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题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题目中未给出as值,或与之相关的钢筋直径和保护层厚度,但计算中又必须先确定as值,结果有的为35mm,有的40mm,还有的弯矩较大时为70mm,那么在确定这些值的时候依据在哪里呢??混凝土规范中好像没有明确吧??哪位高人指教一二!
在做题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题目中未给出as值,或与之相关的钢筋直径和保护层厚度,但计算中又必须先确定as值,结果有的为35mm,有的40mm,还有的弯矩较大时为70mm,那么在确定这些值的时候依据在哪里呢??混凝土规范中好像没有明确吧??哪位高人指教一二!
2楼
主要是根据环境类别以及构件类别来确定啦,
确定好最小保护层厚度,然后再加上一个钢筋的截面啦。
回复
3楼
应该是半个钢筋直径,即半径R。
个人理解:
先根据环境类别确定最小保护层厚度C;
再根据构件类型:梁、柱、板分类
对于梁,当所给弯矩M较大时,可以设定为双层受拉钢筋,则as’=2C+R ,(其中R在未知时常取10,已知时可以取实际值)
当弯矩不大时,设为一层纵向受拉钢筋, 则as’=C+R (同上)
对于受压钢筋,一般都是单层的, 则as =C+R (同上)
对于柱,as’=C+R (R取值同上)
对于板,as’=C+R (R常取5)
以上是我的理解,请拍砖。
[
本帖最后由 sx_cdxr001 于 2010-7-26 23:22 编辑 ]
回复
4楼
一般的情况考试会给出的不用担心!这是有争议的地方!还有就是核心区的边长的取值也是存在争议!
回复
5楼
我觉得通常按3楼的朋友说的做法应该是可以的!
回复
6楼
1. 根据环境类别查《砼规》表9.2.1确定最小保护层厚度C;
例如:一类环境C25梁:c=25;二(a)类环境C25梁:c=30
2.假定受力钢筋直径为20,则as=25+10=35(一类环境C25梁)或as=30+10=40(二(a)类环境C25梁)
若两层纵向受力筋,则依《砼规》10.2.1条,一类环境C25梁:as=25+20+25/2=57.5,取5的整倍数,取60;
二(a)类环境C25梁:as=30+20+25/2=62.5,取5的整倍数,取65;
在实际计算出来后,若受力筋为16或25,则对于as的取值实际跟假设是相差不大的,不必要再调整。
说明:对于柱,同梁;对于板,受力筋一般假定直径为10。
回复
7楼
三楼和六楼的朋友分析得不错,看来这些只有通过实践来积累了。四楼的朋友说得对,这个存在争议,考试时条件里应明确给出
回复
8楼
还有就是核心区的边长的取值也是存在争议,确实如此,许多地方又互相矛盾的地方。
回复
9楼
6楼正解。取保护层厚+1/2钢筋估算厚度(一般取10mm),弯矩较大按双层钢筋考虑,用估算as计算配筋与实际配筋结果误差很小,忽略不计!
回复
10楼
学习了。:victory:
回复
11楼
同意三楼看法!
谢谢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