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无锡市博物馆、科技馆、革命陈列馆综合体建筑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社会文化事业重点工程之一,是反映现代化特大城市风貌,展现山水文化名城内涵和凸现科技文化大市整体形象的标志性建筑,是以展示人文历史、科技成果为一体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展馆建筑,由无锡市政府出资建设,选址于我市太湖广场南北中轴线上,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02公顷。9月中旬开始由中南建筑设计院、法国欧博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公司、德国五合国际设计集团、美国联创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与芬兰拜卡·萨米宁建筑师事务所联合体四家设计单位进行国际竞赛,并于11月中旬提交了概念设计方案。
项目概况
无锡市博物馆、科技馆、革命陈列馆综合体建筑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社会文化事业重点工程之一,是反映现代化特大城市风貌,展现山水文化名城内涵和凸现科技文化大市整体形象的标志性建筑,是以展示人文历史、科技成果为一体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展馆建筑,由无锡市政府出资建设,选址于我市太湖广场南北中轴线上,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02公顷。9月中旬开始由中南建筑设计院、法国欧博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公司、德国五合国际设计集团、美国联创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与芬兰拜卡·萨米宁建筑师事务所联合体四家设计单位进行国际竞赛,并于11月中旬提交了概念设计方案。
12楼
3号方案: 太湖之波
无锡自古是江南的鱼米之乡,也是京杭运河所流经的重要城市。太湖和京杭运河赋予了这个城市水的灵性,也同时成为这个城市最大的特色所在。本方案自由曲线的形体也正是对水流和游鱼的最佳诠释。所以在强调形体象征意义的同时,设计师也尽量的简化了建筑形体。希望通过抽象的建筑语汇唤起人们对城市精神的理解,而不是生硬的将概念丢给观众。
在形体的处理上单纯的表意是远远不够的,本方案的造型摒弃了传统博物馆单调而生硬形象,通过运用流动自由的建筑形态激活了整个太湖广场的空间氛围。四个自由曲线的盒子在空间上相互依托互相映衬使得本来单纯简洁的形体在空间上显得异常的丰富。
为了进一步突出波浪的动感,建筑的外墙也被非常细致的加以了考虑。通过对条型钢板、穿孔钢板、磨砂玻璃和玻璃四种材料的精心布置,整个建筑在光线下显得波光鳞鳞,气韵生动。
一个灵动而不失大气,简洁而蕴涵城市时代精神的建筑形体最终将给整个太湖广场加上画龙点睛的一笔。
回复
13楼
3-2
回复
14楼
3-3
回复
15楼
3-4
回复
16楼
4号方案:
“三馆” 建筑综合体坐落在展览中心和报业大厦之间的中央步行轴线上,在地下设置的城市开放空间可使得展览中心和报业大厦之间的人行轴线很好的衔接在一起。
建筑立面设计采用双层皮肤的概念,在外立面印刷传统艺术作品图案赋予建筑更多文化内涵,且提供额外的节能作用,建筑形象更亲切宜人。
本建筑是一个开放的建筑,它通过广场、花园、地下商道和城市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为参观者以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简洁、舒适、实用的空间。她从各个层面试图与公众做最直接的交流,让人们体味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触摸到现代城市发展的脉搏。
我们希望博物馆综合体所反映的精神就是无锡人民的“尚德务实、和谐奋进”的真实写照。
回复
17楼
4-2
回复
18楼
4-3
回复
19楼
4-4
回复
20楼
4-5
回复
21楼
5号方案: 震泽钟影
规划设计总体布局体量紧凑,东西两侧让开南侧街道通向太湖广场的视线走廊,尽可能不破坏太湖广场自然绿化的特色,博物馆巨大通透的玻璃中庭加强了南侧街道与太湖广场的视线联系。
外观形象设计上采用了强有力的虚实对比,创造了简洁鲜明充满现代感的博物馆形象。立面上吸收编钟纹理图案,应用到天然石材和彩釉玻璃上,即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又具有现代工艺美感和遮阳节能的效果。建筑形象端庄稳重、富于精美细部同时体现了现代化高科技。首层部分采用透明玻璃界面,创造宜人的街道空间尺度,增强了博物馆的公共亲和性。
巧妙完美地解决了博物馆的功能。三个博物馆即相对独立又便于统一管理,设计中革命馆位于首层北侧和具有下沉式庭院的地下一层,博物馆位于建筑西侧,科技馆位于建筑东侧,三者之间通过一个共享中庭空间巧妙的将各种交通相联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