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刚规程中没明确的条文,如何理解?
fabio00000
fabio00000 Lv.2
2006年01月23日 11:46:05
只看楼主

一、6.1.1条,有关hw的取值问题: 1、在6.1.1第6条中,计算抗剪承载力设计值Vd时的hw取平均板幅,这一点是明确的. 2、在6.1.1第7条中,计算与板件受剪有关的参数λw时,其中的hw是否仍取平均板幅? 3、在6.1.1第2,3,4条中,计算全截面受压时腹板受压区有效高度及与板件受弯、受压有关的参数λp时,其中的hw是否仍取平均板幅? 4、计算β=σ2/σ1时,σ1是否取最大压应力,σ2是否取最小压应力或拉应力(压为正拉为负),这样β上限肯定是1,但没有下限,而在6.1.1第4条规定1≥β≥-1,是否当β<-1时取-1(与薄钢规范27页最下方注相同)?

一、6.1.1条,有关hw的取值问题:
1、在6.1.1第6条中,计算抗剪承载力设计值Vd时的hw取平均板幅,这一点是明确的.
2、在6.1.1第7条中,计算与板件受剪有关的参数λw时,其中的hw是否仍取平均板幅?
3、在6.1.1第2,3,4条中,计算全截面受压时腹板受压区有效高度及与板件受弯、受压有关的参数λp时,其中的hw是否仍取平均板幅?
4、计算β=σ2/σ1时,σ1是否取最大压应力,σ2是否取最小压应力或拉应力(压为正拉为负),这样β上限肯定是1,但没有下限,而在6.1.1第4条规定1≥β≥-1,是否当β<-1时取-1(与薄钢规范27页最下方注相同)?
二、6.1.2条只规定了弯剪及弯剪压构件的强度计算方法,未规定弯剪拉构件的强度计算方法,以下处理方法不知妥否:
1、各参数及有效高度计算与6.1.1条同;
2、We的计算分别计算对最大受压纤维的Wep及最大受拉纤维的Wet,然后用公式M/Wet+N/Ae≤f及M/Wep-N/Ae≤f校核强度,换成规程表达形式是M≤Met-NWet/Ae及M≤Mep+NWet/Ae。(以拉为正)
以上是最近一工程设计过程中采用STS,3D3S及SSDD分别计算出现差异后对规程仔细研究后的想法,在此过程中发现有些软件计算方法不尽合理,且规程在这些条文上没有明确,给我们理解条文及判断软件计算结果带来困难,还请高人指点,多谢!


青岛钢结构服务
2006年02月11日 16:20:21
2楼
帮你顶一下,
回复
fabio00000
2006年02月24日 14:42:55
3楼
经请教专家,我搞清楚了有关问题,并已用来校核软件结果:
2、在6.1.1第7条中,计算与板件受剪有关的参数λw时,其中的hw是取平均板幅;
3、在6.1.1第2,3,4条中,计算全截面受压时腹板受压区有效高度及与板件受弯、受压有关的参数λp时,其中的hw是取计算截面板幅?
4、计算β=σ2/σ1时,σ1是否取最大压应力,σ2是否取最小压应力或拉应力(压为正拉为负),这样β上限肯定是1,但没有下限,而在6.1.1第4条规定1≥β≥-1,是否当β<-1时取-1(与薄钢规范27页最下方注相同)? 是的;
二、6.1.2条只规定了弯剪及弯剪压构件的强度计算方法,未规定弯剪拉构件的强度计算方法,以下处理方法不知妥否:
1、各参数及有效高度计算与6.1.1条同;
2、We的计算分别计算对最大受压纤维的Wep及最大受拉纤维的Wet,然后用公式M/Wet+N/Ae≤f及M/Wep-N/Ae≤f校核强度,换成规程表达形式是M≤Met-NWet/Ae及M≤Mep+NWet/Ae。(以拉为正)
以上算法可以.
我认为:必须校核软件结果!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