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关于对多联机技术的观点看法
terry_kaiser
2005年11月04日 13:21:37
来自于中央空调
只看楼主

05年大连全国节能技术交流会上,其中有一部分内容专门对多联机技术提出了几个问题,并加以探讨。大家可以分享交流一下!

05年大连全国节能技术交流会上,其中有一部分内容专门对多联机技术提出了几个问题,并加以探讨。大家可以分享交流一下!
b6cec22534c94cd0754a.rar
1.3 M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zwxdh
2005年12月31日 17:51:14
2楼
不错,谢谢
回复
wgj1207
2006年01月01日 14:07:42
3楼
下了,谢谢。
回复
kanghao8910
2006年04月08日 08:21:21
4楼
谢先了
回复
www59528
2006年04月11日 14:33:18
5楼
收藏,谢谢
回复
xgd211
2006年04月11日 14:49:06
6楼
谢谢先下。
回复
shuaifengqi1975
2007年04月06日 21:33:48
7楼
好东西,感觉还是谷轮的数码涡旋好。
回复
wangshuai6403
2007年04月08日 16:14:54
8楼
多联机节能悖论

作者:李大为 文章来源:互联网

2005年年初,上海市制冷学会发布了《上海市“提高空调冷水机组能效”的对策和建议》,呼吁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应该对风冷型机组有所限制,具体做法为:

(1)对风冷机组进一步提高能效比要求,比如,提高到节能标识产品标准 ( 表中能效等级 2 级 ) ;
(2)尽量采用效率更高的水冷机组,比如,规定在一定规模( 10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必须采用 COP 在 4.7 以上的水冷机组,特别要规定在大规模建筑中不得采用风冷多联机组(一般 COP 均小于 3 )。
(3) 政府应率先垂范,在政府建筑和政府投资建筑中应实行更严格的节能节电措施。在中央空调的选配上应该只将具有国家节能标识的空调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上海是我国多联机市场容量最大的市场,目前某些多联机组已经在上海的大型建筑中应用实在是一个误区。

2005年10月27日,在大连举行的《全国空调与热泵节能技术交流会》上,清华大学彦启森教授发表了在业界引起广泛影响的《漫谈多联机》的讲演,彦启森教授系统地总结了多联机的分类、特点和现状,以实证研究方法和仿真研究方法的结合对多联机的系统作用域(配管长度、性能系数、流动阻力、系统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提高设计水平和机组系统水平两个方面对多联机的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彦启森教授这篇演讲随之在业界引起了一场关于多联机的讨论。随着讨论的持续,业界开始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国家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禁止20000平米以上建筑使用多联机。此传言对几乎被誉为中小型中央空调系统方案(以多联机为主导)一统天下的国内中央空调市场无疑是一个莫大的震动。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传言并非仅仅是在企业界引起了争议,在暖通制冷学术界也同样众说纷纭。在持支持观点的人群中并非主要是一些非多联机企业人士,恰恰是一些很有权威的行业专家。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