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开发长江岸线资源,促进临江经济可持续发展
zb51zb
zb51zb Lv.2
2005年08月30日 13:00:04
只看楼主

江苏省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东距长江入海口约120公里.本文获得2002年度张家港市水利系统调研文章一等奖.本人是原作者,希望获得高人指点! (1) 我市长江西起南沙鸡婆湾,东止东沙芦福沙,境内全长71.8公里(2000年省测长度),位于长江河口段的上段,澄(江阴)通(南通)河段的中部,拥有深水岸线近33公里。 自宋朝以来,坍江是境内一大自然灾害,因其突发性强,又局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每当坍江发生时,灾情十分严重,历来苦无良策。由于得不到治理,使得长江深泓逼近,坍江岸线从点到面扩大延伸,到1970年整个坍江区长度已达24公里,并以每年30米的速度向内陆推进。累计坍失土地达12万亩,占我市当时耕地总面积的20%。

江苏省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东距长江入海口约120公里.本文获得2002年度张家港市水利系统调研文章一等奖.本人是原作者,希望获得高人指点!

(1) 我市长江西起南沙鸡婆湾,东止东沙芦福沙,境内全长71.8公里(2000年省测长度),位于长江河口段的上段,澄(江阴)通(南通)河段的中部,拥有深水岸线近33公里。
自宋朝以来,坍江是境内一大自然灾害,因其突发性强,又局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每当坍江发生时,灾情十分严重,历来苦无良策。由于得不到治理,使得长江深泓逼近,坍江岸线从点到面扩大延伸,到1970年整个坍江区长度已达24公里,并以每年30米的速度向内陆推进。累计坍失土地达12万亩,占我市当时耕地总面积的20%。
一、悠久的治江历史
长江治理的历史从清咸丰初年(1851年)起,民国年间由县政府建设局主管保坍工程,但大小官吏均把保坍工程视作畏途,而经费政府则分文未给,所需治坍费用全靠沙民自筹,杯水车薪,坍江依旧,收效甚微。虽然做了丁坝、砧基(护坡)等多种工程,长度达38公里,但因工程简单,在块崩区所做的工程,到1949年绝大部分已沉落江底。仅留洗坎地段的部分丁坝及护坎护坡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治坍工作。从1949年起即对老坍江区进行了治理。到1969年,政府在国家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是投入了大量的治理坍江经费,累计达540万元。虽然部分工程被1954年的大水冲垮。但这些工程对长江岸线的稳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我市后来的治理工作起了积极的影响。
1969年1月,当时的县委根据中央长江中下游五省防洪工程工作会议关于“要适当加强堤防,积极进行护岸保坍,重点治理港口”的精神,于当年11月份组建了沙洲县长江保坍工程处(1970年2月改名为保坍工程委员会,1971年更名为长江保坍防洪工程指挥部,1999年4月更名为长江治理工程管理处),从此翻开了我市治理长江新的一页。保坍工程指挥部成立后,立即着手治理老海坝坍江,第一期先建了老海坝突角处的1、2、3号丁坝和七圩港口(今天的一干河口)东突角处的4、5、6号丁坝,组成两组丁坝群。工程一建成,便立即生效,有效遏制了坍势。为了巩固已有的成果,指挥部决定在老海坝地段进行了第二期工程加建7、8、10号丁坝,在七圩港加建9、11、12号丁坝,在中兴猛将堂到德积拦门沙之间建西1、2、3号丁坝。并根据南京的治理经验,从1974年起,在窝崩区进行水下平顺抛石。到2001年共完成抛石365万多吨,沉柴排十万多平方米,兴建丁坝14条,平顺抛石护岸8公里多,共投资8000多万元(按现行价折1.8亿元),原来24公里长的严重崩坍地段已初步治理了13.8公里。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保坍指挥部从1973年起,对沿江的坍江地段进行每年两次的水下地形测量,并绘制成图,发现变化及时上报,并提出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显著的保坍工程效益
经过多年治理,我市的长江水下地形日趋稳定,效益十分显著,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定了人心,促进了工、农、副业经济的发展。 未治理前坍江地段的群众人心惶惶,渴望搬家,难于安心生产。领导则忙于组织群众挑土方建退堤,还要围垦滩地,安置东迁户。治理后,人心安定,沿江工、农、副业得到全面发展,并建成了象沙钢这样的特大型企业。
2、稳定了长江岸线,巩固了一线堤防,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岸线的稳定,既保护了土地,又促进了堤防工程的建设,增强了防洪保安的能力。我市是全省有名的严重崩坍区,过去平均每年要坍入江中1100多亩农田,工程治理后,保护了沿江几十万亩粮棉等产田,避免了3万多亩良田坍入江中(按现行每亩土地10万元计,保坍工程已为沿江保留了30多亿元的土地财富);促进了我市江堤达标工程建设,提高了我市防洪保安的能力,为我市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3、控制了河势,为我市发展沿江经济带提供了天然的深水岸线资源。工程实施后,控制了河势,为稳定河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给沿江开发创造了条件。目前从西向东已陆续兴建和正在兴建几十个万吨级码头,为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澄通河段河势的控制,不仅使我市岸线稳定少变,而且对下游南通市的沿江开发也十分有利,它维护了南通沿岸的深水岸线,为南通地区几百万亩农田排灌,发展江海航运和南通港的开发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我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968年因战备需要,交通部在福姜沙水道南岸,张家港河上游筹建张家港港作为上海港的战备港,到1969年10月共建成4个万吨级泊位,1982年11月12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成为对外开放港口。目前已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千吨级以上泊位6个,江中万吨级浮筒12只。1986年撤县建市以后,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我市的港口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货物码头建设蓬勃发展,1993 年东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首先在原严重崩坍地段的十字港下游兴建一座3.5万吨级的码头。后来又陆
zb51zb
2005年08月30日 13:01:52
2楼
(续1)
4、东-4段
一干河口下侧至十二圩港,岸线长7310米,该段因主流顶冲,为严重崩坍区,建有4、5、6、9、11号5条丁坝。一干河口至十一圩港间5100米范围内经治理已初步控制了坍势,十一圩港至十二圩港间2210米的岸线整治工程计划今年实施。目前一干河口下侧至九龙港间2000米岸线除哈德液化气建有5万吨及5千吨码头各1座(未正式使用)占用岸线485米外,其余1515米岸线为沙钢集团所用;九龙港以下至十一圩港间3100米范围内也为沙钢集团占用区,目前已建有浦沙、海力、原料等5座万吨级以上码头,2座3千吨级和4座1千吨级以上码头,筹建中万吨级以上码头四座;十一圩港至十二圩港间2210米岸线,目前除十一圩港下300米奔辉仓储有限公司建造的1座万吨级码头占用岸线600米外,其余为沙洲电厂占用,正在筹建5万吨级码头一座。
5、东-5段
十二圩港至西界港汽渡码头,岸线长3850米,该段岸线稳定,十三圩港以下略有淤积。目前十二圩港口下侧中东石化公司正在建造1座5000吨级码头,占用岸线300米,向下紧接越洋化工码头,已建成3.5万吨级、3千吨级码头各1座,占用岸线450米,越洋化工码头至十三圩港为浦项不锈项目预留岸线;十三圩港至汽渡码头间长2150米,-10米等高线离岸达600-900米,近岸水下地形还有些轻微的淤积,在该地段建造万吨级码头造价较十二圩港以上要高得多。
6、东-6段
通沙汽渡至东沙常熟交界处岸线长22公里,大部分为浅滩芦苇丛生的淤涨区。目前四干河至五干河间1600米岸线由华宇电力公司占用作煤灰堆场。五干河至六干河间3900米岸线为南通天生港发电厂和华能南通电厂的煤灰堆场,与常熟交界正在筹建永钢万吨级原料码头一座。
综上所述,东段岸线虽长,但较好的岸线已基本被占用,其中沙钢占用了4615米,国家电厂预留了岸线2540米(其中一厂1610米,二厂930米),自来水取水口水源保护区岸线3450米,只剩下了十三圩港至通沙汽渡码头2150米不很理想的岸线未开发利用。整个东段目前已建有万吨级以上码头10座,5千吨级3座,3千吨级5座,1千吨级4座,加上正在建设的2座5千吨级码头及永钢的一个万吨码头,总吨位达31万吨。
四、加强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岸线资源
加强长江岸线的管理,不仅是防洪保安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我市临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水法规的规定,占用长江岸线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并服从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防汛指挥机构的日常管理。申请占用长江岸线前,申请单位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拟占用长江岸线的河段根据项目性质进行河势分析、行洪影响评价、水源评价、退水环境影响评价等可行性研究,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然后按程序逐级上报。长江岸线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目前我市仅剩西段陶氏化工与永旺钢铁间880米岸线和东段的2150米不理想岸线,岸线资源已十分紧张,今后必须严格控制长江岸线占用,坚决制止擅自占用长江岸线的行为。必要时政府可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和保护存量岸线资源,以保障我市临港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开发利用长江岸线应坚持“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合理布置、分期实施”和“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综合开发、合理使用”的原则,实行大、中、小并举的方针,充分发挥港口的群体功能。同时为了保证长江这一黄金水道在我市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开发时还应根据近、远期经济建设的需要,按照不同的工程性质、规模和要求,合理地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使有限的长江岸线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工程设计时应根据本地段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把所建工程对整个河势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由于影响长江河势变化的因素十分复杂,码头建成以后,所有岸线使用单位,必须加强对已建码头区以及上下游一定范围内河床地形的监测工作,并承担相应的治理责任。长江岸线的规范管理,对于保障我市沿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各有关部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以大局为重,珍惜有限的长江岸线资源,自觉服从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有关职能部门应相互配合,加强协调,为长江岸线的合理开发利用当好参谋,为有关企业进驻沿江做好服务工作,使有限的长江岸线资源,为我市临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等续)
回复
zb51zb
2005年08月30日 13:04:28
3楼
(续2)
五、加快长江治理,积极培育长江后备岸线资源
(一)、河势分析综述
1、 福姜沙南水道主漕略有萎缩,航道逐步缩窄。
长江水流出江阴鹅鼻咀节点后,江面逐步展宽,至长山处宽达5公里左右,过长山后被福姜沙(双山沙)分成南北两汊。南汊即福姜沙南水道,长约16公里,平均河宽1.1公里,河道弯曲,为支汊。目前已演变成典型的鹅头型汊道。几十年来,该汊道的上段即十字港以上,河道较为顺直,河床基本稳定。下段即十字港以下由于受弯道环流作用,水流冲刷右江岸,加之河岸土质松散,抗冲性差,1970年前为严重的崩坍地段,七十年代起保坍指挥部在该地段实施了一系列抛石护岸工程后,才控制了坍势,基本上稳定了该段河势.
随着沿江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万吨级以上码头已建成20座,南汊水流阻力增大,造成南汊主漕略有萎缩,航道宽度缩窄,给海轮航行增加了困难。其近期河床演变的特点是:
①长江主流流线走势有利于北汊(主汊)的发展,从而减小南汊深水航道的尺寸;
②福姜沙南汊是支汊又是弯道,目前南汊主流长期紧贴南岸,造成该地段局部冲刷时有发生;
③福姜沙体在继续缓慢发展,导致南汊进口缩窄。
为此今后南汊内严禁在巫山港口以上(南汊进口段)老沙码头以下(南汊出口段)新建码头。严格控制十字港至老沙码头间增建新的阻水建筑物。
2、浏海沙水道尚未稳定,顶冲点逐步下移。
长江主流出福姜沙后进入如皋沙群,1970年以后,如皋沙群将长江水流分成三汊即又来沙北汊、中汊水道、南汊(即浏海沙水道),其演变特点是北汊衰亡,中汊发展和南汊顶冲点的变迁。
北汊于1991年消失,中汊于七十年代中期后迅速发展,其分流量从1979年8月的9.6%到1987年7月上升为29.2%。
南汊(浏海沙水道)从我市护槽港至十三圩港长20余公里,为长江主泓。由于如皋中汊发展,双涧沙水道消亡,致使浏海沙水道的顶冲点由原来的大新老海坝一带下移到锦丰的九龙港以下,导致九龙港至十一圩港间河槽冲刷增强,1988年7月14日九龙港下侧王竹西圩段发生大面积崩坍,经突击抢险抛石后,基本上控制了坍势,稳定了江岸。为了确保防洪安全和现状河势稳定九十年代以来,九龙港以下,连续实施抛石护岸工程,目前已初步控制了九龙港至十一圩港间江岸严重崩坍段河床冲刷的强度,基本上稳定了长江岸线,为长江防洪保安和沿江开发利用创造了基础条件。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长江大流量出现的频次增多,根据弯道自身的演变规律和如皋中汊的发展,浏海沙水道顶冲点有进一步下延的趋势,十一圩港至十二圩港之间因未实施护岸工程江岸等高线后退值较大,近岸河床冲深。上半段0米至-30米等高线全面刷深5-10米,下半段河床0米至-35米等高线全面刷深3-12米,河床岸坡陡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水下崩塌而危及大堤防洪安全。最为严重的地段为十一圩港口下游奔辉码头前沿。
3、通洲沙西水道逐步萎缩,过水能力减小
长江出了浏海沙水道后进入通洲沙水道,我市一侧为通洲沙西水道,从通沙汽渡至东沙常熟交界处,岸线长22公里,由于主流偏靠南通一侧,江面虽然开阔,但我市近岸多为浅滩,目前过水量不足5%。根据近年的发展,通洲沙西水道有进一步萎缩的趋势。而近岸浅滩芦苇丛生,是严重的淤涨区。
(二)、加大投入,坚持科学治理。“依水而立,依水而兴,稳定河势”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关键。沿江开发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市经济建设中一个新的增长点,“以港兴市、依港兴城”也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经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大的河势动荡已基本得到了控制,河床、岸线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暂时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也不能过于乐观。前几年长江连续发生了大水,持续的大流量、高潮位,使我们的江岸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部份护岸、护坎也已出现了工程老化和局部发生水下崩塌等现象,要及时进行修复。已建护岸工程因局限于当时的经济等多种原因,建设标准较低,急需采取加固、加抛等提高工程标准的措施;东段部份地段没有进行过治理,局部河床冲刷日趋严重急待治理。为了保证我市长江沿岸已建码头的运行安全、后备建设用岸线的安全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必须要加快长江护岸、护坎工程建设的步伐。根据张家港市防汛工程“十五”规划中的长江节点整治计划,除对原有的工程进行加固以外,还需要对东段进行水下地形监测和编制治理规划,按照规划进行治理。沿江岸线各占用单位必须继续根据水法规中“谁占用,谁受益,谁负担”的规定,做好对各自码头区长江岸线的维护和治理工作。
长江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根据流域规划,统一实施。福姜沙南水道应根据物模试验结果,委托有关设计单位制定综合治理方案,以控制双山沙沙体的发展,稳定河势,疏浚航道,确保港口安全;浏海沙水道应根据中汊的发展趋势,加快治理步伐,防止崩岸发生,为港口建设创造条件;通洲沙西水道应结合常熟徐六泾节点整治工程,根据边滩淤积情况,通过科学论证,合理
回复
peishaohua
2007年01月18日 17:28:24
4楼
不错的.
回复
zjg728
2007年08月08日 21:20:40
5楼
写得比较详细,有理,有节,重点突出
回复
lisaljx
2007年09月07日 15:01:07
6楼
很欣赏,写的不错
回复
yclwei
2008年08月06日 10:20:51
7楼
怎么好像不全啊怎么好像不全啊怎么好像不全啊怎么好像不全啊怎么好像不全啊怎么好像不全啊怎么好像不全啊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