置。
4.2外窗下框宜有泄水结构, 如无时应做如下处理:
(1) 推拉窗:导轨在靠
两边框处铣8mm宽的泄水
口;
(2) 平开窗:在靠框中
挺位置 每个扇洞铣一个
8mm宽的泄水口。
4.3铝合金窗外周边留宽
5mm深8mm槽,防水胶嵌
缝。
4.4安装所用的螺丝应为
铜螺丝或不锈钢螺丝, 图4
钉口应做好防渗处理。
4.5每条窗边框与墙体的连接固定点不得少于2处,间距不得>0.5m,边框端部的第一固定点距端部的距离≤0.2m。
4.6窗高≥2m或面积≥6m2的窗框宜固定在混凝土或其它可靠构件上。
4.7铝合金门窗框安装前,应撕去水泥砂浆接触处的包装纸并涂刷聚氨酯清漆等保护剂。门窗框与墙体安装缝隙宜用防水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嵌填饱满,必要时也可采用注浆工艺,不得使用混合砂浆嵌缝。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5 使用安全 安全玻璃
图3.1 图3.2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4 渗漏 门窗
4.1推拉窗扇应设限位装置。
4.2外窗下框宜有泄水结构, 如无时应做如下处理:
(1) 推拉窗:导轨在靠
两边框处铣8mm宽的泄水
口;
(2) 平开窗:在靠框中
挺位置 每个扇洞铣一个
8mm宽的泄水口。
4.3铝合金窗外周边留宽
5mm深8mm槽,防水胶嵌
缝。
4.4安装所用的螺丝应为
铜螺丝或不锈钢螺丝, 图4
钉口应做好防渗处理。
4.5每条窗边框与墙体的连接固定点不得少于2处,间距不得>0.5m,边框端部的第一固定点距端部的距离≤0.2m。
4.6窗高≥2m或面积≥6m2的窗框宜固定在混凝土或其它可靠构件上。
4.7铝合金门窗框安装前,应撕去水泥砂浆接触处的包装纸并涂刷聚氨酯清漆等保护剂。门窗框与墙体安装缝隙宜用防水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嵌填饱满,必要时也可采用注浆工艺,不得使用混合砂浆嵌缝。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5 使用安全 安全玻璃
5.1玻璃:在人流出入较多,可能产生拥挤和儿童集中的公共场所的门和落地窗,必须采用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等安全玻璃。
5.2层数≥7层时,应采用安全玻璃。
5.3无室外阳台的外窗台距室内地面高度小于0.9m时,必须采用安全玻璃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窗台高度小于0.6m的窗,其计算高度应从窗台面开始计算。
5.4单块玻璃大于1.5m2时应采用安全玻璃。
6 使用安全 栏板、栏杆、扶手
5.2层数≥7层时,应采用安全玻璃。
5.3无室外阳台的外窗台距室内地面高度小于0.9m时,必须采用安全玻璃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窗台高度小于0.6m的窗,其计算高度应从窗台面开始计算。
5.4单块玻璃大于1.5m2时应采用安全玻璃。
6 使用安全 栏板、栏杆、扶手
6.1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临空处防护栏杆高度h应符合下列规定:
多层和低层建筑物:h≥1.05m ;
高层建筑:1.10m 中小学建筑:h≥1.1m。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h≥1.2m。
注:以上高度指施工完成后的净高度,起算面从阳台地面算起。
6.2栏板和栏杆应以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6.3阳台栏板和栏杆与外墙交接处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嵌填处理。
6.4栏板或栏杆距楼面或屋面0.1m高度范围内不应留空。
6.5住宅和有儿童经常使用的建筑,其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
6.6楼梯扶手高度h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住宅室内楼梯扶手h≥0.9m,当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其扶手高度h≥1.05m;
(2)中小学室外楼梯扶手h≥1.1m;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6 使用安全 栏板、栏杆、
扶手 (3)其它建筑室外楼梯扶手h≥1.05m;
(4)其它建筑室内楼梯扶手h≥0.9m;
(注:以上高度均指施工完成后的净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
6.7住宅和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儿童攀滑的措施。
7 裂缝 混凝土梁板 7.1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埋设线管较密、或线管交叉时,板厚不宜小于120mm。建筑外转角处的室内角部板块和井式楼盖的角部板块,其板厚不宜小于120mm(见图7.1a、7.1b)。建筑物平面刚度突变处的楼板宜适当加厚。
图7.1.a 图7.1.b
7.2挑出阳台宜用梁式结构;当挑出长度L≥1.5m时,应采用梁式结构;当1.0m≤L<1.5m且需采用悬挑板时,其根部板厚不小于L/10且不小于120mm。
7.3板面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0mm。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大于200mm,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大于300mm。
7.4单向板长跨方向底筋配筋量As≥1.5bh/1000,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7.5阳台悬挑板长度1.0m≤L<1.5m时,受力钢筋直径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7 裂缝 混凝土梁板 不宜小于12mm。
7.6建筑外转角处的室内角部板块和井式梁角部板块宜按图7.1a和7.1b配筋。
7.7在建筑平面刚度(或宽度)突变处,板底板面通长钢筋配筋量As≥3bh/1000。
7.8室外悬臂板跨度L≥400mm、长度大于3m时,应按图7.2所示配抗裂钢筋。
图7.2
7.9屋面板、露台板、厨房厕所板以及≤2m的多跨连续单向板均宜设置通长面筋。
7.10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应在梁两侧面设置腰筋,每侧腰筋配筋率As>bhw/1000,间距不大于200mm,如图7.3所示。
图7.3 图7.4
7.11悬吊于梁下的外墙混凝土装饰板,不论整浇或后浇,均应设置足够的抗裂纵筋,限制裂缝宽度,如图7.4所示。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8 夹渣
蜂窝 模板工程 柱、梁柱节点、混凝土墙以及梯板的模板安装均应在其根部预留100×100mm的垃圾出口孔,清洗垃圾后再予封孔,防止接口处出现夹渣现象。垃圾出口孔按下列要求留设:
(1)柱、梁柱节点每根(处)留一个垃圾孔;
(2)楼梯板每跑留一个垃圾孔;
(3)混凝土墙每3m留一个垃圾孔。
9 施工
质量 钢筋
工程 9.1梁二排钢筋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9.1a 图9.1b
(1)一、二排纵筋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5mm和一排纵筋直径的较大者。如箍筋弯勾阻挡二排纵筋位置,应按如图9.1a、 9.1b或图9.2b处理。
(2)分隔筋直径不小于25mm和纵筋直径的较大者,一、二排纵筋与分隔筋三者必须靠紧,用粗铁丝绑扎。
(3)梁面第一分隔筋距支座0.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同一面纵筋每跨不少于2处;
(4)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1.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每跨不少于2处;
9.2箍筋
框架梁、柱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9 施工
质量 钢筋
工程 (1)框架梁、柱箍筋应按图9.2a制作;当梁、柱纵筋较密,无法按图9.2a制作时,应做成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如图9.2b或规范的焊接工艺),不得焊伤箍筋。
图9.2a 图9.2b
(2)梁柱节点箍筋必须按图9.2a或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制作,并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加密箍筋。当现场安装有困难时,可在柱每侧设置不少于1根ф12钢筋段与节点箍筋点焊制成钢筋笼,随绑扎后的梁筋一齐下沉至设计位置,如图9.2c、图9.2d。
图9.2c 图9.2d
9.3垫卡、垫块及钢筋保护层
9.3.1垫卡及垫块:禁止使用碎石做梁、板、基础等钢筋保护层的垫块。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塑料垫卡;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应不低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9 施工
质量 钢筋
工程 于M15,面积不小于40mm×40mm。梁柱垫块应垫于主筋处,厚度为纵筋保护层厚度减去箍筋直径;基础垫块厚度同基础保护层。垫块上应按图9.3.1预留18#绑扎固定铁丝。
图9.3.1
9.3.2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mm时,应采用图9.3.2.a所示支架,支架间距为:当采用ф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ф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支架与受支承钢筋应绑扎牢固。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可采用图9.3.2.b所示马蹬作支架。马蹬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并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当板厚h≤200mm时马蹬可用ф10钢筋制做;当200mm≤h≤300mm时马蹬应用ф12钢筋制做;当h>300mm时,制作马蹬的钢筋应适当加大。
图9.3.2.a 图9.3.2.b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9 施工
质量 钢筋
工程 9.3.3 应采用增高型的灯头盒和过线盒,保证接线孔下缘至盒的开口面的距离,不小于板底筋直径与规范规定的板筋保护层厚度两者之和。
10 施工质量 混凝土工程
多层和低层建筑物:h≥1.05m ;
高层建筑:1.10m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h≥1.2m。
注:以上高度指施工完成后的净高度,起算面从阳台地面算起。
6.2栏板和栏杆应以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6.3阳台栏板和栏杆与外墙交接处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嵌填处理。
6.4栏板或栏杆距楼面或屋面0.1m高度范围内不应留空。
6.5住宅和有儿童经常使用的建筑,其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
6.6楼梯扶手高度h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住宅室内楼梯扶手h≥0.9m,当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其扶手高度h≥1.05m;
(2)中小学室外楼梯扶手h≥1.1m;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6 使用安全 栏板、栏杆、
扶手 (3)其它建筑室外楼梯扶手h≥1.05m;
(4)其它建筑室内楼梯扶手h≥0.9m;
(注:以上高度均指施工完成后的净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
6.7住宅和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儿童攀滑的措施。
7 裂缝 混凝土梁板 7.1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埋设线管较密、或线管交叉时,板厚不宜小于120mm。建筑外转角处的室内角部板块和井式楼盖的角部板块,其板厚不宜小于120mm(见图7.1a、7.1b)。建筑物平面刚度突变处的楼板宜适当加厚。
图7.1.a 图7.1.b
7.2挑出阳台宜用梁式结构;当挑出长度L≥1.5m时,应采用梁式结构;当1.0m≤L<1.5m且需采用悬挑板时,其根部板厚不小于L/10且不小于120mm。
7.3板面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0mm。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大于200mm,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大于300mm。
7.4单向板长跨方向底筋配筋量As≥1.5bh/1000,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7.5阳台悬挑板长度1.0m≤L<1.5m时,受力钢筋直径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7 裂缝 混凝土梁板 不宜小于12mm。
7.6建筑外转角处的室内角部板块和井式梁角部板块宜按图7.1a和7.1b配筋。
7.7在建筑平面刚度(或宽度)突变处,板底板面通长钢筋配筋量As≥3bh/1000。
7.8室外悬臂板跨度L≥400mm、长度大于3m时,应按图7.2所示配抗裂钢筋。
图7.2
7.9屋面板、露台板、厨房厕所板以及≤2m的多跨连续单向板均宜设置通长面筋。
7.10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应在梁两侧面设置腰筋,每侧腰筋配筋率As>bhw/1000,间距不大于200mm,如图7.3所示。
图7.3 图7.4
7.11悬吊于梁下的外墙混凝土装饰板,不论整浇或后浇,均应设置足够的抗裂纵筋,限制裂缝宽度,如图7.4所示。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8 夹渣
蜂窝 模板工程 柱、梁柱节点、混凝土墙以及梯板的模板安装均应在其根部预留100×100mm的垃圾出口孔,清洗垃圾后再予封孔,防止接口处出现夹渣现象。垃圾出口孔按下列要求留设:
(1)柱、梁柱节点每根(处)留一个垃圾孔;
(2)楼梯板每跑留一个垃圾孔;
(3)混凝土墙每3m留一个垃圾孔。
9 施工
质量 钢筋
工程 9.1梁二排钢筋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9.1a 图9.1b
(1)一、二排纵筋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5mm和一排纵筋直径的较大者。如箍筋弯勾阻挡二排纵筋位置,应按如图9.1a、 9.1b或图9.2b处理。
(2)分隔筋直径不小于25mm和纵筋直径的较大者,一、二排纵筋与分隔筋三者必须靠紧,用粗铁丝绑扎。
(3)梁面第一分隔筋距支座0.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同一面纵筋每跨不少于2处;
(4)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1.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3m设一处,每跨不少于2处;
9.2箍筋
框架梁、柱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9 施工
质量 钢筋
工程 (1)框架梁、柱箍筋应按图9.2a制作;当梁、柱纵筋较密,无法按图9.2a制作时,应做成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如图9.2b或规范的焊接工艺),不得焊伤箍筋。
图9.2a 图9.2b
(2)梁柱节点箍筋必须按图9.2a或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制作,并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加密箍筋。当现场安装有困难时,可在柱每侧设置不少于1根ф12钢筋段与节点箍筋点焊制成钢筋笼,随绑扎后的梁筋一齐下沉至设计位置,如图9.2c、图9.2d。
图9.2c 图9.2d
9.3垫卡、垫块及钢筋保护层
9.3.1垫卡及垫块:禁止使用碎石做梁、板、基础等钢筋保护层的垫块。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塑料垫卡;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应不低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9 施工
质量 钢筋
工程 于M15,面积不小于40mm×40mm。梁柱垫块应垫于主筋处,厚度为纵筋保护层厚度减去箍筋直径;基础垫块厚度同基础保护层。垫块上应按图9.3.1预留18#绑扎固定铁丝。
图9.3.1
9.3.2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mm时,应采用图9.3.2.a所示支架,支架间距为:当采用ф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ф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支架与受支承钢筋应绑扎牢固。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可采用图9.3.2.b所示马蹬作支架。马蹬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并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当板厚h≤200mm时马蹬可用ф10钢筋制做;当200mm≤h≤300mm时马蹬应用ф12钢筋制做;当h>300mm时,制作马蹬的钢筋应适当加大。
图9.3.2.a 图9.3.2.b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9 施工
质量 钢筋
工程 9.3.3 应采用增高型的灯头盒和过线盒,保证接线孔下缘至盒的开口面的距离,不小于板底筋直径与规范规定的板筋保护层厚度两者之和。
10 施工质量 混凝土工程
10.1楼板、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
10.2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0.2.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终凝后)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
(1)根据气候条件,淋水次数应能使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2)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应全面将混凝土盖严,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3)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淋水。
10.2.2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品种确定:
(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
(2)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10.2.3对不便淋水和覆盖养护的,宜涂刷保护层(如薄膜养生液等)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
图10.1.a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10 施工
质量 混凝土工程
图10.1.b
10.3施工缝设置及处理:
(1)当设计未作要求时,楼屋面施工缝留设位置及表面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有主次梁的楼板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2)板厚>200mm时应按图10.1.a留阶梯缝。
(3)板厚≤200mm时应按图10.1.b留直缝。
(4)进行表面处理时、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1.2N/mm2 。主要处理工作有:清除杂物、水泥薄膜、松动碎石和砂浆凿毛并湿润养护。
(5)继续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表面应充分湿润且不得积水。
11 裂缝 砌块
墙材 11.1 砌块
砌筑时,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得少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龄期不应少于15d。
11.2砂浆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的密度不应大于1800kg/m3,分层度不应大于20mm,粘结强度(剪切)不应小于0.2MPa,收缩率不应大于0.11%。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砂浆的密度不应小于1800kg/m3,分层度不应大于25mm。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11 裂缝 砌块
墙材 施工时所用的砂浆,宜选用专用的小砌块砌筑砂浆。
11.3 砌筑方法
非承重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 m。应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
非承重砌体顶部应预留空隙,再将其补砌顶紧。墙高小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3d后补砌;墙高大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5d后补砌。补砌顶紧可用配套砌块斜顶砌筑,在砌体顶部预留200㎜左右空隙,按下图所示方法砌筑。
1-砌体转角部位 2-砌体中部
图11.3
12 地漏
返臭 排水
地漏
10.2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0.2.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终凝后)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
(1)根据气候条件,淋水次数应能使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2)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应全面将混凝土盖严,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3)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淋水。
10.2.2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品种确定:
(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
(2)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10.2.3对不便淋水和覆盖养护的,宜涂刷保护层(如薄膜养生液等)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
图10.1.a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10 施工
质量 混凝土工程
图10.1.b
10.3施工缝设置及处理:
(1)当设计未作要求时,楼屋面施工缝留设位置及表面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有主次梁的楼板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2)板厚>200mm时应按图10.1.a留阶梯缝。
(3)板厚≤200mm时应按图10.1.b留直缝。
(4)进行表面处理时、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1.2N/mm2 。主要处理工作有:清除杂物、水泥薄膜、松动碎石和砂浆凿毛并湿润养护。
(5)继续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表面应充分湿润且不得积水。
11 裂缝 砌块
墙材 11.1 砌块
砌筑时,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得少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龄期不应少于15d。
11.2砂浆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的密度不应大于1800kg/m3,分层度不应大于20mm,粘结强度(剪切)不应小于0.2MPa,收缩率不应大于0.11%。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砂浆的密度不应小于1800kg/m3,分层度不应大于25mm。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11 裂缝 砌块
墙材 施工时所用的砂浆,宜选用专用的小砌块砌筑砂浆。
11.3 砌筑方法
非承重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 m。应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
非承重砌体顶部应预留空隙,再将其补砌顶紧。墙高小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3d后补砌;墙高大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5d后补砌。补砌顶紧可用配套砌块斜顶砌筑,在砌体顶部预留200㎜左右空隙,按下图所示方法砌筑。
1-砌体转角部位 2-砌体中部
图11.3
12 地漏
返臭 排水
地漏
12.3选用水封高度符合规范的产品或加设存水弯,确保水封高度不低于50mm,避免因水蒸发或气压波动影响隔气效果。
13 管道渗漏
13 管道渗漏
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13.1根据给水系统的工作压力、水温、敷设场所等情况合理选材,管件应与管材配套。
13.2必须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进行水压试验。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14 镀锌钢管焊接 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丝扣法兰或卡套式(沟槽式)连接,一般不得采用焊接;若局部确需焊接(包括焊接法兰),应进行二次热浸镀锌处理。
15 接地支线串接 电源
插座 同回路插座间连接的接地(PE)线,严禁串联连接,应采用接线帽或焊锡等可靠的永久连接方式。
16 保护接地(含跨接)不良
13.2必须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进行水压试验。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14 镀锌钢管焊接 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丝扣法兰或卡套式(沟槽式)连接,一般不得采用焊接;若局部确需焊接(包括焊接法兰),应进行二次热浸镀锌处理。
15 接地支线串接 电源
插座 同回路插座间连接的接地(PE)线,严禁串联连接,应采用接线帽或焊锡等可靠的永久连接方式。
16 保护接地(含跨接)不良
金属导管、线槽(母线槽)、桥架及其支架
16.1非镀锌电缆桥架、线槽间连接板和螺纹连接的金属导管接头的两端跨接接地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铜芯导线,其中导管、线槽应采用的跨接地线应为铜芯软导线。
16.2接地(含跨接)连接点防松装置齐全、可靠;连接面的涂层应先局部清除,确保接触良好。
16.3金属导管、线槽(母线槽)、桥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其中母线槽和桥架的支架也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17 导管的机械、电气连接不良
16.2接地(含跨接)连接点防松装置齐全、可靠;连接面的涂层应先局部清除,确保接触良好。
16.3金属导管、线槽(母线槽)、桥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其中母线槽和桥架的支架也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17 导管的机械、电气连接不良
套接紧定式金属导管
17.1所选配的导管及接头、紧定螺钉、爪型螺母等连接件应符合《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120)的要求。
17.2导管与接头连接时,管端应插到止位环处,紧定螺钉应紧固并拧断钉头。
17.3导管与箱(盒)连接时,爪型螺母的爪应压紧并刺入箱(盒)壁。
18 接地(含防雷)装置焊接不良
17.2导管与接头连接时,管端应插到止位环处,紧定螺钉应紧固并拧断钉头。
17.3导管与箱(盒)连接时,爪型螺母的爪应压紧并刺入箱(盒)壁。
18 接地(含防雷)装置焊接不良
避雷针(带)、均压环、接地干(支)线的型钢
18.1避雷针(带)、均压环、接地干(支)线焊连接时,圆钢与圆钢、圆钢与扁钢应双面施焊,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与扁钢应不少于三面施焊,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
18.2接头焊缝连续饱满,焊渣清除干净;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以外,接头应防腐良好。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19 未做防雷接地
18.1避雷针(带)、均压环、接地干(支)线焊连接时,圆钢与圆钢、圆钢与扁钢应双面施焊,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与扁钢应不少于三面施焊,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
18.2接头焊缝连续饱满,焊渣清除干净;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以外,接头应防腐良好。
条号 通病
现象 部位或
项目 技术措施
19 未做防雷接地
屋面金属管道设备防雷接地
19.1所有屋面金属管道设备应与建筑物防雷系统可靠连接。
19.2镀锌管道的防雷连接应采用抱箍式连接卡与系统连接。不得直接在镀锌管上焊接。
20 未采用不燃材料及工艺不良
19.2镀锌管道的防雷连接应采用抱箍式连接卡与系统连接。不得直接在镀锌管上焊接。
20 未采用不燃材料及工艺不良
通风空调工程防排烟系统柔性短管 柔
20.1柔性短管必须为不燃材料。
短20.2短管长度宜为150~300mm。
20.3连接处应严密、牢固可靠。
短20.2短管长度宜为150~300mm。
20.3连接处应严密、牢固可靠。
[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0-11-8 11:5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