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mazhangjin
mazhangjin Lv.12
2006年01月26日 12:11:49
来自于农田土整
只看楼主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高效用水的灌溉方法、技术措施和制度的总称。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高效用水的灌溉方法、技术措施和制度的总称。
免费打赏
shaohuizhang919
2006年07月27日 00:16:00
12楼
农业节水技术范围很广,单就工程节水来讲,这里面也有很大的学问,就是如何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加快工程节水技术更新和发展.工程节水技术不仅仅要靠设计和施工者的努力,也要依靠工程的使用者的合理管理,才能把工程节水技术的效能发挥出来.由于近几年我国的工程节水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己跟不上其发展速度,特别是国外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尚缺指导性的标准和规范来管理,尽管今年国家推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但是工程节水目前应用的大量标准和规范大部份是多年前制定的.如何搞好工程节水技术,单靠国家对农业的大量投入是不够的,还要靠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行..............................
回复
mazhangjin
2006年08月05日 00:51:39
13楼
  近几年,我国加快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总结和推广了以下10种节水技术。

  1.渠道防渗技术。

  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可使渠系水的利用系数由0.4~0.5提高到0.75~0.85。此外,渠道防渗还具有加大过水能力、减小过水断面、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渠道防渗是我国当前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重点。根据渠道防渗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划分,我国目前主要采用混凝土衬砌、浆砌、石衬砌、预制混凝土与土工布复合防渗等形式。最近几年,每年完成渠道防渗约5万km。

  2.管道输水技术。

  管道输水具有节水、输水迅速、省地、增产和有利于抢季节等优点,与土渠相比较,利用管道输水,水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节电20%~30%,省地2%~5%,增产幅度10%左右。目前管道输水技术主要在我国北方井灌区推广应用,在南方部分水稻种植区和北方自流灌区也开始采用管道输水技术。近几年来,管道输水发展较快,每年新发展4万km左右。目前我国管道输水常用的管道材料主要有塑料管(硬管、软管)和混凝土管,其中专门用于管道输水的低压薄壁塑料管应用最为广泛。

  3.畦灌、沟灌技术。

  畦灌是耕地经平整后,利用畦埂将田块划分成小块进行灌溉;沟灌是耕地经平整后,以一定距离开成一道道输水沟,灌溉水通过水沟进行灌溉。畦灌、沟灌都是对大水漫灌方式的一种改进,以达到节约灌溉用水的目的。由于技术简单、投资省、农民易于掌握,目前在全国已推广约1333万h㎡。

  4.喷灌技术。

  喷灌可使水的利用率达到80%。由于取消田埂及农毛渠,一般可以节省土地10%~20%,作物增产幅度可达20%~30%。此外,不需平整耕地、修建田间农毛渠和打埂,不但省工省力,而且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目前在我国推广的喷灌形式主要有轻小型喷灌机、固定式喷灌、移动管道式喷灌、卷盘式喷灌机、大型喷灌机等。

  5.微灌技术。

  微灌将水和肥料浇在作物的根部,它比喷灌更省水、省肥。当前在我国推广的主要形式有微喷灌、滴灌、膜下滴灌和渗灌等。膜下滴灌具有增加地温、防止蒸发和滴灌节水的双重优点,节水效果最好,近几年,在我国西部得到迅速推广。

  6.水稻控制灌溉技术。

  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进行灌溉,即改变以往水稻大水漫灌、串灌的旧习惯,而采取薄、浅、湿、晒的方式进行灌溉。这项技术只是改变灌水习惯,可以节水1500立方米/㎡,增产稻谷375kg/㎡,效益显著。

  7.集雨节灌技术。

  近几年来,西北地区群众将当地解决人畜饮水的集雨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结合起来。通过修建集雨场,将雨水集中到小水窖、小水池等小、微型水利工程中,再利用滴灌、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进行灌溉。集雨节灌工程可以使干旱缺水地区群众同平原地区一样发展“二高一”农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集雨节灌技术已在西北(降雨量一般要大于250mm)和西南地区得到了推广。

  8.“坐水”技术。

  在一些干旱缺水尤其是东北地区,春播时常因春旱出不了苗或出苗不齐,为保全苗,采用机械或用水箱、水袋拉水,在播种时进行点灌,俗称“坐水种”。这种方法投资少、简单易行。

  9.抗旱保水技术。

  抗早保水技术主要包括在农田推广使用国产的抗旱剂、保水剂,以及通过地膜和秸秆覆盖等农艺措施增加土壤对天然降雨的蓄集能力和保墒能力,减少作物蒸腾,提高抗旱能力。近几年每年推广施用抗旱剂近67万h㎡,平均增产10%~20%。

  10.管理节水技术。

  通过提高灌溉管理水平,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达到节水的目的,主要有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对土壤墒情的监测,进行适时适量的科学灌溉;对灌溉用水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通过调整过低的水价,改革用水管理体制,让农民参与管理,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如山西、陕西、甘肃等高扬程提水灌区过水价的调整使农田灌溉用水量减少了30%左右。
回复
mazhangjin
2006年08月05日 00:59:54
14楼
目前我国农田节水技术的主要类型有以下10种:
  耕地整理节水技术。平整土地,畅通排灌,修建池、塘、坑、窖、库、堤等拦水、蓄水设施是保证节水灌溉实施的基本条件,已得到农民的普遍认可。
  减免耕保水技术。采用“以松代耕”、“以旋代耕”、“高留茬免耕套播”和“贴茬免耕直播”等方式,可以增加水分入渗深度和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分流失。
  节水灌溉技术。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有沟灌、沟中覆膜灌、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如喷灌可节水50%,微灌可节水60%到70%,滴灌和渗灌可节水80%以上。
  生物、化学制剂保水技术。近年来,我国已研制开发了多种生物和化学、有机与无机的抗旱保水剂、水分蒸腾抑制剂等,在旱作节水农业上推广应用。
  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保水技术。这两种覆盖类型在我国应用面积较大,成效显著。主要作用是能大幅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强耕地的蓄水保水性能。
  节水种植技术。该类技术在北方旱区应用较为普遍。如:玉米点水穴播(坐水点种);水稻旱育稀植;小麦的膜侧沟播等。有的作物采用“当年秋覆膜,来年春播种”。
  水、肥一体化调控节水技术。从单一浇水转向浇营养液,肥随水走。把水变成了庄稼的“复合水溶剂”,既减少了田间作业次数,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又提高了肥水的利用效益。
  膜下滴灌节水模式。这是新疆石河子市农垦单位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结合创造的模式。它使滴灌水一滴一滴地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
  集雨蓄水灌溉模式。主要在西北部黄土高原旱塬农作区推广应用。主要由集雨场、下水沟、过滤池、蓄水窖、提水泵、输水管组成。
  抗旱品种和旱作栽培技术。目前北方推广的主要品种的抗旱性能都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玉米、小麦、豆类、薯类、杂粮、棉麻、油料和糖料作物及果树等都有一批高抗旱品种。
回复
asss119
2006年12月20日 15:26:50
15楼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