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政府发起的海啸死者纪念碑设计比赛,入围最后五强的作品于上月公布,而在近400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跻身最后五强的作品,于最新一期《时代》杂志亚洲版首次曝光,其中一套入围作品由来自中国上海的建筑师侯梁设计。5名设计师将竞逐二战以来最重要的纪念碑之一的设计权。全球379作品参赛为了纪念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中的死难者,泰国政府于去年9月21日正式举办海啸死难者纪念碑设计比赛,到去年12月26日截止期限时,大会共收到来自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共379件参赛作品,其中10件来自中国香港,两件来自中国大陆。
泰国政府发起的海啸死者纪念碑设计比赛,入围最后五强的作品于上月公布,而在近400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跻身最后五强的作品,于最新一期《时代》杂志亚洲版首次曝光,其中一套入围作品由来自中国上海的建筑师侯梁设计。5名设计师将竞逐二战以来最重要的纪念碑之一的设计权。
全球379作品参赛
为了纪念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中的死难者,泰国政府于去年9月21日正式举办海啸死难者纪念碑设计比赛,到去年12月26日截止期限时,大会共收到来自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共379件参赛作品,其中10件来自中国香港,两件来自中国大陆。
据报道,此次对作品的设计要求是:必须以具体形式来呼唤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对灾难的抽象表述最好留给文字。评委会共7人,其中来自瑞典的建筑师约那斯·博林说:“我们不想要任何涉及海浪形式的作品,如果你曾亲身经历过海啸,就不会再想从海浪下面走过。
2楼
入围作品各具特色
泰国攀牙府省长早前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入围名单,来自中国上海的侯梁的个人作品入围决赛,其余4套设计方案分别来自芬兰、美国、西班牙及澳大利亚,入围作品各具特色,有船只或桥梁形状,也有飘浮于海上的浮灯群。其中侯梁的作品恍如巨石阵,以多支白色石柱围在一起,用简约的方式象征人们围圈跳舞。侯梁说:“在大灾难发生后,人们希望靠近上帝,靠近他们的信仰,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互相紧靠。”
而澳大利亚风景建筑师理查德·韦勒及建筑师加利·马林科的作品,则追求简朴和典雅,这个200米宽的海上浮灯,要登上考拉山才能观赏得到,韦勒认为照亮海洋是乐观的象征。
回复
3楼
最终方案5月宣布
5名作者得到了2.5万美元的酬劳,将拿出更具体的设计方案,竞逐二战以来最重要的纪念碑之一的设计权。他们将在今年5月2日前提交最终设计稿。第二阶段的评委会将在5月14日之前完成评选工作,获胜者的名单将于5月22日宣布。泰国政府将依照最终设计方案,在攀牙府面向安达曼海的考拉山上兴建死难者纪念碑,纪念在这场世纪大海啸中罹难的逾22万人。
华人建筑师:巨石阵纪念碑
来自中国上海的比利时籍建筑师侯梁的设计是外表与巨石阵相似的巨大白色块状,形成一个抽象的建筑雕塑,令人联想起人们围圈跳舞的情景。侯梁说:“在大灾难发生后,人们希望靠近上帝,靠近他们的信仰,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互相紧靠。”
回复
4楼
西班牙建筑师:钢织塔式纪念碑
西班牙建筑师安那·索莫扎·吉姆尼斯构思兴建的钢织纪念碑,灵感源自那些在泰国南部海岸耸立的石头,与塔式寺庙建筑相像,它将会成为博物馆或其他活动场地的上盖。
芬兰建筑师:香蕉叶小船
正当许多参赛者都以常规的纪念碑构造来设计时,芬兰建筑师阿努·普斯蒂宁跳出传统框架,拿出更能体现“交互”理念的作品。按照普斯蒂宁的设计,漫步沙滩的游客用香蕉叶折成小船,然后当作祭品让它们飘浮在海上,满海的小船便成为纪念碑。普斯蒂宁解释说:“人们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来参与建造海啸纪念碑。”
回复
5楼
美国建筑师:“大自然”桥梁
美国加利福尼亚泰国裔建筑师拉瓦瓦然·卓克斯姆巴特才的作品别具一格,其管道般的桥梁设计最为抽象,同时也最具视觉冲击力。由木制条格构和其他大自然材料建成,令桥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人们反思人类与大自然关系。
澳大利亚建筑师:海上浮灯群
来自澳大利亚的风景建筑师理查德·韦勒以及建筑师加利·马林科追求简朴和典雅,他们的设计是海上浮灯群。
这个200米宽的海上浮灯群,要登上山上才能观赏得到,韦勒说:“照亮海洋是基于某种最基本的人生态度,我认为这是乐观的象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